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的三个姐妹品牌全线退出中国市场是一个重要的商业新闻。以下是可能的原因和相关信息:
1. "市场策略调整":品牌可能会根据市场反馈和销售数据,调整其在中国市场的策略。这可能包括调整产品线、价格策略、营销方式等。
2. "竞争压力":中国服装市场竞争激烈,ZARA的姐妹品牌可能面临来自本土品牌和其他国际品牌的强烈竞争。
3. "成本考量":品牌可能考虑到在中国运营的成本,包括租金、人工、物流等,认为退出市场能够降低成本。
4. "政策因素":中国政府对外资企业的政策也可能影响品牌的决策。例如,贸易摩擦、关税政策等。
5. "品牌形象":品牌可能认为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并不符合其品牌形象和价值观。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后续影响:
- "消费者影响":ZARA的姐妹品牌退出中国市场可能会影响一部分消费者的购物选择,尤其是那些喜欢这些品牌的消费者。
- "行业影响":这可能会对整个服装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那些与ZARA姐妹品牌有竞争关系的品牌。
- "经济影响":品牌退出市场可能会对当地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那些依赖品牌消费的地区。
总的来说,ZARA的姐妹品牌退出中国市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个因素。具体的原因和影响需要根据官方公告和市场分析来进一步了解。
相关内容:
极目新闻记者 周丹
实习生 彭思文
去年,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宣布全面关闭旗下三个品牌:Bershka、Pull&Bear和Straparius在中国地区所有线下实体店,只保留线上渠道,一度引发热议。一年多过去了,本月初,这三大ZARA的姐妹品牌均在其天猫旗舰店发布闭店公告:自2022年7月31日起,品牌线上商店将停止销售商品。
这也意味着,这个月结束后,Bershka、Pull&Bear和Straparius将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7月12日,极目新闻记者先后搜索这三家品牌的天猫官方旗舰店,发现闭店公告和积分清零通知均挂在店铺首页位置。商品也处于清货状态,例如Pull&Bear天猫官方旗舰店,销量最高的一条牛仔裤,原价129元,促销价70元,还可以叠加“全场2件9折”优惠,算下来比五折还低。
与此同时,极目新闻记者探访发现,武汉汉街、荟聚等处的线下Bershka、Pull&Bear和Straparius实体店在此前均已关闭。

线上店铺的闭店公告
闭店公告一出,便引发了网友讨论。不少网友表示,这三个品牌价格亲民,闭店挺可惜的。也有网友认为,这些品牌质量、做工不怎么样,闭店对自己也没多大影响。
今年的6月8日,Zara母公司快时尚巨头Inditex公布了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营收约为67亿欧元,净利润达到7.6亿欧元,同比增幅大涨80%。数据显示,今年以来,Zara每个月起售价都比去年同期提高10%以上。虽说业绩增长喜人,但快时尚品牌们仍面临诸多挑战。
不仅是Zara,H&M、优衣库等快时尚品牌,在中国市场也面临着尴尬的处境。
今年3月31日,H&M旗下的MONKI天猫官方旗舰店闭店,4月1日起全店商品下架。6月24日,H&M关闭了营业15年的位于上海淮海中路的内地首店。
此前,另一家快时尚巨头优衣库母公司2022财年中报披露,优衣库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收益下降,在大中华区暂时关闭133家门店。
快时尚品牌巨头在中国市场发展降速,纷纷闭店,究竟为何?
对于此次在中国关闭Bershka、Pull&Bear和Straparius官方旗舰店的原因及考量,Inditex集团尚未发布公开说明,但其中国公关部相关人士表示:“Inditex将一如既往地,基于顾客的喜好与需求,通过Zara、Massimo Dutti、Oysho和Zara Home的整合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独特体验,继续致力于为中国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时尚产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