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米和华为是否存在刷单行为,目前并没有公开、权威的证据表明这两家公司存在刷单行为。刷单是一种商业行为,通常指的是通过虚假交易来提高商品销量或店铺信誉,这种行为对于电商平台和消费者都是有害的。
天猫作为中国最大的B2C电子商务平台之一,对于平台上商家是否存在刷单行为有着严格的监控和打击措施。如果消费者或第三方机构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天猫会进行调查,并根据平台规则进行处理。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步骤:
1. "收集证据":如果有人认为小米或华为在天猫上存在刷单行为,应该收集相关证据,如虚假交易记录、用户评价异常等。
2. "举报":将收集到的证据提交给天猫平台,进行举报。
3. "调查":天猫收到举报后会进行调查,如果确认存在刷单行为,会根据《天猫规则》进行处理。
4. "公布结果":处理完毕后,天猫可能会对外公布处理结果。
消费者和公众应理性看待此类指控,避免无端猜测和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同时,电商平台也有责任维护良好的交易环境,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相关内容:
科技生活在线讯 双十一落幕,进入盘点时刻。今年的最大关注点,除了成交量再创新高,就是小米华为互撕,令刷单成为热词。分析人员表示,无论店铺大小,刷单的危害性质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在特殊的日子里,利益的诱惑力倍增到足以令天平发生倾斜。
互撕风波
双十一当天,围绕手机销量第一的争夺非常激烈,华为小米互相指责对方刷单,又都否认自己刷单。华为荣耀官微称欢迎监督刷单行为,小米方面则称是有人故意抹黑。
有微博用户曝出疑似小米手机天猫商城的销售记录截图,截图显示有部分匿名用户一次购买上千部手机,最高的一个匿名用户的交易记录竟然显示5000台。让人怀疑小米疑似刷单冲量。据悉,小米天猫官方旗舰店的商品单次购买限购数量为100台,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产生一次购买上千台的订单的。
华为荣耀官微转发了这条微博,并表示双十一拒绝刷单,欢迎大家监督,暗讽小米刷单。小米打假官微也转发了一条网友微博,该微博截图的聊天记录显示,华为在动用软件刷单,此外还有京东商城华为手机的售后评价截图,疑似有多名用户在晒单时使用相同的照片。
佳融分析人员表示,无论是否被抹黑,终究没有否认刷单现象的存在,也未声明被拿来“抹黑”的交易数据是否被剔除。而依据先前的公告,天猫应该对两家的争论给一个说法,毕竟已经晒出了刷单的截图。
不应沉默
11月10日,天猫发布公告,提醒商家在双11大促中诚信经营。据天猫方面介绍,为维护平台的公平秩序,2015年“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活动期间,天猫将通过24小时动态数据监控、人共抽查等手段,对商家涉嫌虚假交易等不诚信的经营行为进行严密监控。根据公告显示,任何参与双11大促的商家一经发现涉嫌存在虚假交易等不诚信的经营行为,将视情节严重程度对此采取书面警告、会场降级、取消资格等处理措施。
分析人员指出,华为小米互撕过程中涉及的刷单问题,显然应该在天猫声称的监控之下。而所谓的任何商家,自然也应该包括华为和小米。天猫如果始终对这场世人瞩目的轩然大波保持沉默,既是对涉事商家不负责,也是对自身品牌形象不负责。而迄今为止,尚未见到天猫发布任何处罚信息,对于有近千万店家参与、成交量达912亿这样一场购物狂欢活动而言,似乎不太正常。
有电商资深人士称,只要天猫双11流量分配的基础是成交量,就一定有人孜孜不倦刷单,这是历次双11,甚至历次电商大促销都曾有过的现象,并非现在独有。
法律人士表示,电商的销售业绩是消费者网购的重要参照,如果业绩数据造假就会误导消费者的选择,这种注水销售数据的行为如同虚假广告,不仅误导消费,还会对坚持诚信的商家造成不正当竞争,网购的诚信基础就会逐渐被磨蚀殆尽。
大小有别?
