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2022年度日用杂货连锁品牌TOP20,排名不分先后:
1. 苏宁易购
2. 国美电器
3. 大润发
4. 家乐福
5. 沃尔玛
6. 欧尚
7. 银泰百货
8. 永辉超市
9. 百联股份
10. 新世界百货
11. 美的集团
12. 红星美凯龙
13. 家居世博
14. 国大药房
15. 汇丰集团
16. 沃尔玛山姆会员店
17. 阿里巴巴
18. 京东
19. 淘宝
20. 天猫
这些品牌在2022年度表现优异,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其中,苏宁易购、国美电器、大润发等品牌在日用杂货连锁领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相关内容:

出品/联商网&搜铺网
撰文/西泠雪
统计/小酒
导语:随着中国购物中心的高速成长和普及,中国大量的连锁经营品牌也凭借东风之力高速成长和扩张。《联商网》秉持公开、公正、客观的原则,推出2022年度连锁品牌“龙舟榜”评选。
“龙舟榜”(Dragon Boat List)取自中国传统习俗——赛龙舟,而中国的连锁经营品牌逐渐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势,其中创新发展生生不息,也象征着始终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深厚商业传统和创新活力。我们期待每年都比一比、赛一赛, 让“龙舟榜”真正成为代表中国连锁商业的核心价值榜单。
90年代,“2元店”曾火遍大街小巷,电商兴起后,网购成为了消费者习惯,此时“2元店”纷纷倒闭,主打“物美”的“十元店”又开始迅速崛起,但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消费有所升级,廉价的“十元店”并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因此也逐渐走向了没落。
这时,日本杂货品牌无印良品进驻了中国,为国内众多品牌提供了新的思路,国内日用杂货连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有着“最牛十元店”之称的名创优品将低价“体面化”,更是迅速占领市场,印证了“小商品也能做成大生意”的生意经。
本期,《联商网》特别推出龙舟榜之“2022年度日用杂货连锁品牌TOP20”,从门店数据、消费者满意度、融资情况等维度对日用杂货连锁品牌进行分析观察,呈现行业发展现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门店急速扩张
从门店数量上看,榜单可大致可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是1000家以上,300-800家以及300家以下。
第一层级中,名创优品以超5000家门店的规模,在20家日用杂货连锁品牌中领跑;熙美诚品位居第二位,拥有1700多家门店;The Green Party位居第三位,门店数近1000家。
自2013年成立以来,名创优品定位多品类、高颜值、高性价比的生活好物集合店,发展迅速,很快就拓展到全国甚至海外市场。
2017年,名创优品曾定下“百国千亿万店”计划,即在2022年实现在100个国家开设10000家门店并达到1000亿营收的目标。不过,截止2022年Q2,尽管名创优品的门店数已经超过5000家,但距离万店目标还差一半。
据悉,未来扩张开店依然是名创优品目前的一个重要策略。根据计划,名创优品还将在36个月至48个月内继续升级和扩大门店网络,重点仍是国内下沉市场和海外市场。
木槿生活、生活无忧、九木杂物社、畹町、全棉时代、无印良品、KKV位于第二层级,排名进入前十,但门店数量均少于1000家。
无印良品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极简主义杂货店,也榜单中唯一一家外资日用杂货连锁品牌,自2005年进驻中国以来,也一直在不断加码中国市场,加快开店步伐。
据财报数据显示,近半年内无印良品在中国大陆新开门店23家,关闭6家,净增17家门店,截至2月28日,总计有300余家门店。而2021财年,无印良品在大陆净增门店为25家。不过,其在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市场,近两年的门店数量没有太大变化。
据悉,未来大型门店以及社区生活服务或将成为无印良品转型的重点,而强化生活服务也有利于加强其与消费者间的互动。
第三层级的门店数在300家以下,但不乏熟悉的品牌,包括酷乐潮玩、诺米家居、自然醒等。
酷乐潮玩是新零售复合体的创意生活杂货品牌,也是潮玩杂货头部品牌,聚集全球lP及潮玩杂货、潮流文创杂货,打造年轻人爱逛的潮玩杂货趣集地。据了解,目前酷乐潮玩的门店数已超260家,并正在加快速度布局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圈。
“物美价廉”也难经冲击
门店规模是品牌实力的外部表现之一,而消费者的满意度和体验感则映射着品牌的发展潜力,树立良好的口碑也是企业能够长存下去的关键。
为此,《联商网》根据大众点评评分,推出了“2022年度日用杂货连锁品牌好评榜TOP10”榜单。

