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作为一种传统服饰,近年来在中国国内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欢迎。以下是一些关于汉服火爆程度的描述:
1. "线上销量飙升":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汉服品牌的线上销售额持续增长。一些知名汉服品牌在电商平台上的销量非常可观,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2. "线下体验店兴起":越来越多的汉服品牌开设了线下体验店,让消费者能够亲身体验汉服的魅力。这些体验店往往生意兴隆,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
3. "文化活动推广":近年来,汉服文化在各类活动中得到了推广,如汉服文化节、汉服模特秀等。这些活动不仅让更多人了解汉服,也进一步提升了汉服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 "明星效应":一些明星和网红通过社交媒体推广汉服,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这种明星效应也推动了汉服的流行。
5. "品牌订单排队":某品牌汉服订单已排到2021年,这表明汉服市场的需求非常旺盛。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汉服的火爆程度。
总之,汉服在中国国内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市场和消费群体,其火爆程度不容小觑。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年轻一代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汉服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相关内容:
近年来,穿汉服的潮流在一些年轻人中兴起,不少汉服爱好者购买的数量多达上百套,那么,在“汉服热”的背后,又有怎样的经济账呢?
9月2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对此进行了报道,据初步估算,目前,全国汉服市场的消费人群已超过200万,产业总规模约为10.9亿元。某汉服品牌创始人表示,他们的工期已经排到2021年初。
报道称,近几年,随着古装游戏的热播和古风类游戏的出现,汉服爱好者越来越多。一名汉服爱好者告诉记者,为了推广汉服,他们基本上不会买其他的时装,而是走到哪里,就把汉服穿到哪里,天气热就会穿短袖汉服,或者是改良版汉服。

该汉服爱好者表示,从2010年开始接触汉服以后,据粗略估算,她目前拥有的汉服数量已经超过240套,九年多来花了七八万元购买汉服,单件最贵是6000多元。

图源:《经济信息联播》视频截图(下同)
对于“汉服热”,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汉服文化委员会会长汪家文也深有体会,在采访中他称,2017年全球汉服文化社团数量是1300多家,到2019年,已经达到2000多家,两年间增长达46%。
随着汉服被推广,一些主打汉服体验的租赁店也应运而生,记者注意到,从今年4月到8月,北京的汉服租赁店就迅速地从3、4家,增加到了20多家。
一位店主告诉记者,因为离景点比较近,他们的月销售额能够达到6万,一套服饰加上首饰下来,价格近2000元。“租一套衣服,做上发型和化妆是300元左右,如果需要1小时到2小时的旅拍服务,可能在1000到2000多元。”
此外,报道指出,根据某电商平台的统计数据,今年以来,汉服的销售同比增长146%,国风创意类饰品的销售也同比增长了94%。
不同于西式剪裁的现代服饰,汉服对做工、裁剪、原材料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加上大部分需要刺绣,因此汉服制作需要花费的工艺和时间也更多。随着汉服的兴起,一些专门提供私人订制的高端汉服品牌,更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某汉服品牌创始人就表示,他们的工期目前已经排到2021年初了。高端服饰价格在3000元到10000元左右,不同款式会有一些不同的搭配。

除了高端品牌,平价汉服的市场也同样火热。根据国内大型电商平台的统计数据,2018年,定价在100-300元之间的汉服占据了60%以上的销售份额,500元以上的比率也超过30%。这也使得很多商家开始尝试进行常规尺码汉服的批量生产。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汉服的出现始终与传统礼仪与文化密不可分,汉服生产企业也不要过分迎合市场,降低汉服的生产工艺,偏离汉服本身存在的文化意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教授李薇表示:“我们继承的可以是形式,但是我们更多应该继承的是它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