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剧《想见你》因穿越、烧脑却又催泪红遍全亚洲,今年故事以电影延续影集剧情,延续观众的泪点。电影版的《想见你》在去年12月30日已经浪漫上映台湾,虽然香港还未上映,但也可以先一同看电影版的《想见你》到底暗藏了哪些线索,细看製作组的精妙设计!

(图片来源:《想见你》剧照)
(以下亮点含轻微剧透,读者自行斟酌)
电影版《想见你》|巧妙的「32」
「32」这个数字可说贯穿了整套《想见你》,先是黄雨萱在上海收到杨皓寄的录音带,趴在办公桌上听着伍佰的《Last Dance》。她穿越到陈韵如身上醒来时,时间刚好在片长的第32分钟,正正呼应了剧版第一集黄雨萱在公车上看到李子维时,也同样是第32分钟!

(图片来源:《想见你》剧照)
除了片长之外,电影可是用了最好製作,团队邀请了金马最佳音效设计师郭礼杞设计了「穿越时空的逆时针环绕音效」,让观众享受最佳听觉飨宴。监製林孝谦更提醒观众看电影时仅记要注意听,因为连音效的数字也有特别安排的,在穿越时听到的滴答音效足足是逆时针32声响。另一个可爱的位是,「32」日文发音跟「想见你」普通话很像!

(图片来源:《想见你》剧照)
黄雨萱和李子维的语气
电影版中,黄雨萱由2017年穿越到2014年时,对李子维说:「我诶,我诶,就算我变了一个人,可我还是我啊!」;而剧版中,李子维穿越后也跟黄雨萱说过:「你诶,你诶,你怎么可能会有男朋友?」,二人说这两句话时语气一模一样!

(图片来源:《想见你》剧照)
初识却好像认识已久?
《想见你》的剧版中,黄雨萱在饮料店等李子维;而电影版中,29岁的李子维在手摇饮品店遇见了17岁的黄雨萱,那次虽然二人只是初次见面,却偏有认识已久的既视感。

(图片来源:《想见你》剧照)
「第一次跨年」vs「第一天」
电影版2010年的跨年夜时,黄雨萱对李子维说:「这是我跟我男朋友第一次跨年」;回到剧版中,黄雨萱曾说过:「你一定要记得今天的日子,因为是第一天,我们在一起的第一天!」

(图片来源:《想见你》剧照)
机车后坐的位置
无论在电影版还是剧版,李子维的机车后座的位置,对于黄雨萱而言应该是一辈子最想去的地方了吧。

(图片来源:《想见你》剧照)
「白糖粿」的相遇
剧版和电影版中李子维跟小雨萱不可思议的相遇开端同样是在同一家的台湾白糖粿店前,剧中的小雨萱更说着:「大哥哥,我叫黄雨萱,你不可以忘记我喔!」

(图片来源:《想见你》剧照)
11岁的年龄差
《想见你》剧版中,17岁的李子维在1998年遇见了6岁的黄雨萱;而电影版中,28岁的李子维在2009年遇见17岁的黄雨。他们始终是那对相差11岁的「想见你CP」,他们想见的依然只有彼此!

(图片来源:《想见你》剧照)
李子维的「肉包笑话」
一个李子维可爱的点是,不论剧版还是电影版中,李子维还是喜欢说着「肉包」的笑话,电影中更是升级版,不单出现了银丝捲,肉包还变成了汤包,不断诉说着一段关于肉包与麵条的恩怨情仇。

(图片来源:《想见你》剧照)
天台坠楼事故?
剧版还是影版一样出现了「天台坠楼」的事故,第一次是李子维保护黄雨萱而死,第二次换成黄雨萱保护李子维。

(图片来源:《想见你》剧照)
得不到回覆的简讯
剧中李子维因飞机失事,而电影版中李子维则遇到坠楼事故;不过,两者相同的是独留在回忆里的黄雨萱,手机始终得不到回覆的简讯!

(图片来源:《想见你》剧照)
黄雨萱的第三个愿望
《想见你》剧版第三个版本的结局,黄雨萱梦回在生日许第三个愿望的时候,仍是高中生的雨萱唱着生日快乐出现;而电影版中许第三个愿望时,则是李子维现身!电影版的李子维偷偷回国求婚,而剧版是尝试改变未来的李子维,决定向黄雨萱求婚,希望可以名正言顺地留在她身边!

(图片来源:《想见你》剧照)
12月30日
《想见你》电影在台湾上映的日子是12月30日,跟剧版《想见你》黄雨萱梦到李子维,再次传送「想见你」讯息给他的那天一样。製作团队刻意选这天登上戏院大银幕,以延续影集版结局,真是每一个细节都相当有心思!

(图片来源:《想见你》剧照)
贯穿全剧slogan
剧集版《想见你》的slogan是「只有你想见我的时候,我们的相遇才有意义!」句子来自西蒙波娃在《越洋情书》的金句「Only if you asked to see me our meeting would be meaningful to me」;而电影版则是「去爱,去失去,要不负相遇」,出自Alfred, Lord Tennyson的《In Memoriam纪念》「’Tis better to have loved and lost Than never to have loved at all.」,大家又比较喜欢哪一句?

(图片来源:《想见你》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