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双鞋起家至全球市值第四!安踏营收力压阿迪达斯2.6倍,再揽狼爪品牌展翅腾飞

600双鞋起家至全球市值第四!安踏营收力压阿迪达斯2.6倍,再揽狼爪品牌展翅腾飞"/

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国的体育用品公司,其成功的故事在世界体育用品行业中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以下是对您提到的信息的分析和解释:
1. "600双鞋创业":安踏的创始人丁世忠在1991年以600双鞋起家,这个数字虽然不大,但体现了创始人对于体育用品行业的信心和创业的勇气。
2. "全球市值第4":安踏体育在2019年市值达到了全球体育用品行业第四的位置,这表明了公司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3. "营收超阿迪达斯中国2.6倍":安踏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尤为突出,其营收是阿迪达斯中国的2.6倍,这反映了安踏在中国市场的强大竞争力和品牌忠诚度。
4. "再吞狼爪":这可能指的是安踏对其他体育品牌的收购或合作。狼爪(Lowa)是一个知名的户外运动鞋品牌,安踏通过收购或合作,进一步扩大了其产品线和市场影响力。
安踏的成功可以归因于以下几个因素:
- "品牌建设":安踏注重品牌建设,通过赞助体育赛事、与运动员合作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
- "产品创新":安踏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对于高品质、高性能运动鞋的需求。
- "市场定位":安踏精准地定位了中国市场,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推出相应的产品。
- "渠道拓展

相关内容:

安踏再掀波澜,正式宣布全资收购德国专业户外品牌狼爪(Jack Wolfskin)。

在此之前,韩国的可隆(Kolon Sport)和日本的迪桑特(Descente)已归入安踏旗下,此次收购进一步壮大了安踏的户外品牌阵营。

在大众的传统认知中,安踏往往被视为物美价廉的国产球鞋象征,或是设计朴实的运动鞋服代表。然而,实际数据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一面。

在2024年,安踏集团的营收规模已达到耐克中国的1.2倍,是李宁集团的2.4倍、阿迪达斯中国的2.6倍。安踏的创始人丁世忠,出身福建晋江的贫困渔村,如今却以380亿身家蝉联厦门首富。

丁世忠

创业初期,丁世忠曾带着600双鞋四处碰壁,被商场拒之门外;而当下,他所创立的安踏品牌在全球市值排名中位居第四。从县城步行街的国货先锋,到收购始祖鸟、萨洛蒙,打造出备受瞩目的“中产三件套”,安踏构建庞大商业帝国的历程令人瞩目。

丁世忠与安踏的故事,究竟是国产品牌的华丽崛起,还是单纯依靠资金投入的营销之举?这一切,都源于一位少年内心的困惑。

1970年,丁世忠诞生于福建晋江的贫困渔村。改革开放初期,晋江人凭借简单的工具,开启了为海外品牌代工鞋类产品的家庭作坊模式。

由于参与的家庭作坊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丁家的制鞋生意长期处于艰难维持的状态。彼时的丁世忠心中产生了疑问:为何海外品牌的鞋能卖到200元一双,而晋江代工的同款鞋却只能卖20元?

1987年,17岁的丁世忠怀揣着这个疑问,带着父亲拼凑的1万元资金和600双晋江鞋,前往北京寻求发展机会。创业伊始,丁世忠遭遇了诸多挫折,商场对他的鞋并不认可。

但他并未放弃,而是采用寄售的方式,将鞋放在商场销售,待售出后再结算货款。凭借价格优势,这些鞋逐渐打开了市场,4年时间里,丁世忠成功赚取了20万元。

1991年,丁世忠带着创业积累的第一桶金回到晋江,将原本的家庭制鞋作坊升级为安踏品牌。不过,此时的安踏在晋江数千家鞋厂中并不起眼,主要业务依旧是为大品牌提供代工服务。

1999年,安踏迎来了创立后的首个重大转折点。丁世忠深刻意识到,要想在行业内长远发展,必须打造自有品牌。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决策,将全年利润的95%投入品牌建设,花费80万元签下孔令辉作为品牌代言人,并投入300万元在央视投放广告。

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孔令辉在赛场上的优异表现成为安踏品牌的有力背书。他以3:2战胜瑞典名将瓦尔德内尔,夺冠瞬间亲吻国旗的画面,不仅成为中国体育史上的经典时刻,也让安踏的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

在此之后,安踏的销售额从2000万元猛增至2亿元,“我选择我喜欢”的广告口号传遍大江南北。

孔令辉的广告

同一时期,国产体育品牌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1999年,李宁入选国际体育记者协会评选的20世纪25位最佳运动员,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运动员,创立的李宁品牌在国内广为人知。

香港艺人谢霆锋代言的特步,通过差异化的营销策略脱颖而出,谢霆锋参与设计的烽火一代运动鞋销量达到120万双,创造了至今未被打破的单款运动鞋销售记录。

鸿星尔克和361度也相继成立,与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一同,在中国运动鞋服市场展开激烈竞争。

