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消息表明西单商圈吸引了12家品牌的首次入驻,这些品牌的主理人对北京市场的潜力表示了高度评价。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简要分析:
1. "市场潜力认可":品牌主理人连连称赞北京市场,说明他们对市场的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北京市场的规模和潜力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2. "西单商圈吸引力":西单商圈能够吸引这些品牌的首店入驻,说明其商业环境、消费群体和地理位置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3. "品牌多元化":12家品牌的入驻可能代表了不同行业和消费层次的多元化,这有助于西单商圈形成更加丰富的商业生态。
4. "消费升级趋势":品牌选择“拎包入驻”,可能反映了当前消费升级的趋势,消费者对品牌、品质和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
5. "区域发展机遇":这一事件可能为西单商圈乃至整个区域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吸引更多品牌和消费者。
总体来说,这一消息反映了北京市场尤其是西单商圈的活力和潜力,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关内容:
来源:北京晚报
背上韩剧女主同款“云朵包”,穿上潮范儿休闲卫衣……在刚刚过去的周末,12家北京首店在西单更新场与北京消费者见面,吸引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多名来自韩国的品牌主理人也亲临现场,对打开北京市场充满期待。
“这是我第一次来北京,太惊喜了!”在Caryln北京首店内,品牌主理人李承喜用韩语表达着自己的喜悦。此次来北京,她精选了品牌最有人气的一批产品,五颜六色的“云朵包”摆满货架,希望传递出简单、松弛的生活态度。
筹备开业之余,李承喜和韩国同事们还在北京开启了“特种兵式旅行”。“我们去了天安门、故宫、景山公园,还顺便去逛了逛北京知名的商圈。”李承喜对北京的美食文化也印象深刻,“我们一桌4个人点了12道菜,太好吃了!”
这次在西单更新场同期开业的12家首店,大部分来自韩国,也有来自上海的小众品牌。同样第一次来北京的Ranji是韩国一家服装品牌的主理人,这次在西单开店,是品牌首次在中国市场亮相。“北京市场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大,我感到这里充满无限可能。”Ranji说。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庞大的消费市场,让国外品牌看到了这座城市的巨大机遇。但在决定进入北京之前,陌生的环境一度让其望而却步。为了打消品牌方的顾虑,购物中心尝试打破与品牌的传统租赁关系,以多方共创的形式帮助国外品牌打开新市场。
西单更新场项目负责人池旭告诉记者,今年商场引入了国际品牌的中国快闪店平台,该平台在全球范围内搜寻让人眼前一亮且价格亲民的品牌,并将其带到中国市场,在此过程中,品牌可以省去选址、装修等前期工作,实现“拎包入驻”。
“对国际品牌来说,开设快闪店也是进入北京市场的一次试水。”池旭介绍,此次率先入驻平台的12家首店将经营至明年4月,品牌可以根据这期间的经营情况决定是否开设长期固定店面。
据市商务局统计,今年1至11月,全市新增首店、旗舰店、创新概念店超800家。(记者 马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