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培训非得大手笔?小成本也能玩转新创意

谁说培训非得大手笔?小成本也能玩转新创意"/

这句话可能出自一位对培训有独到见解的专家或培训行业从业者。他们认为,培训并不一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以下是一些可能支持这种观点的理由:
1. "内容为王":培训的核心在于传递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形式。即使是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只要内容充实、实用,同样能够达到培训的目的。
2. "创新思维":小成本培训往往需要更多的创新思维。这种压力促使培训者寻找更高效、更经济的方法来达到培训目标。
3. "互动性强":小成本培训往往更注重互动,这有助于提高学员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4. "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教学,学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而不必花费大量资金购买昂贵的教材或设备。
5. "社交媒体与网络资源":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资源,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进行培训。例如,通过在线课程、直播、微信群等方式,让学员随时随地学习。
6. "团队合作":小成本培训可以鼓励学员之间的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培训任务,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总之,小成本培训同样可以玩出新花样,关键在于培训者的创新思维和执行力。

相关内容:

本期导读:

如何用小成本打造销售人员培训?

  • 小成本也能造“大卖点”

  • 活动现场,让“热度”持续升级

  • 训后知识巩固 避免“虎头蛇尾”

本文是2019年4月推送的第9篇干货,计3654字,阅读时间8分钟。

文 | 张天敏 四川匠铸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培训经理

来源 | 《培训》杂志4月刊

培训项目都需要“大手笔”吗?

当你的企业师资相对匮乏时怎么办?

看匠铸文化“追银族”创意培训项目,

如何花小钱办大事~

▼▼▼

小成本也能造“大卖点”

传统培训项目的设计时常因忽略项目的包装、推广与宣传,而导致前期效果不尽人意。为此,追银族培训项目组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在对客户——加盟商销售类新学员培训时,借鉴“产品经理思维”,在前期充分做好营销推广,通过包装宣传、线上抢购、活动预热等方式,成功营造了项目“大卖点”。

将流行元素融入主题

一个成功的培训项目,首先要有引人注目的主题。因此在主题设计上,项目组考虑学员特质——年轻,巧妙地融入影视剧、综合娱乐节目等流行元素,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满足其心理需求与时尚追求。

如在《疯狂动物城》热映时,项目组要求学员参训时均佩戴自己挑选的动物发箍,并提前在教室布置上加入“动物城”元素。整个培训教室,犹如一个动物城堡,中间穿插各种互动游戏,在增加乐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在户外拓展培训中,项目组从真人秀节目中汲取灵感,将主题定为“古镇奇案”。每个学员扮演故事里的一个角色,通过游戏化任务,寻找“奇案”解决线索,增强学员的思考与协作能力。

另外,除了考虑到娱乐化、吸引眼球之外,活动主题更要贴合、服务于项目本身。为呼应企业开发的新产品——“星辰系列”,项目组以 “摘星的你” 为主题,设计相关海报、徽章,并制作函发送给学员。之后,项目组会对学员佩戴的徽章、服饰、妆容都做相关要求。

项目主题海报及函封面模板

比如,在9月份开展的“销售精英·英雄帖”活动中,主题定为“红衣”。项目组要求所有学员均着红色为主的服饰参训,提前准备必备化妆用品,并在课程中增加化妆培训环节。

学员均穿红色外衣赴会

这样一来,培训项目变成了“主题派对”,参加派对的学员个个情绪高涨,既有参与感又有存在感,也更加主动地在培训中后期提升投入动力。

“线上抢购”ing,引发饥饿营销

在项目开始之前,由于不确定学员报名的数量,项目组会先进行客户电话访问,了解客户的潜在需求。

在需求量较大的情况下,开启“线上抢购”模式,即提前2天在固定的客户微信群内,于早、中、晚黄金时间段重复播报培训报名通知。然后,通过第三方报名平台——“准到”,进行限时抢购。

抢购现场,一呼百应

通过这种“饥饿营销”的方式,不仅可以迅速确定学员报名数量,还可以在暂时没有需求的客户群体中营造培训项目抢手、并受欢迎的氛围。

活动现场 让“热度”持续升级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如果由培训部门负责所有环节,一来项目人手不够,二来也会让学员或其他部门无法感受到项目的归属感与参与感,不利于项目的顺利落地执行。因此,项目组联动各部门,明确相关责任制度,将培训现场营造的“活力十足”。

“我们”的项目,一个不能少

在项目开始前,针对项目负责人、课程讲师、现场助教、客户以及学员等成员,项目组从调研准备到课程设计、活动落地执行等环节,明确每个人的分工,并说明这是一场 “我们”共同参与的项目。把责任划分下去具体到个人,让项目各方各司其职,各显神通。