进入新世纪,国外品牌凭借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国产运动品牌则因长期代工,被贴上了低端廉价的标签,两者在不同的消费市场中发展。

然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运动鞋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行业规模迅速扩张,李宁、特步、安踏等品牌纷纷上市,门店数量快速增长。

但过度扩张导致库存积压,奥运会结束后市场需求下滑,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整个行业陷入低迷。

在行业困境中,安踏再次通过大胆决策迎来了第二次发展转折。

2009年,安踏以3.32亿元收购了处于亏损状态的斐乐中国业务。这一收购行为在当时备受质疑,但事实证明,这是一次成功的商业运作。

收购行为在当时备受质疑

接手斐乐中国业务时,斐乐仅有50家门店且亏损严重。

在丁世忠的领导下,斐乐大中华区负责人姚伟雄通过推出时尚的产品款式,如荧光色老爹鞋、廓形卫衣以及明星联名款,精准定位城市中产阶层的消费需求。

经过5年的投入与运营,2014年斐乐实现扭亏为盈,并在后续成为安踏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2021年,斐乐的营收达到218亿元,为安踏的整体业绩贡献了重要力量。

2021年的财报

早在2005年,丁世忠就提出了“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的发展目标。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安踏虽尚未完全实现全球化,但在全球市场的布局已取得显著进展。

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安踏敏锐捕捉到冰雪运动市场的潜力。

2016年,安踏投资1.5亿元与日本品牌迪桑特成立合资公司,正式进入冰雪运动装备领域。2017年,安踏又获得韩国品牌可隆在中国的运营权,进一步丰富了其品牌矩阵。

2019年,安踏联合多家财团,以46亿欧元的巨额资金收购了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体育。这笔交易金额相当于安踏当年净利润的9倍,在体育用品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也遭受了许多质疑。

安踏联合多家财团,以46亿欧元的巨额资金收购了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体育

但在安踏的运营下,亚玛芬体育旗下的始祖鸟和萨洛蒙品牌迅速崛起。始祖鸟凭借高品质的户外装备和时尚的设计,成为高端户外品牌的代表,其冲锋衣等产品价格高昂且供不应求,品牌吊牌甚至成为收藏热点,与Lululemon、萨洛蒙一起被称为“中产三件套”。

萨洛蒙也通过产品创新和营销策略调整,实现了品牌形象的转变,从传统的户外品牌转型为时尚与功能兼具的运动品牌,门店数量在4年内增长了15倍。

亚玛芬体育的成功,验证了安踏的收购策略和运营能力。

丁世忠曾表示,以中国品牌当前的运营能力,短期内打造出类似始祖鸟这样的国际品牌难度极大,通过收购并借助中国市场的潜力,是实现品牌突破的有效途径。

如今,始祖鸟、萨洛蒙等品牌已成为中产阶层身份和生活方式的象征。安踏通过限量发售、明星代言、社交媒体营销等手段,成功塑造了这些品牌的高端形象。

以始祖鸟、可隆、迪桑特为例,它们在价格定位上符合中产品牌的特征,始祖鸟的冲锋衣价格区间在2600元至1万元,可隆的羽绒服价格在1560元至3330元,迪桑特的部分产品售价也接近3000元。这些品牌不仅在价格上体现出高端定位,更重要的是,它们在中产阶层中形成了品牌共识,消费者购买这些品牌的产品,不仅是为了产品的功能,更是为了彰显身份和品味。

根据安踏2024年6月底披露的数据,包括可隆、迪桑特在内的其他品牌,营收占比达到13.64%,毛利率高达72.7%,为安踏集团贡献了可观的利润。

然而,安踏的发展战略并未止步于此。

2023年3月,始祖鸟中国区总经理徐阳回归安踏主品牌,随后安踏推出了风暴甲冲锋衣、探野越野鞋等产品,这些产品在设计和功能上对标始祖鸟和萨洛蒙,但价格更为亲民,旨在通过平价科技产品抢占大众市场,同时利用高端品牌满足中产阶层的消费需求,实现消费市场的分层运营。

此次安踏全资收购德国狼爪,进一步完善了其在户外领域的布局。

狼爪作为德国第一大户外品牌,以“泛户外生活方式”为理念,产品涵盖徒步、滑雪、露营等多种户外场景,并拥有Texapore系列科技等核心技术。

在全球范围内,狼爪拥有495家门店,尤其在欧洲德语地区市场渗透率极高。

对于安踏而言,狼爪的加入将填补其在大众户外价格段的空白,与现有的高端户外品牌形成互补,完善集团的品牌矩阵,提升安踏在全球运动市场的竞争力,为商业帝国的持续扩张注入新的动力。

#经济##投资##财经##中国##商业大事议##企业##安踏##鞋##品牌#

文本内容源自@镜相工作室的视频内容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