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饮品牌IPO潮涌,武汉“爷爷不泡茶”逆势独领风骚

中国茶饮品牌IPO潮涌,武汉“爷爷不泡茶”逆势独领风骚"/

中国茶饮品牌的IPO潮起,显示出国内茶饮市场的繁荣和潜力。在这个大背景下,武汉品牌“爷爷不泡茶”的逆势狂飙尤为引人注目。
“爷爷不泡茶”作为一家新兴的茶饮品牌,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
1. 品牌定位独特:爷爷不泡茶以“传承经典,创新口味”为品牌理念,将传统茶饮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满足了消费者对茶饮的新需求。
2. 产品品质过硬:爷爷不泡茶注重原料选购和制作工艺,确保产品品质。同时,不断推出新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口味需求。
3. 市场营销策略:爷爷不泡茶在品牌推广方面投入较大,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同时,与各大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合作,扩大市场份额。
4. 灵活的加盟模式:爷爷不泡茶采用灵活的加盟模式,降低了加盟商的门槛,吸引了众多投资者。这有助于品牌快速扩张,提高市场占有率。
5. 管理团队实力:爷爷不泡茶的管理团队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动态,为品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爷爷不泡茶IPO的推进,该品牌有望在茶饮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以下是对爷爷不泡茶IPO潮起可能带来的影响的简要分析:
1. 提高品牌知名度:IPO将为

相关内容:

极目新闻记者 何川

2025年,中国茶饮行业逐步站在“聚光灯”下。3月3日,蜜雪冰城股份在香港上市,上市首日盘中最高涨幅达45%,截至5月1日总市值已达1875亿港元;4月17日,中国茶饮品牌霸王茶姬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成为美股“中国茶饮第一股”;5月,沪上阿姨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截至4月29日共获超额认购509倍……

新茶饮赛道迎来密集上市,激烈竞争从实体市场延续到了资本市场。茶饮行业逐步迈入国际化的同时,竞争也正开始从“规模扩张”向“价值竞争”转型。

在这一波资本化浪潮中,另一家来自武汉的本土品牌“爷爷不泡茶”同样引发关注。尽管尚未启动IPO,但其2024年以“火箭速度”新增超1000家门店,全国总门店数突破1200家,成为轻乳茶赛道的一匹黑马。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其单店年均营业额突破20万元,下沉市场覆盖率近70%,展现出强劲的成长性。

生意火爆,老顾客笑称“连北京朋友都点名要喝”

五一长假期间,武汉迎来了旅游高峰。5月3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在爷爷不泡茶江汉路门店看到,店前的长队蜿蜒至步行街转角,柜台上方电子屏实时不断跳动着外卖订单编号。

外卖骑手李师傅抱着保温箱从人群中挤过,电动车后备箱里放着三个不同的外卖订单,地址则分别是周边的两家酒店。“工作日是附近写字楼的订单多,到了假期基本上全是酒店的外地游客点的单。”他指了指订单备注栏,“请放至酒店前台,请机器人送上楼。”

店内点单区,几位从外地来汉旅游的年轻人正挤在柜台前,一边看着菜单,一边向店员询问不同款奶茶的配料,商量着到底下单买哪款奶茶。其中一位女孩子告诉记者说:“武汉茉莉,听着就是武汉特色的奶茶;空山栀子也是网上的爆款。荔枝冰酿,里面还有湖北孝感的米酿,一直在小红书上刷到有人说好喝。还有那个玫瑰青砖,听说只有在武汉才能喝得到。这几款都挺有名,索性我们每个人点一种,大家换着尝尝。”

不仅仅是外地游客,对很多老武汉人来说,爷爷不泡茶也是一直以来的“心头好”。老顾客陈女士则对记者表示,从南湖佰港城的第一家店到现在,她喝了六年。特意选择江汉路店,因为这里能看到保元里改造后的历史风貌。“以前总说武汉没有拿得出手的本土茶饮,现在荔枝冰酿、空山栀子、武汉茉莉这些产品,都已经成为了武汉的名片,就连广东的朋友喝到以后都专门发信息来感谢我的推荐。”

爷爷不泡茶的“东方香茶”突围战

中国茶饮市场在经历十年高速增长后,正面临结构性调整。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达 3547.2亿元,但增速从2023年的44.3%骤降至12.4%,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头部品牌通过供应链整合和全球化布局保持增长。

在行业洗牌中,武汉本土品牌爷爷不泡茶展现出独特生命力。2024年初,其全国门店仅260家,而到年底已突破1567家,平均每月新增超100家门店,2025年目标直指4500家。这一爆发式增长源于其精准的差异化定位——以“老武汉香片茶”为灵感,打造“东方香茶”品类,推出孝感米酿、恩施玉露等地域特色产品,月销量均超百万杯。

“我们从武汉起步,却不局限于区域市场。”爷爷不泡茶相关负责人对极目新闻记者表示,品牌通过“爆品+极致性价比”策略,快速占领市场。“对加盟投资者来说,毛利率和加盟门槛是重要考量因素,但核心还是看品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品牌是否能实实在在给加盟商赋能,让加盟商也能共享品牌发展的红利。”

