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南北非遗品牌云集王府井,共绽文化瑰宝之彩
正文:
近日,一场盛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展览在北京市王府井步行街隆重开幕。此次展览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品牌和传承人,共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活动现场,南北非遗品牌齐聚一堂,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参展的非遗项目涵盖了传统工艺、民间艺术、传统音乐等多个领域,包括剪纸、泥塑、刺绣、陶瓷、木雕、皮影戏、京剧、豫剧等。
在展览现场,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到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剪纸艺术家现场展示剪纸技艺,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跃然纸上,令人叹为观止;泥塑大师则用细腻的手法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形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生动的民间故事中。
此次展览不仅是对非遗文化的展示,更是对传承人的致敬。许多非遗传承人表示,通过这样的活动,他们不仅能够推广自己的技艺,还能激发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非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王府井作为北京市的繁华商业街区,历来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此次非遗展览的举办,不仅丰富了王府井的文化内涵,也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中国非遗文化的平台。
展会期间,主办方还组织了一系列的文化交流活动,如非遗技艺表演、传统音乐演奏、文化讲座等,旨在
相关内容:
玉,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其历史可追溯至近万年前。从最初的“玉器”发展到如今的“玉文化”乃至“玉文明”,“玉”已深深融入国人的生活与信仰。来自北京东城区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相伯居”作为北京玉雕项目的保护单位,此次展出了30余件茶具精品,包括茶杯、茶壶、盖置及茶宠等,生动展示了玉雕金镶玉在现代典雅生活中的应用。
武夷岩茶,生长于武夷山的岩壑之间,以其独特的“岩骨花香”闻名于世。从茶叶采摘到烘焙,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茶人的智慧与心血,承载着岁月的沉淀。
在展览现场,观众不仅能品尝到武夷岩茶的醇厚茶香,还能欣赏到北京玉雕的精美工艺,通过触觉感受玉质的温润。这种多感官的体验,让人们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得以修身养性,体悟传统文化的精髓。
非遗品牌化与生活化是非遗传承的重要实践。据介绍,“相伯居”北京玉雕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根连创立,现由其女儿杨晓雅接手,秉承“以玉比德,以金喻坚”的理念,致力于将玉雕金镶玉实用化、饰品化。而岩上则由首批中国制茶大师刘国英创立,其女儿刘一焙继承衣钵,不断创新,推出了符合现代生活习惯的挂耳岩茶系列。
本次展览的一大特色是将北京玉雕与武夷岩茶这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联合展出,让观众从味觉、视觉和触觉全方位感受南北两地非遗传承人的执着与坚守。这不仅是一次非遗技艺的展示,更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桥梁,旨在唤起公众对非遗保护的责任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二月底,欢迎广大市民和文化爱好者前往,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