陈冠希潮牌店风光不再,曾经的潮流地标为何不潮了?

陈冠希潮牌店风光不再,曾经的潮流地标为何不潮了?"/

陈冠希的潮牌店曾经是潮流文化的代表之一,但随着时尚潮流的不断变化,任何品牌都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设计理念和产品线来保持其市场地位。如果陈冠希的潮牌店被认为不再“潮”,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市场饱和":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进入市场,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这可能导致原有品牌的吸引力下降。
2. "设计创新不足":时尚是一个快速变化的行业,如果品牌不能及时推出新的设计或者创新的产品,可能会失去消费者的兴趣。
3. "市场定位调整":品牌可能根据市场反馈调整了自己的定位,如果新定位与部分消费者的期望不符,可能会影响品牌的形象。
4. "消费者口味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的口味和偏好也在不断变化,如果品牌不能跟上这种变化,就可能会显得不再时尚。
5. "竞争加剧":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其他品牌可能会推出更具吸引力的产品,从而影响陈冠希潮牌的市场地位。
对于陈冠希的潮牌店来说,面对这样的挑战,重要的是不断进行自我革新,了解并适应市场的变化,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其品牌活力。

相关内容:

记者 | 陈奇锐

编辑 | 楼婍沁

潮流生意已经不复当年光景。

界面时尚获悉,陈冠希创立的潮流买手店品牌“JUICE”位于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的门店已经在近日停止运营,但新的围挡并未透露接替品牌信息。在微博和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有网友称JUICE成都远洋太古里店也将关闭。

相较于JUICE,消费者更熟悉的是其母公司CLOT集团。

CLOT集团由陈冠希和潘世亨于2003年共同成立,旗下运营自有品牌CLOT,并代理多个国际潮流品牌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等市场进行销售。由于CLOT集团不采用分销模式,JUICE变成为线下唯一的产品销售渠道。

成立早期和Levi’s的金银铜线联名牛仔裤是CLOT第一个“里程碑”式作品,打破行业及市场对陈冠希设计和经营能力的质疑。成功打入潮流市场,CLOT的爆款联名接二连三地到来,合作对象包括Bape、Visvim以及Original Fake。

早在街头潮流大潮到来之前,CLOT集团就已经开启扩张之路。2009年JUICE在上海巨鹿路开设中国内地首店,一年后又在上海大悦城开设风格更为年轻化的JUICE STAND。

而在2015年前后街头潮流兴盛初期,JUICE借着CLOT集团此前积累的资源,引入大量在国内尚未开设官方销售渠道的品牌,成为潮人们消费目的地。JUICE北京三里屯太古里也正是在2015年开业,陈冠希本人到店的月份,最高月销售额可以超过150万元。而成都店开业的时候,藤原浩曾出席开业典礼。

伴随着中国潮流市场的蓬勃发展,CLOT集团的定位不再限于销售潮流产品。2017年,CLOT集团在上海举办“INNERSECT全球潮流文化体验展”,吸引Sacai、Ambush、Undercover以及Polo Ralph Lauren等品牌参与,多款限量单品在展览上发售。

也是在这个时候,CLOT在潮流爱好者心中的形象出现了变化。

JUICE是CLOT集团进行限定新品发售的唯一线下渠道,但在社交媒体上有消费者称,每次新品发售排完长队后,发现店员已经将限定新品提前卖给黄牛,进而推升了市场上的平均价格。

让消费者不满的另一点还在于,三里屯太古里店运营这7年里,发售重磅单品的机会寥寥无几,和有货Yoho推出的平价子品牌clottee也被诟病性价比低。

尽管陈冠希在社交媒体上回复消费者抱怨时称,将会对店员提前将产品转售黄牛等事件进行调查,并对门店运营做出整改,但消费者的不满并没有因此减少。消费者和黄牛间的冲突终于爆发,双方在展览现场使用暴力的新闻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在展览前,陈冠希接受媒体采访称下个十年再也不会推出CLOT和耐克联名的丝绸运动鞋系列,这是让消费者和黄牛进入展馆抢购并最终动手的原因之一。但自此之后,CLOT所合作联名系列能获得的关注也不复以往。

街头潮流在2019年已经出现退热迹象,疫情之下的居家隔离让过往热闹的线下发售活动骤然减少,更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速了街头潮流的衰退。

除了JUICE之外,香港潮流买手店Popcorn和日本牛仔品牌Evisu在三里屯太古里的门店也于近期停止运营。这些品牌是三里屯太古里在街头潮流兴盛时期引入的。地产运营商对铺位的规划也显示出当前街头潮流已经处在转变时期。

当下叫得出名字的知名潮流品牌大都在某种小众文化或街头运动的影响下诞生,因受到不愿追随杂志时尚的年轻人关注而走红,并在资本注入下开始全球扩张。但进入大众市场后,潮流品牌通常处在定价不上不下的尴尬状态,还要和价位相同的轻奢品牌竞争。

从Bape、Evisu再到CLOT,这些“正统”潮流品牌已经长时间没有再诞生爆款单品。联名是如今潮牌获得消费者关注的主要手段,但像CLOT早期和Levi’s那样引发轰动的合作可遇不可求,如今市场上更多的是到处授权的藤原浩闪电标志。

对于潮流爱好者而言,泛滥而不精湛的联名最终消耗的只有品牌号召力。而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街头潮流品牌本身就存在溢价高的问题,泛滥的联名不仅难以使其走入商店,反而更容易让他们对品牌产生负面印象。

潮流本身转瞬即逝,过往潮流品牌走红的文化语境在当下并不一定适用。但若跳出特定文化内容去阐释品牌内核或追随新趋势,潮流品牌又将失去原本的吸引力,进而在运营上引发连锁反应。如何平衡这些问题,将是所有潮流品牌必须面对的挑战。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