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尚鼻祖Esprit挥别大中华区,商标出售四年后退出中国市场

快时尚鼻祖Esprit挥别大中华区,商标出售四年后退出中国市场"/

Esprit,作为快时尚行业的鼻祖之一,近期出售了大中华区的商标。这一举措表明了Esprit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四年前,Esprit就已经退出中国市场,这次商标出售可能意味着Esprit希望在未来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中国市场。
以下是可能的原因和影响:
1. "市场策略调整":Esprit可能认为在中国市场以传统零售模式运营不再适合其战略,因此选择出售商标,以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或进入方式。
2. "竞争加剧":近年来,中国快时尚市场竞争加剧,许多国内外品牌都在积极布局。Esprit可能认为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原有市场份额难度较大。
3. "经济压力":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特别是中国市场增速放缓,对快时尚品牌造成压力。Esprit可能需要通过出售商标来缓解财务压力。
4. "品牌重塑":Esprit出售商标可能意味着其在中国市场的品牌重塑。通过寻找新的合作伙伴,Esprit可能希望以新的形象和模式重新进入中国市场。
这一举措对Esprit和中国市场的影响如下:
1. "Esprit":通过出售商标,Esprit可以减轻财务压力,并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以适应市场变化。
2. "中国市场":Esprit的退出可能会为中国市场腾出更多空间,让其他品牌有更多机会。同时,这也可能引发其他快时尚品牌对中国市场的关注。
总之,Esprit出售大中华区商标,退出中国市场,可能是基于多种原因

相关内容:

时装品牌Esprit对于现在00后消费者来说,可能已经是一个陌生的品牌。但对于许多70后、80后甚至90后来说,在年轻的时候买Esprit、穿Esprit是一件很潮的事情。那时候ZARA、H&M、优衣库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相比于基本同价位的佐丹奴、堡狮龙,Esprit更加时髦更加年轻化。

然而这个告别中国市场四年多的快时尚鼻祖品牌,目前正在大幅缩减规模,比利时、瑞士、德国分公司均已申请破产,大中华区商标事项连同因该等商标而产生或与之相关的所有权利及利益,也正在出售处理,包括Esprit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所有商标和与该品牌相关的主要域名,交易价值为4750万美元。

关闭在欧洲的全部零售业务

Esprit母公司思捷环球(Esprit Holdings,HK00330)上周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Esprit Switzerland Distribution AG(CHDA)董事会经审慎周详考虑后议决向瑞士Bülach破产主管法院申请启动CHDA资产的破产程序。该公司主要于瑞士从事批发经销服装及配饰用品,为Esprit瑞士分公司和意大利分公司的直接股东。基于CHDA目前的财务状况,CHDA已过度负债,将不可能再继续经营业务,CHDA的董事会认为启动破产程序属恰当。公司高层透露目前正在大幅缩减规模。该品牌正在寻求融资来维持欧洲的批发和电子商务业务,关闭其在欧洲的全部零售业务。Esprit同时正在纽约裁员一半以上的员工,但不会关闭美国办公室。

思捷环球还表示,为重组集团的欧洲业务,在今年5月已向德国杜塞尔多夫地方法院为其位于拉廷根的Europa- Holding和其他六家德国分公司申请破产,预计约有1500名员工受到直接影响。今年3月,该集团比利时和瑞士分公司均已申请破产,如今CHDA提出破产申请,可能会导致意大利分公司也面临进入破产程序。该品牌指出,总体经济放缓,加上能源和物流成本急剧上升,以及消费者“出走”,导致现金流变得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开展零售业务。

思捷环球在今年4月披露2023财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其年度收入约为59.12亿港元,去年同期为70.62亿港元,同比减少约16.3%。营业亏损约为23.39亿港元,去年同期亏损约为6.64亿港元。公告中还表示,“集团近期收到来自多名独立第三方关于可能使本集团获益的潜在合作及/或投资的建议及要约。

