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单品牌卓越,为何多品牌战略不如先做好一个品牌

聚焦单品牌卓越,为何多品牌战略不如先做好一个品牌"/

这个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以下是一些支持这个观点的理由:
1. "集中资源":一个品牌更容易集中资源,包括资金、人力和精力,用于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
2. "品牌认知度":单一品牌更容易建立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当消费者对一个品牌有较高认可度时,他们更可能重复购买并推荐给他人。
3. "品牌形象":单一品牌可以更容易地塑造和维护品牌形象,使其在消费者心中保持一致性和专业性。
4. "市场定位":单一品牌更容易确定市场定位,针对目标客户群体进行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
5. "风险管理":单一品牌在市场波动或竞争加剧时,更容易进行风险管理和调整策略。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多品牌战略没有优势。以下是一些多品牌战略可能带来的好处:
1. "覆盖更广的市场":多品牌可以覆盖不同细分市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2. "降低风险":如果其中一个品牌遇到问题,其他品牌可以继续运营,减少整体风险。
3. "创新和差异化":不同品牌可以专注于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实现创新和差异化。
总之,选择单一品牌或多品牌战略取决于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市场环境。在初期,集中资源做好一个品牌可能是更明智的选择。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可以考虑拓展多品牌战略。

相关内容:

>刘 瑾

最近,国内女装龙头品牌拉夏贝尔诸事不顺。今年前三季度,拉夏贝尔以平均每天约14家门店的速度,共关闭直营店4517家。此外,拉夏贝尔的三则公告更让其未来蒙上了阴影。一是其子公司杰克沃克(上海)服饰有限公司持续亏损,拟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二是拉夏贝尔实控人邢加兴股权质押比例接近100%;三是前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为-8.2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由盈转亏,减少444.7%。

关店、亏损、爆仓,拉夏贝尔陷入危机。这个服务年轻女性的快时尚品牌于1998年创立,2014年在香港上市,之后走过了一段高速发展时期,2014年至2017年公司业务收入复合增速达到13.17%。2017年9月份,拉夏贝尔登陆内地A股市场,成为首家沪港两地上市的服装企业。

然而,从2018年开始,形势急转直下。拉夏贝尔在公告中解释业绩下滑的原因时提到,销售端下滑、公司主要布局的渠道百货和购物中心客流下降,消费端存在压力,同时公司清理和消化库存,致毛利率有所下降。

深究其背后原因,公司业绩波动与2012年以来拉夏贝尔一直坚持的“多品牌、直营为主”业务模式不无关系。目前,拉夏贝尔旗下共有5个女装品牌、3个男装品牌以及童装等品牌;截至2018年年底,门店数量更多达9059个。

实施“多品牌”策略,目的是实现对消费者着装需求全覆盖。听起来很美,但现实却很骨感。多品牌并非不可以,但必须基于主品牌非常成功的基础上,主品牌带动副品牌共同发展才更有成长机会。由于拉夏贝尔男装业务起步较晚,缺乏品牌影响力,男装和童装业务毛利率偏低,一旦主业不稳,男装品牌持续亏损,破产也是无奈之举。以男装崛起的雅戈尔,一度也大力发展“多品牌”,希望男装女装童装遍地开花,最终折戟,不得不回归男装主业。

同时,在品牌发展早期,直营店能够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知名度、便于统一管理。2014年至2018年,拉夏贝尔直营店数量分别为6887家、7893家、8907家、9448家、9269家。如此大规模零售网络采用直营模式,一旦市场下行,销售遇冷,过高成本会严重拖累营收。

如今问题重重的拉夏贝尔,解困并非没有希望,关店止血、重新崛起的先例真实存在。2012年,李宁也曾经出现关店潮,许多人都以为这个品牌要倒下了。但关店转型后的李宁再次发力,如今依然是行业龙头企业,还摇身一变,成为颇受年轻人追捧的时尚潮牌。

忆当初,邢加兴白手起家创业时,拉夏贝尔这个名字的灵感来自法国的一条风情小街,他希望将法国时尚文化融入服装设计中,将浪漫的法式风情带给中国消费者。如今的危机,希望能成为拉夏贝尔回归主业的契机,带领品牌浴火重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