团队构成

团队成员

基本责任分工

项目培训组

项目负责人

1.项目前期调研、目标确定

2.项目团队组建及分工

3.项目方案设计

4.项目执行、统筹保障

5.项目目标达成评估及总结

课程讲师

1.所属课程目标设定

2.课程执行

3.训后落地环节设计

现场助教

1.团队联络员

2.课程现场布置、物料设备采购准备

3.主持串场

4.现场观察反馈

项目需求方团队

客户

1.项目前期参与需求调研及负责培训与自己管理团队建立联络

2.项目中期加入到项目管理群中做监督执行

3、项目后期对自己门店的训后落地执行进行监督检查

客户管理团队

1.项目前期参与需求调研

2.提供学员信息及评估

3.保障学员按要求准备培训

4.项目中提供学员反馈及激励

5.提供项目评估所需数据

6.训后保障学员落地执行

学员

1.按照培训要求准备及参与培训

2.学员代表协助老师完成教学环节

项目团队职责划分表

路人合影,爱心“比”起来

培训过程中,项目组设计了一系列互动小游戏,充分调动现场氛围。

比如,要求学员将项目活动以照片、小视频的形式发送到“学习社群”中,让其他成员能够及时了解项目进展现状。

另外,项目组还设计了 “培训活动点赞” “路人合影”等活动,将学习环节做为项目营销的内容来进行推广。

  • 培训活动点赞

在课堂休息期间,学员用手机记录下学习中的点滴,发送至朋友圈,以点赞数量最高的一条为最终成绩,按“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获胜小组将获得不同的课堂积分。其中,积分类型分为课堂积分、知识笔试积分与销售演练积分,分别占活动积分的30%、30%与40%。

  • 路人合影比心大赛

以锻炼胆量为目的,开展学员与路人合影比心比赛。

比赛规则为:

在指定区域内以“小组”为单位和路人“比心合影”,以照片数量为准,规定时间内数量最多者获胜;

比赛时间设定为45分钟;

小组按排名获得500/400/300/200的积分。

比心大赛宣传海报

“自由集市”,情景模拟

在课程设计上,讲授内容与实操指导各占50%,内容上以情景案例和方法话术为主,聚焦实战场景。譬如在“销售技巧”课堂学习中,采用“情景演绎”的形式,学员互相打分。演练结束后,以 “自由集市“ 形式进行销售演练比赛,利于后期的实践学习应用。

“自由集市”活动规则

  • 成员分布

将32个学员分为4组,每组8人。其中每一轮由一组上场,4人做销售,4人做顾客。

  • 角色定位

销售:每组销售将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销售柜台”(课桌拼成),桌上至少要有4件商品。在规定时间内,销售接待其他小组的“顾客”,由“顾客”根据其表现,将手中不同分数的卡片放进桌上的“信封”中。在此期间,销售人员不能离开自己的“柜台”,也不能擅自打开信封查看。

顾客:每组“顾客”可以在“集市”上自由行动,去任意(非本组)柜台进行“购物”,手中不同分数的卡片可以作为现金使用。最后,根据柜台销售的表现,决定给出不同分值的卡片。

  • 计分方式

本组(销售卡片分值+顾客卡片分值)=本组本轮得分

销售得分:一轮结束后,每组销售信封中卡片的分值总数为本组所获积分。

顾客分值:一轮结束后,对每组顾客手里剩下的卡片分值进行统计。如果是全场最高,则被算为“负分”,并在本组销售得分中进行扣除;若剩下的卡片总分值不是最高分,则加入到本组销售得分中。

例如,本组“销售”得分为20分,“顾客”剩下卡片得分为6分,为全场最高,则本小组最后得分为14分;若顾客剩下卡片得分不是全场最高,则最后得分为26分。此规则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顾客”过于看重胜负而给出过高或过低的分数,从而让学员真正以“顾客”的心态进行打分。

现场,项目组还利用一些时尚的娱乐道具布置场地,悄悄收集学员们的照片,做成 “明信片”挂起来。这些细节不仅满足学员自拍的需求,也能让他们感受到公司对每个人的关怀。

训后知识巩固 避免“虎头蛇尾”

培训项目的成果假设没有进行及时的应用与总结,就会变得“虎头蛇尾”。因此,项目组在良好落地执行的基础上,线上、线下持续跟进,全方位保障项目的“完美落幕”。

线上模拟,话术练习

学员在回到门店前,项目组现场布置训后落地作业,并且以微信群的形式组建“训后落地学习社群”——由项目负责人、主要授课老师、学员、学员的店长、区域主管及客户等成员组成,为期两周。

每天讲师会在学员早班时发布激励学员的文字内容,并且带头朗读,学员们也以朗读的方式完成“打卡”;下午班时,则在群内发布一条销售话术,以同样的形式组织大家练习;并鼓励学员每天发布训后业绩成果进行案例展示,激励彼此共同前行。

结业现场与培训现场时尚道具

线下沟通,提高收益

线下工作中,要求加盟客户、门店店长鼓励、督促学员将所学进行分享,并付之于实践。项目组每隔一周,会收集、分析学员训后的业绩数据。若学员有不错的成绩,会及时通知店长,让其给予学员鼓励;若有学员业绩数据不理想,项目组与其店长进行沟通,提出相关建议,如进行“一对一”辅导、现场模拟等,帮助学员快速成长。

在最终获得项目收益后,项目组将相关数据告知学员与客户。一方面进行成果展示,另一方面也能够累计客户的口碑,为项目做好品牌宣传。

本文来源于《培训》杂志4月刊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杂志”立场。

投稿请联系:editor@trainingmag.com.cn

往期文章推荐

美感度竟然是未来领导力的首要标准,看完我服了

致领导者:请不要让你花重金挖来的人才成“孤岛”

“有意拖延”才是有效的时间管理?现在知道还不晚

做“好”人和做好“人”,阿里CEO张勇告诉你到底怎么做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