尽管本集团尚未订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或最终协议,但管理层目前正与一名独立第三方(潜在投资者)就可能出售大中华区商标事项连同因该等商标而产生或与之相关的所有权利及利益,以及大中华区主要域名(潜在出售事项)、代价为4750万美元的交易进行最后阶段的磋商”。

受此消息影响,集团股价下跌11.3%至0.149港元/股,目前总市值为4.22亿港元。要知道,在巅峰期该市值为1750亿港元。

林青霞老公令品牌风靡中国

前面说到,Esprit曾经是70后、80后和90后心中的时尚“白月光”,可见这个快时尚牌子进入中国市场历史已久。品牌于1968年成立于美国,总部设在德国,品牌联合创始人道格拉斯·汤普金斯(Douglas Tompkins)是当下热门户外运动品牌The North Face北面的创始人。然而它最终选择香港上市,是因为华语娱乐圈顶流林青霞的老公邢李原,他让Esprit成为一个全球快时尚品牌并风靡中国市场。

林青霞和邢李原为品牌站台。

1972年,邢李原的香港远东有限公司成为Esprit的原料采购代理商,1974年入股Esprit香港分公司,建立品牌的亚洲销售网络,填补了当时中低价位时尚服装的缺口。1981年在香港铜锣湾开设首店,1992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1993年打包亚太业务以“思捷环球”在香港上市,1993年后又分四次收购了Esprit所有控股权,邢李原成为真正的掌门人。

1994年,邢李原与林青霞成婚后,林青霞不仅亲自担任Esprit代言人,日常也时常身穿Esprit的衣服出入公共场合,变身行走的广告牌,带来强大的粉丝效应。彼时当红的明星也纷纷为Esprit站台,2001年上海南京西路的Esprit旗舰店开业时,张国荣、梅艳芳、林忆莲亮相剪彩,这个阵容放在现在不敢想象。

最辉煌的时候,Esprit在国内171个城市共经营超过1000间店铺,包括直营店和加盟店。2007年之前被视为思捷环球的黄金十年。2008年财年,思捷环球营收372.27亿港元,净利润达64.5亿港元,并创下每股133港元、总市值1750亿港元的纪录,碾压同期的佐丹奴、堡狮龙,成为港股的“时装之王”。

然而盛极而衰,转折点也出现在2008年。这一年,邢李原从思捷环球全身而退,而在更早之前的2006年他已经辞去董事会主席和CEO的职位。2009财年,公司营业额和净利润分别下滑7.4%和27.4%。这之后,思捷环球的营收表现便一路从下滑跌到亏损。至2011年,邢李原陆续将持有的思捷环球股份由42%减至1.79%,个人累计套现约212亿港元,赚得盆满钵满。

2020年退出中国和亚洲市场

优衣库2002年进入中国,H&M和Zara均于2006年进入中国,以三大新锐快时尚品牌为首的服饰梯队涨势迅猛,让曾经打遍天下无敌手的Esprit招架不住,加上品牌本身运营管理不善、成本居高不下、款式创新滞后,2020年,在长达十余年的业绩下滑加亏损后,Esprit最终退出中国市场。

2020年5月,品牌在中国门店和官网低至1折清库存,并在官网发布公告称,将于2020年5月31日全面关店,母公司思捷环球也宣布终止在中国内地的业务,并关闭此时在亚洲的所有56家零售商铺。

思捷环球将亚洲大范围关店的原因,归结为“集中资源并重新调整营运以应对2019年冠状病毒大流行病所带来的挑战”,实际上,除了疫情影响,思捷环球的业绩已经覆水难收。思捷环球在2021年中期财务报告中还表示,准备在亚洲全力发展电子商务,试图挽救中国市场,但对比H&M、Zara等品牌已渐成熟的高度数字化发展,这时才想要上车的Esprit动作太慢了。

(南方都市报 记者 王欣)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