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维斯澳大利亚破产宣告,90后青春印记品牌终成回忆

真维斯澳大利亚破产宣告,90后青春印记品牌终成回忆"/

真维斯破产的消息确实令人感慨。真维斯作为一个曾经深受90后喜爱的服装品牌,其宣布破产无疑标志着一段青春岁月的结束。以下是关于这一事件的几点分析:
1. "市场变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真维斯可能未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导致市场份额逐渐被其他品牌占据。
2. "成本压力":在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品牌可能面临较高的运营成本,如租金、人工等,这些都可能对品牌造成压力。
3. "消费者偏好":年轻消费者对时尚品牌的需求不断变化,真维斯可能未能紧跟潮流,满足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
4. "经济环境":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对品牌造成影响,尤其是对于依赖海外市场的品牌。
尽管真维斯宣布破产,但它在中国和东南亚等市场仍有一定的影响力。对于90后来说,真维斯不仅仅是一个服装品牌,更承载着他们的青春记忆。以下是几点建议:
1. "品牌转型":真维斯可以考虑调整产品线,引入更多符合年轻消费者需求的款式和设计。
2. "线上线下融合":利用电商平台和线下门店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品牌曝光度和销售渠道。
3. "关注社会责任":关注环保、公益等方面,提升品牌形象。
4. "创新营销":运用新媒体、社交媒体等渠道,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之,真维斯破产虽然令人惋惜,但也是一个提醒我们

相关内容:

记者 | 黄姗

编辑 | 周卓然

据news.com.au等多家澳大利媒体报道,澳大利亚零售服饰品牌JEANSWEST(中文名为真维斯),近日已经进入破产清算管理程序。

国际会计事务所毕马威于1月15日确认,毕马威已经委任合伙人Peter Gothard和James Stewart接管真维斯,并对该零售品牌进行紧急财务分析。

“管理人员将研究重组或出售(真维斯)的所有选项”,Peter Gothard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们该品牌将同时寻求有强烈意愿的收购方或投资方。

Gothard强调,在进行破产管理程序期间,真维斯“将会继续运营”。目前,真维斯在澳大利亚有146门店和988名雇员。

真维斯是一间主打牛仔和休闲服饰的传统服装品牌,最早成立于1972年的澳大利亚西部城市Perth,之后二十年发展成澳大利亚家喻户晓的服装品牌。

真维斯于1990年代进入中国,在此后十年的时间里,真维斯在内地强势扩张,并占据了整个内地休闲服装市场的半壁江山。它还曾在舆论场引起过很大争议,最出名的就是当年的清华教学楼改名“真维斯楼”事件。

此外,真维斯还进驻了新西兰、中东地区、俄罗斯等其他地区市场。

谈到走到如今这步田地,毕马威零售重组业务负责人James Stewart表示,真维斯陷入破产清算境地主要是市场环境艰难和在线电商市场竞争激烈所至。

确实,进入2020年的澳大利亚零售业不断传出坏消息。从2019年圣诞季至今,Harris Scarfe、女装零售品牌、JEANSWEST真维斯多个澳洲本土零售品牌传出破产消息。

据多家澳媒报道,2020接下去会有更多澳大利亚本土品牌传出倒闭的消息。

真维斯的背后是又一个传统品牌转型失败的案例。

真维斯澳洲业务的运营主体是巧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巧思),其所有人为香港杨勋和杨钊兄弟,而后者实际上是香港旭日集团的创始人兼大股东。

旭日集团于1990年收购真维斯,到了2017年7月,该集团以2.2亿港元将持续亏损的真维斯澳洲和新西兰业务剥离卖给了杨氏兄弟的巧思,此举意在私有化澳洲业务来弥补内地业务的亏损。

剥离了澳洲业务后的旭日集团在当年成立了“真维斯电贸分公司”,独立出电商业务以支持内地电商市场扩张计划。但此举并未有效阻止真维斯内地零售业务的持续亏损。

于是在一年以后,旭日集团又以8亿港元出售真维斯全部权益给了全资附属公司景添有限公司,包括了真维斯内地服装零售业务。至此,真维斯最重要的内地和大洋洲市场因业务亏损而全部从母公司旭日集团剥离。

真维斯曾经是旭日集团明星品牌,也是杨氏兄弟的心头好。当时,杨氏兄弟在香港开设的旭日制衣厂曾为JEANSWEST做贴牌加工生意。

由于看好内地服装市场的前景,杨氏兄弟在1990年收购JEANSWEST,并启用“真维斯”一名,于1993年正式进军大陆市场,首店开在上海。

有洋品牌的基因,香港公司的加持,加上改革开放嗷嗷待哺的大陆市场和蓬勃发展的大陆制造业,真维斯与班尼路、Esprit、佐丹奴、堡狮龙等一众港资品牌一起,为中国消费者树立了服装品牌意识,也吃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腾飞的第一波红利。

在巅峰时期的2012年,真维斯国内营收高达49.59亿港元。

但是,随着ZARA、H&M、优衣库等快时尚品牌进入中国,早已下沉至三四五线城市彻底本土化成为大众品牌的真维斯失去了竞争力。而电商渠道的崛起又给经营思路守旧、转型缓慢的真维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自2012年开始,真维斯在国内的零售业务就开始走下坡路。根据公开信息,截至2018年5月31日、2017年和2016年,真维斯中国内地业务分别录得税后利润-0.46亿港元、-0.45亿港元和0.67亿港元。

而看看同一代面临危机的品牌美特斯邦威,事实上也在面临相同难题。2017年以来,美特斯邦威发布了一系列品牌转型计划,但由于产品设计没有太大改善、品牌影响力消退,依然面临被年轻消费者遗忘的问题。

可见,时装市场的新旧交替仍在继续,90后在争先恐后投入新鲜感时,早已忘记被远远甩在身后的青春。

回头来看,真维斯澳洲业务走到清算这一步实属必然,毕竟率先抛弃它的就是昔日最看好它的伯乐与金主。

服装市场是一个更新换代飞速的市场,如果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和行业的进化,昔日的荣光也不过是过眼云烟,迟早会被人遗忘在记忆的角落里,空留一曲挽歌罢了。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