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校服企业的“优品”转型之路
一、背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的追求日益增强。在服装行业,尤其是校服市场,传统的代工模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惠安校服企业作为我国校服行业的重要一员,面临着从代工向品牌转型的迫切需求。
二、转型原因
1.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国内外校服品牌的涌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惠安校服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2. 消费者需求升级:消费者对校服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基本功能,更加注重品质、设计、品牌等方面。
3. 政策支持:我国政府鼓励企业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升级。惠安校服企业抓住政策机遇,加快转型步伐。
三、转型策略
1. 提升产品质量:惠安校服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设备,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
2. 拓展产品线:针对不同年龄段、性别、地域等需求,开发多样化、个性化的校服产品。
3. 建立品牌形象:通过广告宣传、公益活动、校园合作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4. 加强渠道建设:优化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高市场覆盖率。
5. 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同时,引进优秀人才,为企业发展
相关内容:
在位于泉州市惠安县的百裕集团研发中心的展厅内,各式各样的校服琳琅满目,每一件都以独特的设计和精美的工艺诠释着品牌的时尚和创意理念。有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企业主要依赖人工和低端代工,而现在,正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升级,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优品”校服。

百裕集团研发中心展示的校服。惠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以前我们主要靠跑渠道、拼价格,利润很低。现在我们成立了自己的研发团队,2018年成立了全国学生服饰南方研发中心,每年研发校服300多款,还申请了几十项专利,比如这一款校服,它的口袋具有我们的设计专利,就是一个防丢失的口袋,既实用又时尚,订单价格比传统代工的高出了许多。”全国学生服饰南方研发中心设计总监余朝阳说。
2024年,惠安举办了首场国潮校服大秀,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让校服从“千篇一律”走向“个性表达”。这些创新设计,正成为惠安校服品牌化的关键。

惠安首场国潮校服大秀。惠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们通过产业链党建联盟,把200多家企业联合起来,共享研发资源、统一质量标准。”惠安校服协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陈素梅说,“同时,政府出台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升规纳统,打造‘惠安校服’地理标志品牌。”
除了设计升级,惠安校服企业还在新材料上发力。福建新同兴教育产业集团新打造了“学子服饰博物馆”,数百种五颜六色的面料令人赏心悦目,抗菌、保暖、冰丝等功能性面料更是科技感十足。据了解,该公司拥有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批准成立的“全国学生装面辅料研发中心”,已开发新型面料超40种,日产丝量达30吨以上。
从“贴牌代工”到“自主品牌”,从“渠道为王”到“创新驱动”,目前以“中国校园服饰产业基地”闻名惠安已形成集服装面辅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校园服饰的研发设计、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供应链条。惠安校服产业也凭借年均250亿元的产值和全国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成为惠安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惠安校服逐渐与惠女、惠雕、惠建一道,成为惠安的又一张烫金名片。(张惠玲 公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