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作为中国的一个多民族自治区,拥有丰富的特产资源。根据区域品牌百强榜,广西共有12个品牌入选,以下是其中一些知名的广西特产:
1. "桂林米粉":桂林米粉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配料而闻名,是广西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
2. "柳州螺蛳粉":柳州螺蛳粉以其酸辣鲜香、螺蛳味浓而著称,是广西另一道著名的特色小吃。
3. "梧州六堡茶":梧州六堡茶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被誉为中国黑茶中的瑰宝。
4. "玉林牛巴":玉林牛巴是广西的传统名菜,以其鲜嫩可口、回味无穷而受到人们喜爱。
5. "南宁老友粉":南宁老友粉以其鲜香、酸辣、香辣、鲜美的特点,成为广西的另一道特色美食。
6. "桂林三花酒":桂林三花酒是广西的传统名酒,以其酒体醇厚、香气浓郁而闻名。
7. "百色芒果":百色芒果以其个大、汁多、味甜而著称,是广西的特产水果之一。
8. "北海珍珠":北海珍珠以其光泽好、品质高而闻名,是广西的特产之一。
9. "桂林三宝(辣椒酱、豆腐乳、腐竹)":桂林三宝是桂林地区的传统特产
相关内容:
5月11日,新华社、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等单位在浙江德清联合发布“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本次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广西12个地理标志入围区域品牌百强榜,分别是:横县茉莉花茶、柳州螺蛳粉、百色芒果、武鸣沃柑、横县茉莉花、恭城月柿、融安金桔、广西六堡茶、钦州大蚝、玉林三黄鸡、阳朔金桔、昭平茶,入围品牌数量居全国第二。
此外,广西六堡茶、三江茶、三江茶油、恭城月柿、融安金桔5个地标品牌进入点赞“2024我喜爱的中国品牌”网络投票区域品牌20强,入围数量居全国第一。 茉莉花茶是常见的花茶品种之一。横县茉莉花茶采用横州出产的优质茉莉鲜花,与绿茶一同窨制,让茶叶充分吸收茉莉花香。冲泡好的横县茉莉花茶汤色明净、回味甘甜、花香沁人心脾。▲茉莉花茶不只是茶好喝,“横县茉莉花茶制作技艺”更是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横县茉莉花茶制作工序繁多,一般要经过茶胚、窨花拼和、堆窨、通花、收堆、起花、烘焙、冷却、转窨、提花、匀堆、装箱。谢大高介绍说,横县茉莉花茶制作技艺有许多讲究,如采摘茉莉花就须为含苞待放的花苞,时间在下午二三点之间,此时的烈日高温能使花蕾中的精油浓度达到顶峰。另外,花茶的烘焙技术也是其特点之一,这道工序他使用了乌榄核碳来烘焙,这样的茉莉花茶香气浓郁储存时间更长。横县茉莉花茶一般要进行九次窨花。每次间隔三天。这样一来,一批优质的横县茉莉花茶制作时间长达一个月。(文字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柳州螺蛳粉具有“酸、辣、鲜、爽、烫”的食味特点,从街边小吃到百亿产业,柳州螺蛳粉作为“粉圈”顶流正在逐步实现“华丽转身”。截至2022年底,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生产示范基地累计达到20个,规模达到65万亩,创造30多万个就业岗位。目前,柳州螺蛳粉共销往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
▲柳州螺蛳粉 小红书@SJJJ-2021年6月,“米粉制作技艺(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是以石螺(俗称螺蛳)为主料熬成粉汤,烫上“干榨粉”,再辅以酸笋等配料制成米食的技艺。以螺熬汤得其名,有“酸辣鲜爽烫”的风味。制作注重食材选取和火候掌握,讲究细节把控。螺蛳粉的主要食材石螺、米粉、酸笋等全取之本地。食材处理和配比制作的绝招每家都有秘不外传的独家配方。螺蛳粉有近百种工序,螺蛳汤是精髓,制汤以炒螺为关键,决定其鲜且香。

百色是全国最大的芒果生产基地,种植历史已有三百多年。连片规划、规模经营、绿色标准化种植、数字化平台建设……百色芒果已经打出了响亮的招牌。2022年,百色芒果产业首次实现面积超100万亩、产量突破100万吨,芒果产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
广西是我国第一大芒果产区。主产地为百色、南宁、钦州,其中田东香芒、田阳香芒、百色芒果分别获得地理标志产品。
百色的桂七芒果,香味浓郁,还有一股特殊的花香。果肉细腻,汁水丰富、糖分高,无论是直接吃还是用来制作饮品、甜点都十分美味。
富硒沃土出好柑,中国沃柑看武鸣。近年来,南宁市依托资源优势,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加强标准化果园建设,提升果品产量、质量,积极打造果品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2022年,南宁市武鸣区沃柑种植面积达46万亩,年产量150万吨,产值超百亿元,是全国沃柑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区。
横州市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始于明代,距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从“一朵茉莉花”到“世界茉莉花都”,横州市包揽全球60%的茉莉花产量,横州立足资源禀赋,推动茉莉花由单一的花茶产业向盆栽、康养等9个产业延伸。在横州大大小小的茶园之中,中华茉莉园是最能让人感受到茉莉花海景观的地方。远远望去,万亩茶园,碧绿连天,不知尽头在何处。
