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营销和品牌管理的语境中,“购买一个品牌”这个概念通常指的是购买某个品牌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而不是指购买品牌本身。以下是对这个概念的具体解释:
1. "品牌购买":指的是一个公司或个人购买另一个品牌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这通常涉及收购、许可协议或其他形式的品牌转让。
2. "考虑购买品牌":
- "战略目的":企业可能会考虑购买品牌以扩大其市场影响力、增加产品线或进入新的市场。
- "品牌价值":如果目标品牌具有较高的品牌价值和市场认可度,购买它可能会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 "整合风险":购买品牌时需要考虑品牌整合的风险,包括文化差异、客户忠诚度变化等。
3. "品牌价值评估":
- 在考虑购买品牌之前,企业通常会进行品牌价值评估,这包括品牌知名度、品牌忠诚度、市场影响力等。
- 评估还包括对品牌财务状况的分析,如品牌带来的收入和利润。
4. "法律和财务考量":
- 购买品牌涉及复杂的法律和财务问题,包括合同谈判、交易结构、资金来源等。
- 需要专业的法律和财务顾问来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经济效益。
总结来说,是否考虑“购买一个品牌”取决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市场分析、财务状况以及对品牌价值的评估。这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决定。
相关内容:

本文想讨论的,是关于“品牌资产”的概念。作为无形资产的的组成部分之一,品牌资产是一个让人觉得“可以接受”但是却难以量化的存在,关于品牌资产的价值与价格,从三十年前开始就有学者专门讨论过,但是直到今天,依旧没有一个“一统行业”的理论被公认。
虽然无形资产属于一个“相对玄学”的概念,其价格只取决于“接盘方”愿意接受的价格,但是在市场上,企业的经营者们对于“品牌价格”还是有自己的估量的。比如,品牌加盟实际上就是关于品牌资产的“租赁”行为,虽然各个加盟商所交付的“加盟费”并不高,但是这依旧表现出了市场对于品牌价值与价格的一种认可。

以餐饮行业为例,很多初创企业都愿意选择业内一些知名品牌进行加盟,在缴纳加盟费的同时,企业还必须遵守品牌方的各项约定,那么为什么企业愿意花钱“租赁某个品牌的阶段性使用权”而不愿意把这些钱用于自身品牌的打造呢?抛开所有感性的部分之外,从商业的角度来看,结论只有一个:这些加盟店认为自己所花的加盟费是低于品牌方的品牌价值的。
品牌加盟,从财务数据上来分析就是一个“把品牌资产进行量化”的行为。每一个投资方肯定都是经过计算才决定进行品牌加盟的:这种计算或许是绝对量化的,那些理性的投资方会评估自主经营与加盟品牌的投入对比;肯定也会有一些投资方只是从“可行性”角度进行评估的,他们会认为加盟一个品牌会更容易成功;无论哪一种计算方式,品牌资产的价值在“加盟”行为当中都得到了体现。

本文的标题中包含了“购买一个品牌”,关于这个选题,实际上是我在看到“贵人鸟更名金鹤农业”的新闻时所想到的。作为运动鞋服品牌,贵人鸟经营不善导致业绩下滑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放弃“双业务主线”中的鞋服而专心从事农业产业也是可以理解的决定,只是,从纯粹的市场角度来看待这个事件,我一直在思考“贵人鸟”是否还有着“品牌残留价值”。
如果刚好有一家准备进军运动鞋服领域的企业,从经营财务数据的角度来分析,这家企业是打造一个新品牌更划算还是购买“贵人鸟”的品牌效率更高呢?在全球经济处于下行期的当下,或许不会有企业会贸然重资产介入运动鞋服产业,因此本文中所提出的问题只能是一个理论上的问题,但我真的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总有新企业注册,也总有旧企业关门。关于有形资产的处置,如今已经有了可以被公众认可的财务算法,但是对于无形资产而言,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过去已经做过的品牌投资”,那么算不算也是一种“循环经济”呢?当然,购买品牌的方式未必只包含“支付现金”一种,用有价值的品牌来入股新企业,或许也是一种可行的模型。
再延伸一些的话,我认为应该有一个企业或机构来从事这种“品牌循环经济”的交易活动,这或许是关于品牌资产与品牌经济的另一个开始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