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亿欧元,德国最大的户外品牌被出售,这通常意味着该品牌在户外运动领域具有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和品牌价值。具体来说,这一交易可能涉及以下方面:
1. "品牌实力":德国的户外品牌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产品质量、设计理念和创新能力通常受到市场的认可。
2. "收购方":这一交易可能是由一个跨国企业或者行业内的其他户外品牌进行的,这表明户外运动市场仍然具有很高的增长潜力。
3. "市场趋势":这一交易可能反映了户外运动市场的增长趋势,消费者对户外活动的兴趣日益增加,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4. "行业整合":这一交易可能是行业整合的一部分,通过收购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竞争力。
5. "未来发展":对于被收购的德国户外品牌来说,这可能是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契机。
总之,这一交易对德国户外品牌、收购方以及整个户外运动市场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内容:
这简直就是安踏老板丁世忠说的-中国企业全球化需要新剧本-的现实版!看来,中国品牌出海这波操作,真是越来越6了。
安踏收购狼爪的消息一出,整个运动服饰圈都炸了!2.9亿美元,这已经是安踏收购的第12个国际品牌了,斐乐、亚玛芬都是它家的。
不过,狼爪这几年有点走下坡路,2011年黑石集团估值10亿美元,现在只剩不到3成,这落差也太大了,妥妥的-跳水价-啊!
为啥狼爪混得这么惨?一位欧洲投行分析师告诉我,主要是因为战略不行。
狼爪2015年收回中国区代理权后,天猫旗舰店销售额暴跌43%,而同一时期,北面靠经销商模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6%。
这差距,绝了!更要命的是,狼爪的Texapore防水技术也掉队了,2018年全球户外装备专利排名都没进前二十。
反观始祖鸟的GORE-TEX pro面料,至今还是-防水天花板-,硬核玩家的最爱。
但丁世忠的眼光就是毒辣!在他看来,收购狼爪就像集齐了三块拼图:填补了安踏户外板块300-800元价格带的空白,欧洲226家直营店和安踏东南亚供应链完美闭环,还有37项环保材料专利,正好契合我国-双碳-战略。
就像他说的:-买品牌不是买历史,是买通向未来的船票。
-格局打开了!
当然,也有人担心狼爪现在奥莱渠道占比超过60%,会和迪桑特的高端定位冲突。
毕竟,安踏2023年收购的MAIA ACTIVE就因为和FILA价格带重叠,增速放缓了。
不过,安踏COO李玲说了,消费分级时代,每个人都能在金字塔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话,有点意思!
资本市场的反应也很有意思。
收购消息一出,安踏港股涨了4.2%,而德国DAX指数户外板块却跌了0.8%。
这说明,中国消费市场正在从-规模红利-转向-运营红利-。
安踏把斐乐中国营收从2009年亏损做到2024年266亿,这本土化改造能力,简直就是yyds!狼爪的翻身仗,就看安踏了。
不过,Callaway Golf在2018年收购狼爪时也说过类似的话,结果却… … 现在,北面靠联名款收割Z世代,牧高笛的精致露营概念也火了,lululemon还把手伸向了户外瑜伽。
狼爪想翻身,难度系数更高了!
更深一层来看,这笔交易还有点国家战略的意味。
工信部提出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规模要突破3万亿,安踏这波收购正当时。
一位专家透露,培育本土跨国集团参与国际品牌运营,对构建双循环格局很重要。
狼爪的环保科技专利和安踏晋江智慧工厂的数字化改造联动,也体现了国家推动制造业高端化转型的战略意图。
一个43年的德国品牌,贴上-中国籍-后会发生什么?丁世忠说,未来的户外市场不属于某个国家,而属于能创造新价值的生态系统。
安踏手里的,不仅是狼爪的商标权,更是一把打开中欧消费市场协同发展的金钥匙。
未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