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成衣标“韩国制造”,售价翻7倍,揭秘神秘“神操作”背后真相

中国产成衣标“韩国制造”,售价翻7倍,揭秘神秘“神操作”背后真相"/

这并不是一个“神操作”,而是一种欺诈行为。在中国,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谋取暴利,会故意将中国生产的成衣标注为“韩国制造”,以此误导消费者,提高商品售价。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以下是这种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
1. 损害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会根据产地、品牌等因素来判断商品的质量和价格。如果商家虚假标注产地,消费者可能会购买到质量不达标、价格虚高的商品,从而遭受经济损失。
2. 扰乱市场秩序:这种行为可能导致市场上同类商品的价格混乱,损害其他诚信经营商家的利益,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3. 损害国家形象:这种行为可能使消费者对中国的产品质量产生质疑,损害我国在国际市场的形象。
针对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严厉打击虚假标注产地等违法行为。同时,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提高警惕,注意查看商品标签,避免上当受骗。如果发现商家存在虚假标注产地等违法行为,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

相关内容:

记者丨楼婍沁

如果把“韩国”看作一个品牌,它的附加值起码在时尚行业一定不容小觑。

6月19日,韩国媒体韩联社报道了一则关于韩国设计师品牌擅自篡改产品产地标签,被韩国海关调查的新闻。

相关报道称,韩国一未被披露名称的资深设计师品牌将在韩国东大门批发市场购买的或是由中国进口的“中国制造”成衣,通过剪标、换标的形式,伪造成带有“Made in Korea(韩国制造)”标志的韩国国产服饰,并最终打着设计师品牌的旗号高价销售。

具体来看,涉案品牌曾将自东大门批发市场购买的售价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9元)的T恤,标价6万至7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54元至413元)后在韩国高档百货公司中销售;而一件从中年各国进口的售价27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92元)的大衣则被该品牌标上了13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7667元)的价格。

根据韩国海关公布的数据,该品牌自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间共销售了6946件由中国进口却贴“韩国制造”标志的产品,涉案金额达到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00万元)。目前,相关嫌疑人已被逮捕,并将被处以44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6万元)的罚金。

值得提到的是,在时尚行业,贴牌代工一直不是什么新鲜事。中国自1980年代以来就一直是众多欧美、日本品牌的首选代工地。正是这20余年的时间,“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伴随着被贴上了品牌标签,被出口至全球各地的产品为世界所知。

上述新闻之所以会引发巨大关注,是因为相关品牌刻意抹掉“Made in China”印记,转而利用“Made in Korea”标签的行为竟然让它真的“合情合理”地赚到了更多钱。

通常情况下,依法依规进出口的正规贴牌代工产品不会抹去原产地信息。而该品牌强化自己“Made in Korea”的特质,可以为它带来几个好处:其一,免于缴纳进口关税;其二,可以利用“Made in Korea”现在所代表的高劳动力成本,来合理化自己的高定价;更为重要的是,它亦能借由“Made in Korea”所可能带来的国家品牌溢价,进一步提高产品身价。

事实上,韩国曾在1960年代至1980年代,同样靠着纺织品、皮具代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蓬勃发展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亚洲四小龙”的奇迹。彼时的“Made in Korea(韩国制造)”与这些年的中国制造没有本质差别。

只是当进入199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工资水平的上涨,韩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已不再具备国际竞争优势,因而选择向外国转移服装代工等低技术、重劳力的产业,并在国内着重发展高附加值产业。

这也是为什么,如果把中国制造的标签替换成韩国制造后,能在标价上获得更多上浮空间。不管是韩国国内的消费者,又或是外国消费者都能理解人工成本高昂的前提下,同等质量的商品可以相应有更高的定价。

而韩国的设计、文化、创意相关产业也都从1990年代起开始蓬勃发展。比如,韩国第一代有亚洲甚至全球影响力的韩流偶像偶像就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后期活跃的H.O.T;又比如,韩国三星集团在1996年发起了企业内部的“设计革命”,不断扩充专业设计员工的数量。

在2000年后,韩国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鼓励文化娱乐事业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直接促成了韩国国内设计专业激增,文创人才储备不断夯实,而包括韩流偶像、音乐、影视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有了更广泛的传播,以致于推动了韩国时尚、设计作品,乃至整体审美观念的强势输出。最典型的例子是,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全亚洲范围内的走红直接带动了所谓的“星你”同款衣服鞋包、口红、粉底液等产品在亚洲甚至全球范围内的断货。

这些努力的一个直接结果是,或许在很多行业,比如在时尚行业,消费者或许仍然无法说出太多响当当的韩国品牌名字,但说到“韩国”两个字,消费者即会认为这些品牌是能代表前沿流行的,是可以代表一种风潮的。

这符合全球品牌调研咨询公司“Futurebrand”曾在2014年发布的近五年国家品牌指数报告。该报告显示,韩国当时所有亚洲国家中排名第三,落后于日本和新加坡。

而在该榜单的未来潜力排名中,韩国的国家品牌价值被预估将在2019年开启的五年周期内位列全球前三。

从这个角度出发,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品牌希望为产品换个“出生身份”了。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