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晋江代工厂到全球第三运动巨头,ANTA安踏集团的蜕变之路

从晋江代工厂到全球第三运动巨头,ANTA安踏集团的蜕变之路"/

安踏集团(ANTA Sports Products Limited)是中国著名的体育用品公司,从一家晋江的代工厂发展成为全球第三大运动品牌,其发展历程充满了创新和努力。以下是安踏集团的发展历程概述:
1. "起步阶段(1991年-2001年)": - 安踏集团成立于1991年,最初是一家小型的运动鞋代工厂,为国际品牌代工生产。 - 在这个阶段,安踏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逐渐在行业内建立起良好的口碑。
2. "品牌发展阶段(2001年-2010年)": - 2001年,安踏成功收购了国内知名运动品牌“安踏”,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 - 在此期间,安踏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如“安踏篮球鞋”、“安踏跑步鞋”等,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3. "国际化阶段(2010年-至今)": - 2010年,安踏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 安踏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通过收购、合作等方式,将品牌推向全球市场。 - 2015年,安踏收购了意大利运动品牌FILA的全球品牌运营权,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 2017年,安踏收购了运动品牌Descente的日本业务,进一步拓展了国际市场。
4. "

相关内容:

#深一度-深度阅读计划#

在福建晋江这座以“中国鞋都”闻名的小城,一家创立于1991年的代工厂,用33年时间完成了从本土制造到全球运动巨头的华丽转身。如今,安踏集团(ANTA Group)不仅以超600亿人民币的年营收稳居中国运动品牌榜首,更凭借多品牌矩阵与全球化布局,跻身全球第三大体育用品集团,与 NIKE、Adidas 同台竞技。

多品牌战略:覆盖全消费层级的“运动帝国”

安踏的成功,始于一场精准的品牌收购与运营革命。自2009年以3.32亿元收购意大利品牌 FILA(斐乐) 中国业务后,集团开启“多品牌战略”,逐步构建起横跨专业运动、高端时尚与户外领域的庞大品牌矩阵:

IMGE - 全球品牌代言人韩国顶流女神韩韶禧

  • 大众市场基石
    核心品牌“安踏”以高性价比和专业性扎根大众市场,覆盖跑步、篮球等主流运动场景,代言人阵容包括 NBA 球星凯里·欧文、克莱·汤普森及顶流明星王一博等人。
  • 高端市场突破
    FILA 通过“时尚+运动”定位,将百年意大利基因注入中国高端消费市场,2023 年贡献集团近半营收;日本品牌 DESCENTE(迪桑特)与韩国 KOLON SPORT(可隆)则分别抢占滑雪、高尔夫与轻户外赛道。
  • IMGE - 加拿大户外品牌 Arc’teryx 始祖鸟也隶属安踏集团
  • 户外领域制高点
    2019 年收购法国 Salomon(萨洛蒙)与加拿大 Arc’teryx(始祖鸟),后者以“户外爱马仕”之名奠定集团在高端户外市场的统治力。

目前,安踏旗下已拥有超 20 个品牌,形成“从百元级到万元级、从儿童到专业运动员”的全消费场景覆盖。

三次关键转型:从代工到全球化的跃迁

安踏的成长轨迹,映射出中国本土品牌从制造到创造的突围历程:

  1. 1991–2000 年:代工转型品牌化
    创始人丁世忠以代工运动鞋起家,1999 年斥资 80 万元签约乒乓球奥运冠军孔令辉,凭借“我选择,我喜欢”广告语打响品牌第一枪,2007 年登陆港交所(02020.HK)。
  2. 2009–2019 年:收购驱动多品牌扩张
    收购 FILA 后,安踏用 10 年将其年营收从不足 3 亿推升至超 200 亿,验证高端化运营能力;此后通过合资、收购引入 DESCENTE、Salomon 等品牌,构建多品牌护城河。
  3. 2020 至今:全球化与科技攻坚
    2021 年,安踏中国市场份额超越爱迪达斯;2023 年提出“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新战略,加速海外扩张。旗下 Arc’teryx、Salomon 在欧美市场年均增速超 30%,成为全球化先锋。

战略核心:DTC 模式与科技研发双轮驱动

为支撑多品牌运营,安踏祭出两大杀手锏:

  1. DTC(直面消费者)革命
    2020 年启动“DTC 转型”,将 35% 门店转为直营,打通线上线下数据,直营渠道毛利率较传统批发模式高出 10–15 个百分点。
  2. “黑科技”打造产品壁垒
    集团研发投入占比超 2%,推出“氮科技”中底(能量回弹率达 82%)、冰肤科技(体感降温达 5℃)等核心技术。2023 年,科技产品贡献营收占比突破 30%。

未来挑战:全球化与高端化的平衡术

尽管稳坐国内头把交椅,安踏仍需直面挑战:

  • 如何让 Arc’teryx、Salomon 摆脱“被中国收购后失去高端调性”的质疑?
  • 如何在国际市场复制 FILA 在中国的成功?

集团 CEO 徐阳表示将坚持“全球化运营+本土化深耕”,未来 5 年海外营收占比目标从目前的 5% 提升至 20%。与此同时,安踏正加码冰雪、户外等细分赛道,押注“运动消费升级”趋势。

从晋江作坊到全球巨头,安踏的崛起不仅是一个品牌的逆袭,更折射出中国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宏大叙事。在 “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 的战略蓝图下,这家中国体育巨头能否真正比肩NIKE、ADIDAS?答案或许藏在下一个十年的征途中。

关于安踏集团

安踏集团是一家专门从事设计、生产、销售运动鞋服、配件等运动装备的综合性、多品牌运动用品集团。公司创立于 1991 年,2007 年在中国香港上市。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安踏集团从一家传统的民营企业转型成为具有现代化治理结构和国际竞争力的公众公司。

安踏集团坚持“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发展策略,旗下拥有安踏(ANTA)、斐乐(FILA)、迪桑特(DESCENTE)、可隆体育(KOLON SPORT)等多个中外知名运动品牌,全面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2019 年 3 月,由安踏体育组成的投资者财团完成收购亚玛芬体育公司(AMER SPORTS),正式开启全球化进程。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