整体来看,日用杂货连锁品牌的大众点评得分相差不是很大,最高分为4.42,评分低的也在4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品牌的门店规模与消费者满意度并不成正比。门店规模排名前五的日用杂货连锁品牌,只有名创优品上榜,排名第二位。排名第一的KKV,门店数量位于第三层级,只有近300家门店,而入围好评榜TOP10的品牌,门店数量也多为200-300家。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玩家进驻,杂货零售的赛道竞争也在不断加剧。
目前,大多数的日用杂货连锁品牌是通过代工厂生产商品,省掉中间环节和营销成本,从而用高性价比来赢得顾客,形成自己的护城河。但随着同类型品牌的增多,模仿经营、产品同质化等问题日益凸显,极致性价比的壁垒正在被攻破。
同时,一部分“价廉”商品也存在知识产权上的争议,被质疑山寨、设计抄袭、商标模仿甚至售卖假货,这些不良反馈也让不少品牌饱受诟病。
吸引资本目光
数据显示,中国生活场景消费零售市场规模是零售市场中增速最快的细分赛道之一,2015年市场规模为2.6万亿元,2019年增长至3.7万亿元。
2015年以后,各类杂货零售品牌得到快速增长,杂货铺的生意也因此吸引了资本的目光。据《联商网》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杂货零售赛道已出现十几起融资。

2010年5月,全棉时代获得A轮融资,投资方未披露;2014年,获得亿元及以上人民币战略投资融资,投资方为红杉资本中国。
2018年底,诺米家居完成了B轮融资,金额为6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红杉资本和华兴资本共同领投,天图资本、今日资本跟投。迄今为止,NOME诺米家居已正式完成三轮融资,分别是今日资本领投A轮,红杉资本领投、今日资本跟投的A+轮,加上B轮,累计融资超十亿元。
KK集团旗下有O2O电商平台,以及KKV、KK馆等品牌,建立了线上商城和线下门店的全渠道业态布局。目前,KK集团已获得7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深创投、经纬中国、璀璨资本、eWTP生态基金等。
2018年9月,名创优品宣布与腾讯和高瓴资本签署关于合共10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协议,这是名创优品自2013年创立以来第一次外部融资。
2020年10月15日,名创优品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此次IPO,名创优品一共发行3040万份ADS,按照20美元发行价,总共融资6.08亿美元。此后,名创优品的市值一度突破100亿美元,不过好景不长,其股价随后持续下跌。
如今,名创优品又将目光瞄准了香港资本市场。今年3月,名创优品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寻求双重上市。
2019-2021财年,名创优品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3.95亿元、89.79亿元、90.72亿元,营业利润分别为10.17亿元、7.67亿元、4.01亿元,均呈现下滑趋势。
在资本市场,名创优品过得似乎并不如预期,前不久披露的13F文件中,淡水泉、Jane Street、对冲基金EXODUSPOINT CAPITAL等都清仓了名创优品。
在招股书中,名创优品称这是由于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对市场进行反复重挫,使海外门店、国内受疫情影响门店经营不善,物流的中断也是名创优品发货难的重要因素。
结语
从发展路径上来看,日用杂货连锁品牌的发展有较多相似之处,产品品类、门店风格也较为相近,差异度不足,加之区域市场容量饱和、单店盈利能力下降、电商抢占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品牌不可避免的正在丧失吸引力。
如何打破这一僵局?在激烈的新消费战场中走的更远?有更多原创设计、更好的质量和服务,能够更深度地绑定消费者,提高品牌忠诚度,或将是日用杂货连锁品牌未来发展的关键。
而随着中国制造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同时依靠供应链整合和规模效应,相信名创优品们还能讲出更多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