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勐海县非遗传承,哈尼服饰飞针走线,绣出巧思之美

文化中国行|勐海县非遗传承,哈尼服饰飞针走线,绣出巧思之美"/

勐海县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中哈尼族是当地的主要民族之一。哈尼族服饰制作技艺是勐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哈尼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 哈尼服饰制作技艺简介
哈尼族服饰制作技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选材":选用优质棉、麻、丝等天然纤维作为面料。 2. "染色":采用传统的植物染料进行染色,色彩自然、环保。 3. "裁剪":根据人体结构,结合哈尼族审美,进行裁剪。 4. "刺绣":运用飞针走线的技巧,在服饰上绣制各种图案。 5. "拼接":将裁剪好的布料拼接成完整的服饰。
### 飞针走线绣巧思
哈尼族服饰的刺绣技艺尤为引人注目,其特点如下:
- "图案丰富":刺绣图案多以动植物、山水、天文等自然元素为主,寓意吉祥、美好。 - "色彩鲜艳":刺绣色彩搭配和谐,富有层次感。 - "针法多样":运用平针、打籽、锁边等多种针法,使刺绣作品更加生动、立体。
### 传承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哈尼服饰制作技艺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民族技艺,当地政府和社会

相关内容:

哈尼族服饰创作。

在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的茶山云雾间,勐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哈尼族服饰传承人二艳手中的针线不停翻动,将日常生活场景、日月星辰轨迹与祖辈迁徙史诗等元素绣入彩布之中。

今年西双版纳州泼水节文创赶摆场上,二艳的哈尼元素小摊吸引了不少游客,改良创新后的哈尼服饰既保留传统风格又紧跟时代潮流,手机包、耳饰、头饰、领带等哈尼刺绣文创产品让游客们爱不释手。这些产品都由二艳从传统的哈尼阿卡服饰中汲取灵感并融合时尚理念,改良成更适应现代日常生活的服饰,使传统的哈尼服饰“潮”起来,在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成长于格朗和乡哈尼族村寨的二艳自小就对哈尼刺绣感兴趣。经过刻苦学习和钻研,她掌握了很多刺绣、缝制和色彩搭配的技巧,便开始专注于哈尼服饰的改良和创新。2018年,二艳创立“哈倪康帛”品牌,从纺线、织布到刺绣、缝制、色彩运用,其产品展现出大胆且创新的风格。“我从小受‘万物有灵且美’的理念影响,为服装创新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谈到自己做哈尼服饰改良创新的初心,二艳说,“我希望哈尼服饰能推陈出新,让更多人喜欢哈尼服饰、了解哈尼文化。”

“哈倪康帛”品牌创立后,每年都召开新品发布会。2020年至今,二艳多次带着改良版的哈尼服饰亮相多个民族时装周T台,并连续三年获得“丝路云裳·云上昆明时装周”最佳造型奖和最受欢迎服饰奖。二艳还成为中国民族非遗服饰文化时尚周的签约设计师,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喜爱。

在发展个人事业的同时,二艳还积极组织开展非遗技艺培训班、青年夜校、非遗进校园活动等,承担起非遗技艺的传承责任,让更多年轻人关注和了解哈尼族服饰。目前,“哈倪康帛”品牌已带动近200位哈尼刺绣绣娘就业,为助力乡村振兴持续贡献力量。

云南网记者 林丽华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