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co,作为全球知名的休闲鞋品牌,以其舒适度和质量著称。然而,随着时尚和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Ecco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Ecco的舒适休闲鞋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成为了许多人日常穿着的首选。但随着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品牌和款式涌现,Ecco需要不断创新,以保持其市场地位。
另一方面,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提高。Ecco作为一家国际品牌,需要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以下是Ecco可能面临的几个挑战:
1. 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品牌进入休闲鞋市场,Ecco需要不断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和设计,以保持竞争力。
2. 消费者需求变化:随着消费者对时尚、个性化和舒适度的追求,Ecco需要更加关注市场需求,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喜好的产品。
3. 环保压力:消费者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提高,Ecco需要采取措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使用环保材料,以提升品牌形象。
4. 数字化转型: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Ecco需要加强线上渠道建设,提升用户体验,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消费趋势。
尽管Ecco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作为一家具有深厚品牌底蕴和实力的企业,相信Ecco能够通过不断创新和调整,继续在休闲鞋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以下是Ecco可以采取的一些措施:
1. 创新产品
相关内容:
人的双脚始终在运动,不管在沥青路、沙子、石头、草地、土地还是冰上行走,没有实实在在的重力负荷,52块骨头、40块肌肉和224个肌腱什么也做不了。
为了使我们的双脚更加轻松,最大程度合脚的鞋子,才能提供双脚自然运动所需要的支撑。
ecco(爱步),我们印象中的高端鞋款品牌,创立于1963年,一直以来以舒服和品质著称。几乎所有员工,以及世界范围内许多员工都参加过 “从牛到鞋”的入门培训。因此,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制鞋的复杂性,并由衷地敬佩ecco的生产部门。

这样驰名全球的鞋子品牌,近来却陷入质量风波,被各种吐槽,令人颇感意外。
ecco的鞋也开胶了?
新入手的鞋穿了没多久便断底或褪色。贵州的李先生之前花2700多元买了一双ecco鞋,没穿几个月鞋底就裂开了。支付486元折旧费换了一双新鞋,可不到3个月,新鞋鞋底又裂了一个大口子,真是欲哭无泪。


ecco深耕中国市场20年来,发展不可谓不迅速。目前,ecco在中国的门店规模已达1100家,一直以年均新增60家店的速度扩张,也被誉为近年来鞋履行业表现最稳健的品牌。其中自然离不开品牌对市场风向和消费者诉求的洞察,“鞋底软”就是其一直对外宣讲的。这也是消费者买鞋子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之前有网友发帖问:ecco鞋子这么丑,还贵,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买?下方的几乎是清一色的“虽然丑但舒服啊”。可见ecco鞋子的舒适感确实给品牌加分不少。

鼎盛时期,中国市场销售占比44%

大中华区通过开设新店和接管更多零售网络,继续扩大零售版图,按可比汇率计算,销售额增长11%,中国内地市场线上渠道销售额大增 44%。
躺着赚钱舒服过头了?
当新消费趋势来袭,ecco却逐步失去了榜样地位。
Z时代后浪,个性更为真实独立,不喜欢呆板的没有设计感的产品。而ecco的鞋品显然无法打动Z时代后浪,很多年轻人的消费清单里都没有ecco这个选项。当问及他们对ecco的看法时,他们都会觉得这是父辈才穿的鞋品,不会选择购买。

ecco在失去年轻消费者的同时,也在失去做产品的初心。
某论坛上有女性消费者反映新买的ecco凉鞋严重褪色,而专柜曾再三强调鞋子“不会褪色”,顾客对此失望不已。这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事件。ecco鞋款断底、裂纹的状况日益普遍,甚至在其官方微博上,随处可见消费者的售后反馈。
曾经是中国鞋业品牌榜样的ecco,如今又用反面教材给了中国鞋业品牌警示。中国鞋业品牌在发展过程中,一是要根据消费人群和市场环境变化,及时优化产品,进行品牌转型升级;二是要时刻牢记产品和服务是根基,是赢得市场的前提。
李宁、COZY STEPS 可至、安踏,一个个中国品牌锐意进取,在运动鞋、休闲鞋领域彰显出属于中国品牌的风采。当ecco等外国品牌不再是榜样,中国鞋业品牌更自信、更创新,如此才能最终赢得消费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