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国货品牌魅力四射,实力圈粉成就经济与文化双赢佳话

中经评论,国货品牌魅力四射,实力圈粉成就经济与文化双赢佳话"/

中经评论:国货品牌实力“圈粉”,既是“经济故事”又是“文化故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货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逐渐增强,成为众多消费者心中的“宠儿”。国货品牌的崛起,不仅是一个经济现象,更是一个文化现象,它蕴含着丰富的“经济故事”和“文化故事”。
一、经济故事:国货品牌崛起的背后
1. 政策扶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国货品牌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关于加快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品牌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为国货品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技术创新:国货品牌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例如,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在5G、智能家居等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
3. 市场需求:随着我国消费者对品质、个性、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国货品牌满足了市场需求,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4. 国际化战略:国货品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通过海外并购、设立子公司等方式,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二、文化故事:国货品牌的独特魅力
1. 文化传承:国货品牌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老干妈、五粮液等品牌,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营销相结合,使产品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2. 品牌形象:国货品牌在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来源:中国经济网

以“中国品牌,世界共享;国货潮牌,品筑未来”为主题的2024年中国品牌日活动日前在上海举办。从社会关注程度可以发现,中国品牌已经闯出了自己的名堂。

数据显示,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我国企业有142家,数量位居全球榜首。无论是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还是国产大型邮轮成功试航;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走俏海外还是国产新手机一机难求;无论是“老字号”焕发新生还是“新国货”备受追捧;这些“精彩时刻”既记录下中国品牌阔步前行的铿锵步伐,又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品牌的强大力量。

从制造到创造,从跟跑到领跑,中国品牌的底色不外乎四个字——自主创新。以电池为例,从液态锂电池到半固态锂电池,从充电一次续航1000公里的麒麟电池到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的800伏高压碳化硅平台,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安全性能更高、续航里程更长、充电速度更快。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23.8%,这正是我国汽车企业发展顺应时代大势,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必然结果。

国货潮牌也在实力“圈粉”。蜂花、郁美净、上海硫磺皂等老牌国货在社交平台、直播电商平台上赢得好口碑;北京稻香村、陶陶居等老字号,收获了一大批年轻粉丝……第五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近半年在网上购买过国货“潮品”的用户占比达58.3%。国货不仅“潮”在产品,还“潮”在走进生活的方式,它让优秀传统文化与国人的日常生活贴得更近。可以说,乘势而上的国货品牌,既是一个“经济故事”,更是一个“文化故事”。

如果说坚定创新让更多中国品牌“立得住”,那么提升品质则让更多中国品牌“站得稳”。国货之所以形成“国潮”,依靠的是消费者的认同和市场的信心,其核心是产品质量。因此,无论如何用商业、科技、创意等元素来“加持”,质量都不能做“减法”。老字号、老品牌要想长盛不衰,不能只靠“卖情怀”或“卖记忆”。只有以更高的追求、更严的标准生产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品牌才能良性发展,“国潮”才会澎湃不息。

品牌建设也是一场马拉松。我们应当有信心、有耐心、有定力——庞大的规模市场推动中国品牌“由大到强”,完备的产业体系助力中国品牌“根深叶茂”,向好的发展环境护航中国品牌“扬帆远航”。如今,“新三样”这类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成为我国出口的新增长点,说明中国品牌不仅已“走出去”,也在不断地“走上去”,正收获更多的国际影响力。

当然,“中国品牌日”备受关注的背后,是中国人对国货品牌的渴望。把握机遇,加快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必定能有更多中国品牌家喻户晓、享誉世界。(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