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博物馆的“快闪”活动确实很有特色,木笛声声更是增添了一份古韵和艺术气息。快闪活动是一种流行的街头表演形式,通过突然的集体表演和迅速的分散,给观众带来惊喜和新鲜感。成都博物馆将这种现代艺术形式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使用木笛这样的传统乐器,不仅展示了成都丰富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木笛作为一种古老的吹奏乐器,其清脆悠扬的音色与博物馆庄重的历史氛围相得益彰,使得整个快闪活动显得格外特别。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吸引公众的关注,还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成都博物馆通过这样的创新方式,不仅丰富了博物馆的文化活动,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文化传承与发展。
相关内容:
视频加载中...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刘可欣
7月1日早上9点45,悠扬的木笛声从成都博物馆里传出。一位吹奏木笛的男士缓缓地从“红星耀蓉城 百年铸辉煌”特展中走出。随后,另一名女士应声而合,吹着木笛加入表演的队伍中。一名、又一名……五名木笛演奏者现身一齐吹响《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优美的笛声回响在成都博物馆的大厅中。
五位演奏者吹完了一首优美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后,又吹奏了一首轻快的《军民大生产》。前来观展的人无一不驻足聆听,本来喧闹的大厅中很快变得安静,只剩下笛声的回荡。这是成都博物馆和笛韵乐队共同举办的快闪活动。虽说快闪活动只持续了五分钟左右,却赢得了全场观众热烈、持久的掌声。
为致敬中国共产党百年风华,成都博物馆携手四川笛韵木笛乐团,用快闪的方式,为观众们呈现了两首特别改编的曲目《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和《军民大生产》。木笛圆润婉转,醇美悠扬的音色让原本豪迈雄浑的旋律变得更加快活明朗,听之如闻百鸟啼鸣,山泉淙淙,描绘着山花怒放的盎然生机。随后一曲高昂的《军民大生产》则配合着演奏者轻灵的步调,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欢唱出成都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参加本次快闪活动的木笛爱好者龚炯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这两首歌曲在经过挑选后,又进行了专门的改编,以符合木笛的演奏方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不像《东方红》,是那种非常恢弘的感觉,它更偏向优美、清丽的风格,很适合用木笛来演奏。我们把它和后面的一首《军民大生产》合在一起,改编成了适合今天这种欢庆氛围的曲子。”龚炯说,自己是木笛演奏的爱好者,已经接触这个乐器三年多了。为了能把这两首歌演奏好、和乐队配合好,参与演出的笛韵乐队成员们已经练习了两个多月。“我们准备了这两首曲子后联系了成都博物馆,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听到我们用木笛演奏这两首歌曲。”
成都博物馆宣传推广部负责人王立也在现场观看了本次快闪活动。“我们成都博物馆的‘红星耀蓉城 百年铸辉煌’展览刚刚开幕,演奏的老师们联系我们的时候,也表达了他们想要献出祝福的愿望。《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描述了优美、温暖的场景,《军民大生产》又很轻快,这两首歌曲的风格和今天这种很幸福的感觉相契合。我们也觉得,如果能让观众带着愉快的心情参加这个活动、观看展览,就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真没想到,这曲子用笛子吹奏居然会那么好听!”刚放暑假的小观众惊奇地说道,“第一次听到这个音乐,心里觉得暖烘烘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