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流退潮冲击下,快时尚领军品牌衣恋旗下SPAO大规模关店,行业式微警钟长鸣

韩流退潮,快时尚行业式微,衣恋集团旗下的服装品牌SPAO也面临着大规模关店的局面。这一现象反映了当前服装行业面临的挑战和变革。
首先,韩流退潮对SPAO等韩国服装品牌造成了一定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国、日本等亚洲其他国家文化的崛起,韩流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这导致韩国服装品牌在亚洲市场的竞争力下降,销售额下滑。
其次,快时尚行业整体面临压力。随着消费者对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提高,快时尚品牌因大量生产、快速更迭款式、过度消费等问题受到质疑。此外,快时尚品牌在疫情期间也受到较大冲击,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市场需求减弱。
针对这些问题,SPAO采取了以下措施:
1. 调整经营策略:SPAO在产品设计和供应链方面进行调整,提高产品品质,降低成本,以适应市场需求。
2. 优化门店布局:关闭部分亏损门店,调整门店结构,提高门店盈利能力。
3. 加强线上线下融合: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提高线上销售额,降低对线下门店的依赖。
4. 推出环保产品:响应消费者对环保的需求,推出环保面料和可持续发展的产品。
5. 调整价格策略:针对不同市场,调整产品价格,以适应不同消费者的购买力。
尽管SPAO采取了多项措施,但大规模关店仍表明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面临较大挑战。未来,SPAO需要继续关注市场

相关阅读延伸:韩流退潮快时尚式微 衣恋旗下服装品牌SPAO大规模关店

10月31日,韩国快时尚品牌SPAO关闭在大连的唯一一家门店柏威年店。此前SPAO位于沈阳、北京、重庆、武汉、成都、青岛的部分店铺也相继关闭,其位于上海人民广场的中国首家旗舰店也在进行清仓促销,而此前这家店曾创下开业三天销售额破400万的成绩。

SPAO是韩国衣恋(ELAND)集团旗下的快时尚明星品牌,于2009年创立,业务涵盖休闲男女装、商务男装、内衣、居家服、配饰等。凭借适合亚洲人体型、肤色、气质的款式和亲民的定价,SPAO顺利打开市场。

更重要的是品牌与韩国娱乐巨头公司S.M的代言人合作。创立初期,SPAO就找来当时如日中天的两大人气偶像组合,Super Junior和F(x)来代言,迅速吸引了韩国及海外粉丝的目光,2015年3月起,spao的代言换成组合EXO和AOA。凭借明星的带货力,SPAO一度在韩国创下超1000亿韩元(约59.3亿人民币)的销量,成为韩国国内快时尚品牌中首次实现此成绩的品牌。

而借助韩流盛行亚洲的东风,SPAO也开始走出国门。2013年12月,SPAO在上海和北京开设旗舰店,正式进军中国。据媒体记录,SPAO在华曾一度开出超50家的门店,其中不乏上海人民广场、武汉楚河汉街、成都春熙路等热门商圈的门店。但好日子没持续太久,截至2017年9月,SPAO在华的门店数已下滑至31家,缩减近半。

或许“成也韩流,败也韩流”,韩流的热度近两年被各种本土明星替代,而韩国部署“萨德”的问题,更引发中国网友的网络声讨。今年乐天超市营业额巨幅下降,免税店无人问津等新闻频繁见报,同为韩企的SPAO外部经营环境变得尴尬起来。

同时影响SPAO的还有快时尚的式微。ZARA位于成都的内地最大旗舰店已于今年2月3日闭店,9月H&M西单大悦城店关闭,优衣库近日公布的截至今年8月底的全年业绩显示纯利润同比暴跌56%,快时尚似乎进入瓶颈阶段。

作为快时尚的SPAO,其服装质量也被广泛吐槽。多数消费者表示,网上不少消费者吐槽称SPAO的服装质量差,单靠韩国明星代言,不会重复购买。“价格和优衣库一样,但是质量是连优衣库的一半都没有”、“除了便宜,没优点,毛衣穿几次就开线了。”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2016年12月进口工业产品不合格信息”显示,SPAO品牌的205条棉制男式长裤被检存在色牢度不合格的情况,被检的不合格问题商品都已依法做退货、销毁处理。

究其原因,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国内本土时尚品牌的崛起,大型门店的高昂成本,都对这些国外品牌造成了不小的威胁。而名气远不如ZARA、H&M、GAP、优衣库等国际快时尚品牌的SPAO,更被业内人士指没有真正打开中国市场。

韩国衣恋集团下的其他品牌也处境尴尬。女装品牌ELAND进入中国的时间更早,是集团重点发展的服装品牌,但该品牌不使用明星代言,品牌宣传也几乎没有,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市场竞争力略显疲软。而像男装品牌PLORY所面临的情况就更加严峻了,首先是品牌的知名度较低,市场占有率和门店数量都不足,更有消费者表示,许多商场内的品牌专柜早已关闭。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