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集团,作为我国一家历史悠久的民营企业,其发展历程充满了辉煌与梦想。以下是对欧亚集团曾经的辉煌与梦想的简要回顾:
一、辉煌岁月
1. 创业初期:1981年,欧亚集团的前身——哈尔滨市道外区欧亚商社成立,标志着欧亚集团的诞生。创业初期,欧亚集团以经营百货零售为主,逐步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2. 拓展业务:上世纪90年代,欧亚集团开始向多领域拓展,涉足房地产开发、商业地产、酒店餐饮、物流配送等多个行业,实现了多元化发展。
3. 品牌建设:欧亚集团注重品牌建设,旗下拥有欧亚连锁超市、欧亚商场、欧亚购物中心等多个知名品牌,深受消费者喜爱。
4. 财务稳健:欧亚集团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财务状况,多次获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等荣誉称号。
二、梦想与展望
1. 持续创新:欧亚集团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 拓展市场:未来,欧亚集团将继续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全球化发展。
3. 社会责任:欧亚集团注重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4. 传承与创新:欧亚集团将继续传承家族企业的优良传统,
相关内容:
长春市欧亚集团(简称“欧亚集团”)是中国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之一,总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
欧亚集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长春市第四百货商店,后更名为长春汽车城百货大楼,主要服务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一汽)的职工及家属。
曹和平调任汽车城百货总经理,开启企业改革,提出“三星战略”(即“小三星”立足长春、“中三星”辐射吉林、“大三星”布局全国),奠定扩张基础。
1988年,更名为“长春市汽车城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吉林省首批股份制试点企业。
1992年,正式更名为长春欧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吉林省首家商业类上市公司,资本实力大幅增强。
1994年,建成欧亚商都(现欧亚集团旗舰店),定位中高端购物中心,成为长春商业地标。
2000年,启动欧亚卖场项目,分多期建设,最终建成总面积超60万平方米的全球最大单体购物中心,集零售、会展、娱乐、物流于一体。
省内扩张,通过兼并收购,布局吉林市(欧亚商都吉林店)、四平、通化等地,形成省内连锁网络。
2005年,收购沈阳联营公司,进入辽宁市场,标志“大三星”战略落地。
2010年,拓展至河南、山东等地,形成东北为主、辐射全国的业务版图。到今年2025年,欧亚有100多家大型商场,商业综合体等门店。
欧亚集团在董事长曹和平的带领下,各项业务发展非常迅速。欧亚集团,形成了三大体系,即以欧亚商都为代表的高端商业形态,以欧亚卖场为主体的超大型商业主体,还有后来以超市为主体的商业连锁。
欧亚集团的发展史上,曹和平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一个营业面积几百平方米的长春市四商店,到今天营业面积近400万平方米商业巨头。可以说,欧亚集团的成长道路是辉煌的,是令人敬佩的。
欧亚集团的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应该是说重资产发展。欧亚集团绝大多数门店都是自有资产。也就是说,像欧亚商都,欧亚卖场,还有吉林市的欧亚综合体都是欧亚的自有财产。很多商业企业最终撤出中国市场,是因为他们的场地是租来的,每年要拿出大笔的租金。欧亚集团能到今天重资产发展是屹立不败之地的根本保障。
欧亚集团的股价最低的时候五元左右,然后是稳步的攀升,最辉煌的时候达到过50元。这是欧亚集团从小到大,到后来发展成吉林省商业名片的真实反应。
可以说欧亚集团的发展是辉煌的,非常有成就感的。
欧亚集团最大的不足之处是错过了互联网的发展,这跟全国很多商业企业是一样的。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的崛起改变了生活方式,改变了购物方式。欧亚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充分的认识到互联网的冲击。没有迅速向互联网转型,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欧亚集团认为,电商也是商,认为电商不能对实体商业造成巨大的冲击。虽然欧亚集团在电商方面做出一定的努力,但是没有改变实体经济为主的商业模式。
今天在吉林省会长春市欧亚的门店遍地开花,欧亚仍然是长春市商业的名片。但是欧亚集团目前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说自采商品的质量没有达到消费者满意的程度,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年龄老化,没有吸收高校毕业生,让管理队伍年轻化。
欧亚集团的未来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在国家倡导内循环经济,扩大内需的政策影响下,欧亚集团是广阔天地大有做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