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莎股份质量风波发酵,代工产量超80%,严控品控成关键挑战

浪莎股份质量风波发酵,代工产量超80%,严控品控成关键挑战"/

浪莎股份作为一家知名的内衣企业,近期因为代工产量超过80%而陷入质量风波,引起了公众和消费者的关注。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措施来保证产品质量控制:
1. "加强供应商管理":浪莎股份应该对代工厂家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评估,确保代工厂家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和质量控制体系。
2. "建立质量标准":制定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对原材料、生产过程、成品检测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标准。
3. "现场监督":对代工厂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监督,确保生产过程符合浪莎股份的质量要求。
4. "抽检与随机检查":对代工厂家的产品进行抽检和随机检查,确保产品合格率达到要求。
5. "加强员工培训":对代工厂家的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6. "建立追溯体系":建立产品追溯体系,确保在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迅速追溯到生产环节,找出问题所在。
7. "优化供应链":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产品质量提升。
8. "公开透明":加强信息披露,让消费者了解浪莎股份在质量控制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9. "强化内部管理":对内部管理进行梳理,确保各部门职责明确,协同配合,共同推进质量提升。
10. "持续改进":根据市场反馈和内部检查结果

相关内容:

rong>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艺艺 杭州报道

由于3·15晚会曝光一次性内裤产品时提及浪莎品牌,3月17日,浪莎股份(600137.SH)在集合竞价阶段一度跌停,开盘后下跌超3%,收盘下跌1%。

陷入质量风波后,浪莎股份于3月15日深夜收到上交所监管工作函,3月16日紧急发布说明公告称,“经自查核实,上市公司及所属全资子公司浙江浪莎内衣有限公司、控股股东浪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关联方浪莎针织有限公司,从未与河南健芝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建立任何形式的业务合作、品牌授权或产品生产关系。”

3月17日上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致电浪莎股份证券部进一步了解情况,对方称,“这两年我们也是试生产试卖(一次性内裤),营收不到200万元”,其强调“公司没有委托(被曝光企业)生产产品,双方没有合作关系”。

按照浪莎股份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2.36亿元推算,200万元占公司营收的比重不足1%。

但紧急澄清之外,浪莎股份高度依赖生产外包(即OEM)模式的一些潜在风险,重新被市场关注。

浪莎品牌被间接点名

据央视3·15晚会曝光,河南健芝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商丘医笙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商丘市梦阳服饰有限公司等多家服饰加工企业生产的一次性内裤未进行灭菌消毒,存在“一次性内裤徒手制作不灭菌”的行业乱象。

如在河南健芝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负责生产的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可以提供“代加工”服务,他们生产过“初医生”一次性内衣、“贝姿妍”一次性内裤和“浪莎”一次性内裤,为了控制成本,部分产品不进行杀菌消毒。

令人震惊的是,被曝光的厂商在产品包装盒上强调“成品经过环氧乙烷(EO)灭菌处理”,但实际上没有进行任何灭菌操作。

由于“浪莎”品牌被间接点名,浪莎股份也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被曝光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浪莎淘宝、京东旗舰店等多个电商平台输入“浪莎一次性内裤”关键词,均未搜索到相关产品。

就在3月15日深夜,浪莎股份收到上交所下发的监管工作函,要求其核实一次性内裤产品的有关情况,及时回应市场质疑及投资者关切。

3月16日晚,浪莎股份紧急发布说明公告,否认了与涉事企业的合作。浪莎股份亦强调,“公司将积极配合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做好媒体报道相关事项核实工作。”

与此同时,“浪莎袜业”官方公众号也在3月16日发布“声明函”:“浪莎”作为中国驰名商标,始终坚持合法合规经营,所有产品均通过正规渠道销售,(公司)已启动法律程序维权,坚决打击侵权行为。

3月17日,有纸品行业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指出,“一次性内裤的生产应按照相应的卫生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以确保产品在细菌、大肠杆菌、真菌等各方面达标和卫生安全。同时,也要根据一次性内裤的使用场景和个体需求差异,考虑其是否需要进行灭菌(EO)处理。”

代工产量占比超过80%

需要指出的是,浪莎品牌被间接点名,某种程度上也透露出浪莎股份高度依赖生产外包(即OEM)模式的一些潜在风险。

鲜为人知的是,从1995年创立义乌浪莎针织有限公司至今,浪莎股份已从“消费者想到袜子,就想到浪莎”的“袜子大王”逐渐转型进军内衣市场,试图再造一个“内衣大王”。

根据年报介绍,浪莎股份主要研发、生产和经营各种保暖内衣、时尚内衣、短裤、文胸等针织服装,以及外贸服装的贴牌加工。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有直营门店2家、经销商加盟店297家、外贸贴牌6家。

其中,浪莎内衣品牌系列产品主要有保暖内衣产品系列(无缝和有缝)、男女短裤系列、男女时尚内衣系列、女士文胸等。

从生产经营模式看,浪莎股份主要采取自主生产和OEM相结合的方式,以OEM方式为主。

公司进一步介绍,在OEM经营模式下,公司将所需要的产品委托给其他合作厂商按照公司制定的生产标准、款式要求进行生产加工,公司对其生产过程进行跟踪,并对最终产品的质量把关验收,最后将产品通过公司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

梳理公司历年财报可知,浪莎股份的生产模式,对代工生产的依赖程度非常高。

2023年,浪莎股份的内衣、短裤、文胸和其他产品总产量为2412.12万套/件,其中OEM产量2061.06万套/件,占比高达85.45%,相比之下,自产量351.06万套/件,仅占比14.55%。

此前的2021年-2022年,公司产品的OEM产量占生产量的比例也分别高达83.51%、82.63%。

具体以短裤产品为例,2021年-2023年,浪莎股份的短裤产品OEM产量占比也极高,分别为93.22%、88.84%、91.16%。

而从收入贡献看,短裤营收占到浪莎股份总营收的半壁江山:2021年-2023年,短裤实现营收分别为2.36亿元、1.94亿元、2.01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8.79%、59.35%、51.88%。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搜索浪莎股份2021年-2023年年报,其中并未专门提及“一次性内裤”的表述。

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不少纺织服饰企业会选择轻资产的OEM模式,将生产附加值低的生产环节外包,但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建立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加强对代工生产过程的监督和对产品质量安全的把控。”

从整体业绩看,浪莎股份的表现一直不温不火。

2021年-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4.02亿元、3.27亿元、3.88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17.54万元、1727.66万元、2262.52万元。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