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里的“专柜同款”和“品牌清仓”可能指的是以下几种情况:
1. "专柜同款":这通常意味着直播销售的服装或商品与专柜上售卖的款式、品牌相同,但价格可能有所不同。这种商品可能是:
- 直播间提供优惠的价格,吸引消费者购买。
- 品牌授权给直播平台销售,以扩大销售渠道。
2. "品牌清仓":这通常指的是品牌为了清理库存,降低成本而进行的促销活动。可能包括:
- 过季商品清仓。
- 原因退市或停产的商品。
- 品牌库存积压,需要快速销售。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描述听起来很有吸引力,但消费者在购买时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 确认商品的真实性,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 注意价格是否合理,不要因为折扣而忽视商品的实际价值。
- 了解退换货政策,确保购物无忧。
总之,直播间里的“专柜同款”和“品牌清仓”可能是品牌合作销售或库存清理的促销活动,消费者在购买时需谨慎判断。
相关内容:
直播带货乱象多 擦亮双眼不入坑

案件回放
直播间品牌清仓竟是假货
今年2月25日,浙江省新昌县的王先生被某平台直播间里主播声称的“正品某品牌运动鞋大促销”所吸引。主播在镜头前不断展示鞋子,同时用贴纸遮挡住了品牌标识,并反复强调“专柜同款”,以刷屏式的宣传营造出紧张的抢购氛围。尽管主播在直播过程中频繁更换商品链接,但王先生出于对品牌的喜爱以及对直播间价格优势的盲目信任,没有多想,就通过一个没有任何商品介绍的空白链接支付了119元。
几天后,快递送达,王先生满怀期待地拆开鞋盒,却大失所望。他发现收到的鞋子材质粗糙不堪,连鞋标都存在印刷模糊、标识错误等问题。于是,他立即联系直播间客服,对方却以“活动商品不支持退换”为由拒绝售后,随后更是将王先生拉黑。经公安机关缜密侦查,最终将频繁更换直播账号的犯罪嫌疑人周某、丁某抓获,涉案金额80余万元。目前,两人已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案情分析
轻信低价直播宣传损失钱财
如今,直播带货已然成为一种热门购物方式,然而,一些不法商家却趁机利用直播平台兜售假冒伪劣产品,这不仅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是触碰了知识产权保护的红线。
本案中,犯罪嫌疑人正是利用直播平台的即时互动性,以及消费者对“低价好货”的心理预期,通过伪装成“品牌直播间”,假借“专柜同款”等宣传噱头,诱导消费者下单购买所谓的“正品运动鞋”。然而,这些所谓的“正品”实际上是假冒伪劣产品。其鞋标、包装、品牌标识等均为伪造知名品牌的假冒品,不仅严重侵犯了企业的知识产权,更让消费者蒙受了经济损失。王先生正是轻信了这种低价直播宣传,最终不仅损失了钱财,还无意中成为了侵权链条上的受害者。
民警支招
欺诈消费者牟利要不得
俞坚方(浙江省新昌县公安局七星派出所民警):
本案中,犯罪嫌疑人丁某等人的行为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此类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了品牌企业的知识产权,损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还对消费者构成了欺诈,严重破坏了电商平台的诚信生态,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记者 谢佳 通讯员 赵越 石嘉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