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可以。红点设计奖是全球知名的设计奖项,它主要分为三大类别:产品设计奖(Product Design)、品牌与传达设计奖(Brand & Communication Design)以及概念设计奖(Design Concept)。以下是这三个类别的详解:
1. "产品设计奖(Product Design)":
- 这个类别主要针对具体的产品设计,包括从日常用品到高端科技产品。
- 产品设计奖分为多个子类别,如家居与家具、照明、厨房与浴室设备、个人护理与美容、电子、通讯设备、玩具与游戏等。
- 参评的产品需要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可持续性和用户体验的考量。
2. "品牌与传达设计奖(Brand & Communication Design)":
- 这个类别关注的是品牌形象、传达设计以及广告等。
- 包括品牌设计、广告、图像设计、包装设计、编辑设计、多媒体设计等子类别。
- 参评的设计需要传达出品牌的核心价值,同时具有创意和视觉效果。
3. "概念设计奖(Design Concept)":
- 这个类别主要针对尚未实现或未大规模生产的设计概念。
- 概念设计可以是任何形式,如产品、服务、环境设计等。
- 参评的概念设计需要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可行性,同时能够展示出设计师的创意和想象力。
总结来说,这三个类别分别关注产品设计、品牌与传达设计以及设计概念。每个
相关内容:
每年设计圈一到评奖季,关于红点设计奖的讨论就热度飙升。但很多人听说红点,却不一定了解它的“门道”——比如,它到底评什么?“产品设计奖”“品牌与传达设计奖”“设计概念奖”这三大类,区别在哪里?又该怎么判断自己适合报哪一个?
今天就来一次“红点三分类”的系统扫盲,避开误区,少走弯路。
一、产品设计奖:实物为王,落地优先
关键词:量产、实物、体验、制造
这是红点奖历史最久、关注度最高的奖项类别。评选对象是已经上市或准备量产的产品,从手机、家电、办公用品,到医疗设备、工业工具等各个行业都有涵盖。
评审重点在于:
功能性与创新性:是不是解决了真实问题?
制造工艺与材质:做工是否精良,材料选用是否合理?
使用体验:操作是否顺手?外观是否符合场景?
可持续性与环保考量
产品设计奖的核心逻辑是:你的设计不只是好看,而是要真正投入市场、有用户使用,有落地能力。
适合谁?
已完成实物开发,具备一定量产能力的企业或设计机构,目标是市场化应用。

二、品牌与传达设计奖:品牌价值的视觉表达
关键词:视觉识别、传播系统、品牌体验
这一类主要面向平面设计、数字设计和品牌战略相关的作品。评选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企业或产品的VI设计
网站、App界面
信息图形设计
包装设计
动态影像、广告、出版物等
核心在于“传达”两个字:你的设计是否有效传递出品牌想表达的理念和情感?是否建立起了用户与品牌之间的情感连接?
评委更看重作品在视觉一致性、创意表现力、沟通效率方面的综合能力。
适合谁?
从事品牌设计、视觉传达、交互界面、数字媒体内容制作的团队或个人。
三、设计概念奖:创意优先,未来导向
关键词:前瞻性、创意性、问题探索
相比于前两项的“落地性”,设计概念奖更加看重“创新想法”本身。它接受的是尚未量产或仅停留在概念阶段的设计方案,甚至连原型都没有也可以。
评审关注的主要是:
是否在洞察未来趋势
是否以设计回应社会、技术、生态等前沿议题
是否展示出原创性强、构思新颖的解决方案
比如针对未来城市交通、虚拟现实教育、碳中和生活方式的解决方案,都是典型参评方向。
适合谁?
设计专业学生、设计研究机构,或正处于早期探索阶段的设计创意者。

总结一句话区分:
产品设计奖看你做出来了没,重实用。
品牌与传达设计奖看你说得清不清,重表达。
设计概念奖看你想得远不远,重创新。
如果你已经拿到实物样机,别去报概念奖;如果只是想象图一张,别去报产品奖。搞清楚方向,才能事半功倍。
世界设计奖项研究所隶属于艾拓国际设计赛事(深圳)研究中心,十余年以来,一直从事设计师经纪人和品牌推广业务,更是根植于地产建筑业的国际奖项申报专业代理机构。研究所专门从事设计、艺术类奖项、赛事的研究、运作和代理服务,是国内建筑业设计奖项代理第一站,被广大设计师称为“荣誉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