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消保委(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近期对所谓的“光腿神器”进行了测评,发现其保暖效果与标注的旦数并没有直接关系。这一测评结果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此类产品时,不能仅凭产品标注的旦数来判断其保暖性能。
以下是关于此次测评的详细情况:
1. 测评背景:
“光腿神器”是指一种保暖袜,可以穿在裤腿外面,以保持腿部温暖。随着冬季的到来,此类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2. 测评方法:
沪消保委选取了市场上销售较好的几款“光腿神器”,分别测量了它们的旦数、保暖性能、透气性能等指标。
3. 测评结果:
(1)保暖性能:在相同条件下,几款“光腿神器”的保暖性能差异不大,与标注的旦数没有直接关系。
(2)透气性能:部分“光腿神器”的透气性能较差,长时间穿着可能导致腿部出汗,增加不适感。
4. 建议:
(1)消费者在购买“光腿神器”时,应关注产品的保暖性能、透气性能等指标,而不仅仅是旦数。
(2)购买时,可参考其他消费者的评价和意见,选择信誉好、口碑好的品牌。
(3)在穿着“光腿神器”时,注意调整穿着时间,避免长时间穿着导致不适。
总之,沪消保委的测评结果提醒
相关内容:
新民晚报讯(记者 金旻矣)冬天不少女生爱穿“光腿神器”,但那么多品牌怎么选?最近,市消保委对50件保暖袜进行了评测,发现某些品牌在测量旦数时用的是自创方法,并未使用国际公认的统一基准。
图说:保暖又透气的样品 来源/上海消保委(下同)加绒确能达到保暖效果本次试验用的50件保暖袜中,36件采自天猫、京东、小红书、网易考拉等电商平台,14件通过品牌专卖店、百货商场、大型超市等渠道购买,涵盖了浪莎、南极人、tutuanna等品牌,单件价格在20元至357.11元之间。目前市场上,多数产品通过加绒的方法来提高保暖性。50件样品中,有37件加绒、13件未加绒。结果显示,50件样品保温率在18%-60%之间,其中37件加绒样品的平均保温率为43.0%,13件未加绒样品的平均保温率为27.7%,说明通过加绒确能达到保暖效果。不少样品宣称使用石墨烯、远红外等特定纤维原料的方法达到保暖目的,但个别样品的保温率并不理想。如标称由肇庆一统服饰有限公司企划制造的石墨烯连裤袜,保温率仅21%。又如标称由苏州易胜华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110D天鹅绒发热连裤袜,包装标注“采用远红外发热技术,蓄热保暖”,但经检测保温率仅21%。
图说:没有宣称的“防勾丝”效果的样品旦数(D值)与保暖无直接关系不少商品宣称“旦数(D值)越高越保暖”,甚至和具体适宜的温度挂钩。但检测发现,保温率和旦数的高低没有直接关系。50件样品中,16件宣称旦数,但经测试,仅3件样品与宣称基本相符,其余13件样品与宣称差异较大。如采购自抖音浪莎服饰内衣旗舰店的样品,其网页宣称“8000D”,再如标称由浙江梦娜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富宽臀裤,其产品包装标称“2800+DEN”,但两件样品外层面料的纱线旦数分别为(21.2+36.2)D和54.1D,内层加绒面料通过测试较短长度纱线推算出的旦数也远未达到宣称值。旦数是指9000米纱线的重量克数,如100旦(D)表示9000米长的纱线重100克。旦数越大表示相同长度的纱线越重,如果是同类材质,纱线也就越粗。但在与部分企业的沟通中了解到,个别品牌测量旦数用的是自创方法,并未使用国际公认的统一基准。而对于市场上高旦数的产品,特别是宣称上千D,实际情况有待考证,建议消费者理性看待。10件样品没有宣称的“防勾丝”效果实际穿着中,消费者往往会碰到袜子被勾破,袜头更易出现破洞,这也是消费者投诉的质量问题之一。本次比较试验分别对顶破强力(袜头牢固度)、勾丝性能进行检测。结果50件样品的顶破强力存在明显差异,最低仅54N,最高达到538N,相差近10倍。其中,5件样品<100N,5件样品>400N。勾丝性能测试结果显示,除2件样品表现优秀外,其余样品均有不同程度的勾丝,其中10件样品未达到网页宣称的“防勾丝”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