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到的这些品牌,如迪奥(Dior)、芬迪(Fendi)、宝格丽(Bvlgari)和娇兰(Guerlain),都是奢侈品行业的知名品牌,但它们各自属于不同的集团。
- 迪奥(Dior)属于法国奢侈品集团LVMH(LVMH Moët Hennessy - Louis Vuitton)。
- 芬迪(Fendi)则属于意大利奢侈品集团LVMH。
- 宝格丽(Bvlgari)属于意大利奢侈品集团Kering(开云集团)。
- 娇兰(Guerlain)同样属于开云集团。
在奢侈品行业中,LVMH集团被认为是全球最会赚钱的奢侈品集团之一,它旗下拥有多个高端品牌,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提到的品牌。LVMH集团在全球奢侈品市场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旗下品牌在时尚、美妆、葡萄酒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业绩。
相关内容:
从时装到珠宝、从香水到护肤品、从烈酒到腕表,它的商业版图横跨五大洲四大洋。众多奢侈品牌:迪奥、芬迪、纪梵希、罗意威、宝格丽、尚美巴黎、娇兰这些你耳熟能详的大牌都被它收入麾下。
当你在机场看到有人拖着印满老花图案的行李箱,在专柜前为一款经典手袋排队数月,是否想过:这个诞生于 19 世纪的行李箱品牌,为何能在竞争激烈的奢侈品市场屹立 170 余年?
从巴黎工坊里的打包学徒,到成为皇室专属的行李箱制造商;从战火中几近破产的小店,到如今的商业帝国 ——LV为何能长盛不衰?

徒步少年传奇人生
1821 年,路易・威登诞生于法国东部的一个手艺人家庭,家族中艺术家、木匠、农民的多样身份,赋予他独特的技艺基因。然而,命运的残酷接踵而至,10 岁时母亲离世,父亲续弦后也很快离开,与继母糟糕的关系,迫使 14 岁的路易做出一个大胆决定 —— 徒步前往巴黎,追寻自己的梦想。
身无分文的路易,用两年时间,跋涉 470 公里,一路靠打工维持生计。1837 年,16 岁的他终于抵达巴黎,凭借聪慧、努力与丰富的生存技能,被行李箱工匠玛黑莎拉先生相中,成为学徒。

在工坊里,路易潜心学习行李箱制作与打包技艺,凭借精湛的手艺,逐渐在巴黎时尚圈崭露头角,成为备受赞誉的顶级打包师和行李箱制作师。
1853 年,命运的转折降临。欧仁尼皇后听闻路易的大名,聘请他为私人行李打包师和行李制作师。这一机遇不仅让路易的名声更盛,也为他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
次年,路易离开玛黑莎拉先生的工作室,创立了路易威登品牌。针对当时行李箱弧形顶不便堆放、易遭盗窃等问题,他大胆创新:设计出平顶行李箱,解决堆叠难题;发明全球第一把防撬锁,提升安全性;还为箱子添加棋盘格花纹并打上注册商标,有效抵御山寨产品。

普法战争爆发后,LV 遭受重创,店内工具被盗,员工纷纷离职。但路易没有气馁,他在巴黎市中心马球俱乐部旁重新开店,设计全新产品线,开启二次创业。
同时,他和妻子精心培养儿子乔治・威登,为品牌传承做准备。1892 年,路易去世后,乔治接过接力棒,他带领 LV 走向国际化,设计的经典老花图案沿用至今,还针对汽车时代推出适配后备箱的行李箱,并通过赠送迷你旅行箱的方式,增强客户粘性,让 LV 从单一的行李箱品牌,逐步发展成为涵盖皮具、时装、珠宝等领域的奢侈品巨头,并于 1984 年成功上市。

LVMH 集团的诞生与内部分裂危机
1987 年,路易威登与酩悦轩尼诗的合并,成为奢侈品行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酩悦香槟创立于 1743 年,其生产的香槟品质卓越,常被用作皇室用酒;轩尼诗作为法国第二大干邑生产商,在干邑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二者合并为酩悦轩尼诗集团后,虽不断扩张,但面临美国资本恶意并购的风险。出于抱团取暖、抵御外部资本的目的,他们与 LV 合并,LVMH 集团就此诞生,成为法国第六大上市公司。

然而,合并初期的权力分配,为集团内部矛盾埋下隐患。由于酩悦轩尼诗市值远超 LV,其老大阿兰・什瓦里亚出任 LVMH 董事会主席,LV 的亨利・拉卡米耶则成为二当家。
双方在集团发展方向、利益分配等问题上分歧不断,矛盾逐渐激化,甚至在媒体面前公开诋毁。
此时,LVMH 的股票交易量突然大幅上升,恶意并购的阴云再次笼罩。阿兰为巩固自身地位,找来财力雄厚的吉尼斯集团,试图让其购入大量股份,这引起了亨利的强烈不满。
为应对危机,亨利决定寻找盟友,他将目光投向了伯纳德・阿尔诺,希望借助阿尔诺的财力和资本运作能力,对抗阿兰和吉尼斯集团,一场激烈的资本博弈即将展开。
资本掌舵:奢侈品帝国构建
伯纳德・阿尔诺的入局,彻底改变了 LVMH 的命运走向。1949 年出生于优渥家庭的阿尔诺,毕业于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1978 年,他接管家族工程公司后,敏锐地察觉到房地产行业的巨大潜力,成功说服父亲将公司转型为房地产企业,展现出非凡的商业洞察力。

1984 年,他更是以抵押全部身家的魄力,借助拉扎德投行的力量,仅用一法郎便掌控迪奥品牌,完成了一次令人惊叹的资本运作。
1988 年,亨利阿尔诺入局对抗吉尼斯集团。阿尔诺起初答应协助亨利,购入 LVMH 的股票。但拉扎德投行的建议改变了他的计划。
拉扎德认为,与阿兰和吉尼斯结盟,对阿尔诺更为有利。于是,阿尔诺转而与吉尼斯组成合资公司,并掌控 60% 的股权。
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资本操作,合资公司先是购入 LVMH 37.5% 的股份,随后阿尔诺又抵押自己在迪奥的资产,继续增持股票,最终将持股比例提升到 43.5%,投票权达到 35%,成功成为 LVMH 的实际控制人。
掌控 LVMH 后,阿尔诺以 LV 和迪奥为核心,开启了疯狂的并购模式。芬迪、娇兰、宝格丽等70余个顶级品牌先后被纳入麾下。

他推行 “品牌矩阵” 战略,在保持各品牌独立性的同时,通过共享供应链、整合营销网络等方式,实现协同效应,将 LVMH 打造成全球最赚钱的奢侈品集团。
阿尔诺走上世界首富的路途上,还说过2句非常经典的话:“强调品牌的永恒性,让设计活泼起来,再疯狂地做广告”。“只有奢侈品业才能让你奢侈地赚钱”。
文章素材来源虚实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