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品牌大量关闭门店的现象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比如市场饱和、经营策略调整、经济环境变化、消费者需求变化等。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市场饱和":当某一品牌在市场上的门店数量过多,可能已经接近或达到市场饱和度,导致销售额增长放缓或停滞。
2. "经营策略调整":品牌可能会根据市场反馈和经营状况调整其门店策略,比如关闭效益不佳的门店,集中资源发展效益更好的门店。
3. "经济环境变化":在经济不景气或消费信心下降的时期,品牌可能会面临经营压力,导致不得不关闭部分门店。
4. "消费者需求变化":随着消费者习惯和偏好的变化,一些品牌可能无法适应新的市场趋势,导致业绩下滑。
5. "竞争加剧":随着新品牌的进入和现有品牌的竞争,一些知名品牌可能会失去市场份额,从而不得不关闭部分门店。
对于长沙仅剩2家门店的情况,这可能是品牌在长沙市场的特定策略,也可能是品牌全国范围内的调整策略之一。以下是可能采取的措施:
- "精简门店网络":品牌可能通过关闭部分门店来精简其全国或区域内的门店网络,以提高运营效率。
- "优化资源配置":将关闭门店的资源重新分配到其他表现良好的门店,以提高整体业绩。
- "加强线上业务":在门店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品牌可能会加强线上销售渠道,以保持市场份额。
- "品牌重塑
相关内容:
记者 | 申潇轶 实习生 | 李淼
又一个曾经在全国遍地开花的快时尚品牌开始了大范围闭店。据报道,快时尚品牌GAP位于北京、上海的多个门店正在清仓打折即将撤柜。今年以来,GAP在长沙也接连闭店,百联奥莱店在7月底刚刚关闭,目前,GAP在长沙仅保留乐和城和德思勤两家门店。
长沙多家GAP闭店
“全场5折再5折”、“全场2折起”、“婴儿服装最低20元起”……6月以来,不少长沙市民在社交平台上晒出GAP百联奥莱店的折扣信息,大力度的折扣让不少市民按捺不住,驱车前去扫货。7月31日,百联奥莱店正式闭店,据前去扫货的市民透露的信息,距离关店不足10天的时候,店内的成人服装几近卖空,剩下的多是童装。
2022年以来,长沙GAP门店接连闭店。2月,悦方ID Mall店闭店;3月,松雅湖吾悦广场店闭店;6月前后,方圆荟店关店。其中,悦方ID Mall店是GAP在长沙的首店。


GAP于2014年首次进入湖南市场,在长沙悦方ID Mall的黄金门面开设了全品类双层门店。彼时,GAP在长沙服装市场势头颇为强劲,开业之初门庭若市,甚至付款都需要排长队。8年间,GAP也在长沙陆续开出多家门店,一度成为华中地区门店数量最多的城市。截至目前GAP仅保留了乐和城和德思勤店。不过,GAP的公众号门店信息暂未更新,依然可以查询到悦方ID Mall店和百联奥莱店。
快时尚连连败走
不止长沙,全国多地的GAP门店都在清仓中,筹备闭店,包括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GAP品牌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是营业方案的变化,门店还是会有的。
2021年,GAP曾传出将出售中国业务。消息称,GAP正在与多方谈判出售中国区业务,其方案或将与荷兰快时尚C&A出售中国业务类似,中国新东家在买下中国区业务后将开放品牌在中国区的加盟业务。
公开信息显示,GAP中国运营主体盖璞(上海)商业有限公司共有190余家分支机构,其中60余家已注销,注销数量占总数近1/3。
值得注意的是,GAP在中国市场的撤退潮并不是孤立事件,也与其全球战略有关。财务数据是最直接的表现。2020财年,GAP收入为138亿美元,大幅下跌15.7%,净亏损6.65亿美元。这一年,GAP制定了未来三年的瘦身计划,对零售门店进行调整,向电商和非商场线下门店结合的商业模式转型,关闭不再盈利的门店。
近两年ZARA、H&M在国内也关闭了不少店铺。此前,ZARA的姐妹品牌Bershka、Pull&Bear和Straparius线下店铺基本关闭,其天猫旗舰店也发布闭店公告:自2022年7月31日起,品牌线上商店将停止销售商品。绫致时装旗下男装品牌思莱德(SELECTED)也宣布,将于2022年7月31日之前关闭在中国的线下零售业务。
来源: 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