洁白似雪的茉莉花,星星点点缀于苍翠欲滴的绿叶当中,阵阵清风吹过,便能闻到浓郁的花香,让人顿觉神清气爽。
恭城种植柿子的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制作柿饼的传统。以独特传统工艺加工制作的柿子饼,果糖渗于表面结晶成“柿霜”,银白如月,故称“月柿”。目前,恭城已形成以月柿种植为核心,集生产、加工、销售、物流、旅游于一体的柿子产业链条,柿子加工产品远销东南亚地区及欧盟国家。
▲恭城月柿 图源/图虫创意@羊不管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被誉为“中国月柿之乡”。
柿子成熟的时节,宛若大自然在此处落下一个个调色盘,一场声势浩大的“红橙染大地”征服了每一个为赏秋而来的人,一颗颗甜蜜甜脆的柿子,也在征服着人们的味蕾。
柳州市融安县是全国最大的滑皮金桔和脆蜜金桔生产基地,种植金桔已有百年历史。融安金桔圆润多汁、清香甜蜜、药食同源,在2022年“双十二”购物狂欢节中,“融安金桔”线上线下成交额达6000多万元,销量4600多吨,占据各大电商购物平台生鲜会场金桔单品当日销量冠军榜。
六堡茶属黑茶类,有1500多年种植历史,因原产自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其“红、浓、陈、醇”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据悉,梧州全市累计新建茶园5.17万亩,现有茶园面积22.49万亩,梧州六堡茶公用品牌价值37.64亿元,被评为“2022中国茶叶最具品牌传播力品牌”,居广西茶叶第1位。2014年,“六堡茶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广西“六堡茶制作技艺”就是该名录的组成部分。六堡茶是中国黑茶类的佼佼者,上品六堡茶有“红、浓、陈、醇”四个特点:红,即汤色棕红;浓,即茶汤黏稠;陈,即香气陈纯;醇,即滋味甘醇爽滑。
六堡茶经过采青、摊青、炒青、揉捻、复炒、复揉、堆闷、三炒、三揉、烘干、挑拣、蒸压、陈化等十三道工序,陈化时间越长,汤色越红,色呈琥珀。
说到六堡茶,就不得不提梧州这座被誉为“茶船古道”起点的古镇——苍梧县六堡镇,这里茶韵幽香、历史悠久。
位于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
景区以六堡茶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韦洁群、10名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带动展示和传播六堡茶文化,建设有六堡茶博物馆、茶船古道起始点遗址、六堡茶特色小镇、民宿集群等游览点和配套设施。▲图源/梧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钦州是“中国大蚝之乡”,大蚝是钦州四大名海产之一,这里出产的大蚝是鲜食和加工蚝制品的优品,蚝肉蛋白质含量超过40%,营养丰富、色泽乳白、口感鲜美,素有“海中牛奶”之称。钦州素有“中国大蚝之乡”美称,是养蚝的“天然牧场”,也是我国大蚝的主产区及苗种供应地。得天独厚的咸淡水资源,为大蚝育苗提供了绝佳的自然环境。
从“中国大蚝之乡”到区域品牌百强,品牌价值不断攀升,钦州大蚝已经成为吸引力极强的城市新名片,令无数食客慕名前来钦州观光、吃蚝。
▲图/美篇@大洋
▲图/钦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玉林市玉州区是“中国三黄鸡之乡”、全球优质三黄鸡起源地。玉州境内成片的山地和果林为三黄鸡提供了放养的理想场地,从而造就三黄鸡独特的土鸡风味。近年来,玉林市不断开发利用产业品牌优势,力争让玉林三黄鸡走出广西,走向全国。
都说阳朔山水好,没想到这里的金桔也如此有名。阳朔金桔是阳朔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表皮光滑、皮脆肉甜、营养丰富,有“山水甲天下,金桔誉中华”的美誉。近年来,阳朔县打造了百里新村现代特色农业(金桔)示范区,不断扩大金桔产业,通过培育发展阳朔特色金桔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这里拥有最早的春茶,这里的茶叶被誉为“中国大陆第一早春茶”,是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十大魅力茶乡和中国茶业百强县。目前昭平县茶园总面积达25万亩、年产干茶1.84万吨、茶叶产值超20亿元,全县人均茶叶单项收入达4425元,全县涉茶人数超过10万人。昭平,被誉为“遗落在珠江上游的香格里拉”。山青、水秀、镇古、茶香、人长寿。
这里拥有最理想的养生胜地,饱含福寿文化的天然成份,全县百岁以上老人占比超出联合国标准两倍,被誉为“中国长寿之乡”和“中国长寿美食之乡”。
▲黄姚古镇 摄影/刘聪lclclc
信息来源 |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 广西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综合整理 |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编辑设计 | 黄伊莹 罗琳校对 | 甘维良 凌雪丽责编 | 雷鑫莹总编 | 李志雄运营 | 广西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