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RIT是一个源自美国的时尚品牌,自198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深受80后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习惯的变化,ESPRIT在中国市场的表现遇到了一些挑战,导致其在中国陆续关闭了一些门店。
这一现象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消费升级":随着中国消费者对品质和个性化的追求不断提高,ESPRIT原有的产品线可能未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2. "电商冲击":电商的兴起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线下实体店面临巨大的压力。
3. "品牌定位调整":ESPRIT可能正在调整其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定位,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4. "成本压力":随着租金、人力等成本的上升,实体店运营成本增加,导致部分门店难以维持。
尽管如此,ESPRIT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良好口碑的品牌,其在中国的消费者心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对于喜欢这个品牌的消费者来说,关注其未来的发展动向和品牌调整策略,可能会发现更多适合自己需求的时尚产品。
相关内容: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时尚综合报道】ESPRIT创立于1968年,但在70年代初就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有整37年。思捷远东有限公司创始人邢李原在1972年获得ESPRIT的亚洲代理商。
在此之前,代表自由、爱、勇气和未来的品牌ESPRIT早已是欧美家喻户晓的时尚弄潮儿。在1997年,思捷环球与华润集团合资组建华润思捷,将ESPRIT带入内地发展,引领内地时尚潮流,成为内地时尚先锋。
在80后一代的记忆中ESPRIT、ONLY、VERY MODA、真维斯、佐丹奴等时尚服饰品牌是90年代很时尚的服装品牌,随着时间的推移,80后的一代们慢慢长大这些品牌好像也慢慢的随之消失了……到底是因为ZARA、HM的进入竞争这部分市场还是因为这些品牌太满足于鼎盛时期的销售额,而没有在研发和设计上再次投入人力物力呢?
就在前不久Esprit宣布定于5月31日全面关店……80后们记忆中的品牌还剩下哪些?

曾经风靡一时的广告片




20多年前,Esprit气宇轩昂地挺进大陆市场。对于很多70后、80后来说,拥有一件Esprit时装,曾经是青春美好的记忆。如今其母公司思捷环球不断收缩战线,退出中国,退出亚洲,只剩下无路可退的欧洲市场。根据2018和2019两个财年年报,Esprit母公司思捷环球连续两个财年呈现超20亿港元的净亏损,共计亏损近50亿港元。亚太市场收入占比也大幅下滑,截至2020财年第三季度,思捷环球集团的亚太区收入占比仅为6.8%。
尽管在财政不好的情况下,Esprit还是大手笔的了最当红的明星来位其拍摄广告片及代言,天价的代言费,让本就低迷的Esprit更处于危机之中,到底是寻找天价代言人带货还是真正的做好设计和质量,我想Esprit品牌根本没有梳理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选择在疫情期间退出亚洲市场,无论有无疫情这个结果也是可遇见的,疫情刚好成了借口,陪伴一代人长大的服装品牌也将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