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串品类发展报告2024》显示,烤串行业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但门店数量超过百家的品牌却不足整个行业的十分之一。这一数据揭示了烤串市场虽然规模庞大,但品牌集中度较低,市场竞争较为分散。
以下是可能的原因分析:
1. "市场潜力巨大":烤串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受众的美食,市场需求量大,吸引了众多创业者进入这个行业。
2. "门槛相对较低":相较于其他餐饮行业,烤串店的开设门槛相对较低,使得大量小型创业者有机会进入市场。
3. "品牌建设难度高":烤串行业竞争激烈,要想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需要强大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能力。
4. "区域特色明显":不同地区的烤串口味、制作工艺和消费习惯存在差异,导致品牌难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扩张。
5. "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一些小型烤串店因无法保证食品安全而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针对这一现象,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加强品牌建设":烤串品牌应注重自身品牌形象的塑造,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 "提高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提高食材品质,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3. "拓展线上线下渠道":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4. "打造特色产品":根据当地消费习惯和口味,研发具有特色的产品,提高
相关内容:
《报告》显示,按照地域和风格的不同,我国烤串可分为七大派系:东北派、华北派、西北派、华东派、华中派、华南派、西南派,每个派别特色鲜明,并且通常拥有多个流派。除此之外,日式烧鸟、泰式烤串、俄式烤串、韩式烤串等在我国也具备一定的发展空间。
据红餐大数据,截至2024年7月,全国烤串门店总数超过33万家。据企查查数据,2023年全国烤串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了1636家,同比上涨了10.5%;2024年上半年,企业存量达到了7100家。但因为烤串是一条具备“烟火气”的赛道,街边店较受欢迎,个体经营者也较多,加上受到供应链发展尚待完善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其整体规模化程度还有提升空间。截至2024年7月,接近三成的烤串品牌门店数在5家及以下,门店数超过100家的品牌占比不到10%。
截至目前,烤串门店主要集中在华东、东北、西南地区。其中,广东、山东、四川是门店数排名前三的省级行政区,占比分别为8.4%、7.9%、6.7%。从门店数量来看,大多数烤串品牌的门店数并不多,仅有串意十足、木屋烧烤等少数品牌的门店数在200家以上。从人均消费来看,大多数烤串品牌的人均消费在百元以内。
2024年,在烧烤食材中,羊肉、牛肉、猪肉的占比分别达到了18.8%、12.4%、8.9%。在口味偏好上,秘制、香辣、蜜汁、蒜香、麻辣是烧烤口味TOP5。在消费人数上,有50.3%的烧烤消费者通常是3-5人一起吃烧烤;在消费地点上,有41.5%的烧烤消费者选择在夜市路边摊吃烧烤。这表明,烤串作为烧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交属性值得关注。为了放大烤串的社交属性,近年来烤串品牌也将烤串与其他业态进行组合,“烤串+露营”“烤串+小酒馆”等模式进一步拓展了消费场景。
编辑 王琳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