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岳阳市委关于深化资源整合,打造“河小青——守护好一江碧水”志愿服务项目品牌的行动,体现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实践。以下是对这一行动的分析和建议:
### 分析
1. "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 资源整合能够集中各方力量,提高志愿服务项目的执行效率和影响力。
- 通过整合,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劳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河小青——守护好一江碧水”项目特色":
- 项目名称体现了对长江这一重要水系的关注和保护。
- “河小青”作为志愿服务品牌,易于传播和记忆,有助于提高公众参与度。
3. "志愿服务项目的意义":
- 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 培养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 建议
1. "深化资源整合":
- "政府支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提供政策、资金等方面的保障。
- "社会参与":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形成多元化的支持体系。
- "媒体宣传":利用媒体资源,扩大项目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
2. "打造品牌特色":
- "项目创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新活动形式,提高项目的吸引力和参与度。
- "品牌故事":挖掘和传播“河小青”志愿服务项目的感人故事,增强
相关内容:
红网时刻岳阳9月2日讯(通讯员 唐芸)为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机制,加强“共青团+”社会资源整合,团岳阳市委主动出击,积极向社会筹资源、从青年中找帮手,进一步深化县域共青团改革,打造了“河小青-守护好一江碧水”“洞庭清波”“青清家园”等一批“青”字头的环保志愿服务品牌。在品牌项目引领下,用活动凝聚青年,让资源众筹共享,不断推进资源方式社会化。
项目聚人气,优化队伍建设。先后组织发挥少先队员、在校团员、社会组织和青年志愿者,建立“红领巾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两个环保团属枢纽型组织。联合市河长办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化建立包括王家河“河小青”志愿服务队、东风湖“河小青”志愿服务队、芭蕉湖“河小青”志愿服务队等在内的23支志愿服务队及6支“河小青”青年突击队,通过岗位化招募青年志愿者500余名,以项目化形式凝聚队伍。

机制稳军心,完善保障体系。联合市河长办、市文明办、市水利局、岳阳海事局等单位开展了“河小青”青年志愿专项行动。各级河长办、团组织、青年社会组织及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形成了“上下联动、内外结合、左右协调”的网状管理机制。联合市民政局、市财政局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做好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应当在既有预算中统筹安排”,为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提供资金保障。充分利用“共青团+”优势,采取扁平化、项目化方式,以“河小青——守护好一江碧水”项目为抓手,为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5个志愿服务团队牵线搭桥,以每年1万元的方式定向购买志愿服务,实现资源社会化高效配置。

活动亮品牌,深化项目影响。承办了省青年志愿骨干培训班暨湖南环洞庭湖青年生态公开课培训活动、团省委“守护好一江碧水”专题调研活动、2021年全省守护好一江碧水“河小青”志愿服务行动再出发仪式及“守护好一江碧水”青少年环保展,全力打造“河小青-守护好一江碧水”“洞庭清波”“青清家园”等一批“青”字头的环保志愿服务品牌。在志愿服务领域擦亮服务大局和服务青少年效果好、具有稳定政治功能和社会影响力的项目品牌。2020年9月19日,岳阳河小青作为全省唯一的市州“河小青”团队参加团中央“河我一起,守护母亲河”9.19净滩行动,下属团队云豹救援队作典型发言。

行动助环保,强化志愿服务。通过项目化的品牌建设,组织“河小青”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巡堤护河行动时长累计5816个小时、巡河5832公里、植树造林2300多亩、投放鱼苗20万尾、上报溺水风险点79个、劝返违钓人员392 人、环保宣传讲堂115余场次、覆盖重点乡镇街道17个、覆盖全市903所中小学校、参与志愿者达16000人次,直接和间接影响人数超70万人。
岳阳“河小青”志愿服务队被人民网、水利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岳阳市人民政府等党政主流媒体多次报道。2021年3月22日,全省首家“河小青”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在岳阳揭牌。日前,团湖南省委公示了上报团中央第十届“母亲河奖”湖南评选结果,公示的8项入围名单中,岳阳市有4项,其中共青团岳阳市委员会入围“优秀组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