年初,天猫对处罚虚假交易规则进行了变更,增加了搜索降权方面的处罚。天猫方面表示,如果发现卖家有刷单行为,将在以前扣48分的处罚基础上,另给予30天的全店商品淘宝网搜索降权和天猫搜索降权。据悉,搜索降权又名宝贝降权,指宝贝按关键词搜索时可以搜索到,但在同词条宝贝的排名最后,降权后宝贝被用户搜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5月初,首批23个天猫商家因物流刷单被查封清退,也有商家遭到了扣分降权的处罚。
不过,有评论指出,天猫“每次清理刷单商家的时候就会拉一些小卖家出来示众,比如去年双十一前被曝光的六家店分别是:彼德盖帝旗舰店、爱米高旗舰店、斯米尔旗舰店、FallinMiss非谜女鞋旗舰店、骆驼男装旗舰店、拉菲斯汀旗舰店。这里面除了骆驼稍微有点知名度外,其余都是典型的国产小卖家,而且骆驼也只是男鞋卖得好。”
还有业者质疑称,“大卖家占据了天猫流量最高的45强中的15个席位,让双十一期间1%的商家占了90%以上的交易额的传闻基本坐实。要知道,大卖家对天猫的贡献不光是收入,还有品牌影响力,这些都是小卖家不能攀比的。那么相应的,大卖家踩着红线违法经营,比如刷单,天猫敢管吗?”
打击刷单是符合天猫长远利益的,但有观点认为,双十一的成交量对天猫意义非凡,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天猫甚至可以被视为刷单的最大受益者,立场是否依旧坚定便要打问号了。分析人员表示,事实上,华为小米互撕引发的刷单风波,伤害最大的其实是阿里以及双十一的品牌形象,甚至成为了外媒关注的重点。即使为了避嫌,天猫也应该有所动作,对公众有个交待。
绝不宽容
业内人士透露,最常见的刷单操作是,双11促销刚开始时,厂商直接下大单购买自家产品,这些厂商往往发的都是空包裹,直接从仓库转一圈又折回仓库。部分厂商则是刷单双11后选择退货。尤其是对于折扣力度很大亏本销售的商品,商家自行抢购回来既赚了吆喝又不赔本。
去年双十一结束后,有媒体曝出双十一后部分天猫大卖家退货率惊人,其中韩都衣舍和杰克琼斯这两家分列女装与男装成交额第一位的品牌,退款率高达64.09%和38.25%。当事方之一韩都衣舍回应称媒体所列举数据的计算方法有误差,但没有透露该店铺实际的退货率。在此前6年的双十一历史上,阿里并未公开公布过退货问题,或者将退货的销售额从双十一当天的销售额中扣除。
分析人员指出,如果结合大商家刷单的手法来看,天猫应该对超高退货率、自行回购的商家启动调查机制,并将已查明的刷单金额从双十一成交量中剔除,公诸于众以正视听。这才是负责任的表现,不仅不会因为总成交量的减少引发不良反响,反而因彰显严肃认真的态度而赢得好评。
综合治理
当当创始人李国庆曾公开表示:“数据造假已经成为了电商的普遍现象。”分析人员认为,由于导致刷单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除刷单现象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理。
有评论指,电商行业的刷单数据造假到底有多严重不得而知,不过,在电商促销中刷单渐渐成为一个造假产业链。在这个造假产业链条中,厂商和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其实都受益。厂商要销量,可以讲更大的故事,甚至能更好融资,天猫、京东则更看重GMV,也无太多意愿抑制刷单。以至于一位投资人表示,双11其实是一次各个厂商各取所需的狂欢。
一名卖家的经验显示,一件出厂价为20元的商品,在天猫卖出去60元,硬成本就占了75%以上,再算上流量费用,3倍出厂价卖出一件商品不赔本就是好事。而行业人士估计,天猫商家能做到保本的不到10%,真正赚钱的是金字塔顶端的那些大卖家。坚持不下去的小卖家选择撤退,留守的小卖家仍然会时不时刷单,甚至踩着红线经营。
法律学者则表示,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这种刷单行为应该由工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面对数量众多的刷单行为,工商部门很难进行有效监管。实际操作中,也很难认定是否为平台方的支持或默许。面对遏制刷单行为的执法维权困境,必须要通过完善电子商务税法的途径来化解网购诚信体系建设的危机。但遗憾的是税务部门认为刷单提供证明便可不计入销售额,注水部分不纳税。
科技生活在线首席评论员江炜点评:造成刷单现象泛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依靠阿里的自查自律无法根除。但作为平台管理者,能否表现出一视同仁打击刷单的诚意,对维护品牌形象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