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情况表明,商家LILY在销售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欺诈行为,以次充好,误导消费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国法律,对于此类违法行为,有关部门会依法进行严厉的处罚。
被罚款43.6万余元和没收违法所得3.9万余元,以及这是第9次受到处罚,都反映出LILY的违法行为已经构成习惯性违规,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信任。
以下是可能的法律依据和措施: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权,禁止经营者提供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消费者的商品或者服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经营者进行虚假宣传,扰乱市场竞争秩序。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于情节严重的欺诈行为,可能涉及刑事责任。
针对这样的违法行为,有关部门会采取以下措施:
- "行政处罚":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
- "公开曝光":对违法者进行公开曝光,以警示其他经营者。
- "吊销营业执照":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吊销其营业执照。
- "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消费者来说,遇到类似情况应当:
- "保留证据":保留购物凭证、商品信息等证据。
- "投诉举报":向消费者协会或者有关部门投诉举报。
- "维权":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这样的案例,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物
相关内容:
#快消八谈##消费##LILY半身裙##女装#因质量问题频频被罚,LILY的“商务精英”路走得通吗?7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获悉,商务女装品牌LILY关联公司上海丝绸集团品牌发展有限公司因生产、销售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被上海市虹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43.6万余元、没收违法所得3.9万余元。

根据处罚公告,当事人于2021年4月12日起委托其他企业为其生产皮短裤共81条,吊牌上印有“等级:合格品”。当事人自2021年8月起在自有线下销售渠道上架,并以吊牌价每条1499元的价格对外销售,实际销售单价在450-1499元不等。上述皮短裤经上海鉴正质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检测,其中撕裂力(皮革)和摩擦色牢度(皮革)项目不符合检测依据和相关规定,综合判定为不合格。此外,当事人于2021年4月12日起委托其他企业为其生产皮衣外套共188件,吊牌上印有“等级:合格品”。自2021年8月起在自有线下销售渠道上架,并以吊牌价每件3999元的价格对外销售,实际销售单价在1200-3999元不等。上述皮衣外套经上海鉴正质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检测,其中撕裂力(皮革)项目不符合检测依据和相关规定,综合判定为不合格。基于上述事实,相关部门对其进行处罚并没收违法所得。就产品质量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LILY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电话未接通。

LILY为上海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2000年倾力打造的商务时尚女装品牌,主要布局于一二线城市,定位年轻职场女性群体,目前已在国内开设700余家店铺,入驻上海、北京、深圳等国内250个城市。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LILY第一次因质量不合格受罚。天眼查信息显示,LILY母公司自2012年来共获得9次行政处罚,处罚事由均为销售不合格产品。鞋服行业品牌管理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表示,LILY定位商务女装,却频频出现质量问题,这对于其品牌影响力、销量有着很大的不利影响。毕竟对于商务女性对产品的质感、品质要求较高,LILY需要在品质管控等方面引起注意。从LILY的定位来看,主攻中高端市场,大部分产品价位在500元以上。但从生产模式来看,LILY大部分产品主要依靠委托加工,这也被业界质疑其在一定程度上难以保证质量问题。

“对于LILY而言,其没有自己的工厂,选择贴牌加工、委托加工的模式,如果不能较严格地把控质量问题,监控生产、监控质管质检等体系的话,对于品牌影响很大,所以生产环节的品控需要引起注意。”程伟雄表示。从创立之初就定位商务时尚,并一度成为该领域引导者的LILY,在现实生活中似乎并没有那么光彩。LILY方面没有披露过业绩数据,但从近几年各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来看,LILY从未进过榜单。从官方旗舰店销量来看,其最受欢迎的产品付款人数也仅为600+。在程伟雄看来,商务定位与当下整个服装市场的发展趋势并不匹配,目前主攻商务领域的很多企业业绩都不理想,不论是渠道方面还是产品定位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随着女装多元化的变革,定位商务的LILY销量多少会受到影响。

就如程伟雄所言,近两年主攻商务领域的品牌发展得都不太理想。譬如中国利郎、七匹狼等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或放缓。基于现状,各商务品牌也都在不同程度地推动品牌的多元化转型,譬如跨界休闲服饰领域、借助国潮联名等。其实,LILY在2019年也曾启动品牌升级,不再将商务时装局限在传统职业和办公室场景内,转而面向新时代更多元的职场女性。LILY在宣布转型后的两年内动作频频,包括亮相纽约时装周、两度登陆上海时装周开幕秀、在重点城市开设快闪店、与SHUSHU/TONG合作推出首个中国设计师联名系列等。然而,转型调整效果未显,LILY却再因质量问题被罚。或许对于LILY,在解决品牌转型问题的同时,还需要重视最基本的产品质量问题。
北京商报记者|郭秀娟 张君花图片来源|LILY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