记者通过社交平台联系到了远在广州的一位加盟商,这位加盟商目前已经开业3个多月。“与霸王茶姬、蜜雪冰城这些品牌相比,爷爷不泡茶虽然名气不那么响,但通过在社交平台上的传播,已经在年轻人心中有了一定认知。相比大的茶饮品牌,爷爷不泡茶的加盟成本相对低,而且产品有比较强的辨识度。”就在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期间,他通过总部组织的“一日店长”活动,三天了三位网红达人到店作为“一日店长”,日营业额不仅创了记录,也为门店赢得了一大批“铁粉”。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

2024年五一小长假期间,爷爷不泡茶武汉江汉路门店,单店单日营业额突破4.5万元,全国总单日销售额超400万元,远超同行平均水平。

与武汉共生,爷爷不泡茶已成为城市名片

作为武汉茶饮市场的 “现象级” 存在,爷爷不泡茶与武汉这座城市的发展深度绑定。

2018年,其首家门店在武汉南湖佰港城开业,2024年武汉门店数量占其全国总数的40%以上,江汉路、汉街等热门商圈门店周末日均销量超2000杯。

此外,创新举措不断吸引消费者关注。爷爷不泡茶将品牌深度自然融入武汉文旅场景,曾在保元里历史街区举办“525自定义生活秀场”,将“白兰玉露”等产品与城市文化IP结合,一度吸引超10万人次打卡,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引发众多网友发帖互动。

“爷爷不泡茶不仅是一杯茶,更是武汉城市精神的缩影。”有媒体评论指出,品牌通过“武汉茉莉”“咸宁桂花”等地域限定产品,将湖北茶文化推向全国,成为众多外地年轻人了解武汉的窗口。“来武汉旅游,一定要喝上一杯‘爷爷不泡茶’。”诸多网友发布的武汉旅行攻略中,会附带上这么一句话,足以证明这个武汉本土品牌的深入人心。

与城市的黏性不仅如此。近年来,爷爷不泡茶与武汉马拉松、春回音乐节等城市活动合作,进一步强化其“城市名片”属性。

高速发展下的品牌争议

门店数量的快速增长,爷爷不泡茶逐渐引得各方关注。特别是今年4月推出的苹果系列产品,辅以可爱小狗的设计,瞬间引爆了市场情绪。与此同时,有自媒体通过夸大的言辞宣称“爷爷不泡茶收割加盟商”,称其以高门槛的方式“PUA”加盟商,吸引加盟商入局。

为此,记者采访了爷爷不泡茶相关负责人。他向记者展示了品牌近期组织的市场活动的相关情况,其中在浙江、广东等地的苹果新品市场营销活动,不仅收获了消费者的大批量好评,更为加盟商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营收。“像在杭州in77举办的活动,吸引了上万名消费者前来打卡,门店单日营收也突破了10万。”

针对加盟门槛的质疑,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连锁品牌在制定加盟政策时,都会对加盟商的资质进行审核,“一方面是确保加盟商能更好参与店铺经营,同时也是为了确保开店成功率更高。品牌和加盟商彼此间是最紧密的合作伙伴,双方只有相互扶持、相互信任才能取得共赢。我们借助单店加盟和区域合作管理实现了快速扩张,但我们更注重内部合伙机制和区域管理机制的完善,以确保品牌的持续稳定发展。”

行业分析指出,爷爷不泡茶的扩张逻辑在于“下沉市场红利+灵活店型”。其主力店型40-60平方米,部分迷你店仅20平方米,运营成本仅为传统茶饮店的1/3。物流和冷链运输等基础体系建设也是爷爷不泡茶持续发力的方向,公司目前已在武汉、杭州、南京、上海、郑州、济南、南昌、厦门、合肥、成都、广州、天津、南宁、昆明、海口等地建立了冷链仓配RDC,与专业第三方冷链仓配一体服务商进行全托管服务,实现全国门店配送服务,有效提升仓配履约效率及服务。此外,在供应链仓储物流数字化转型上,构建了透明的数字化供应链网络,借助高效的订单履约管理平台,梳理订单履约流程、优化信息处理流程。尽管面临同质化竞争与食安投诉压力,其闭店率仍控制在较低水平。

行业分析师:爷爷不泡茶或成为“地域突围样本”

当前,新茶饮行业已从“跑马圈地”转向存量竞争。在行业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品牌分化加剧。霸王茶姬的赴美上市与爷爷不泡茶的逆势扩张,共同折射出行业的两极趋势——前者以全球化叙事撬动资本,后者以地域文化深耕下沉市场。

爷爷不泡茶的案例表明,深耕本土文化、精准定位细分市场,仍是中小品牌破局的关键。

正如武汉餐饮协会相关负责人所说:“当茶饮不再只是饮品,而是承载城市记忆与文化认同的载体,其价值将远超商业本身。”

对于部分网友对“爷爷不泡茶能否持续狂飙”的疑虑,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新茶饮行业如果仅依赖加盟模式红利,或难逃同质化陷阱,其关键在于能否构建“品质+文化”双引擎。爷爷不泡茶目前能依托武汉的茶文化底蕴,持续创新产品与消费场景,恰恰符合了双引擎模式,或将成为新茶饮2.0时代的“地域突围样本”。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