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领军企业之一,近年来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被誉为“最争气的国有车企”之一。以下是关于长安汽车及其子品牌欧尚的一些分析:
1. 长安汽车的高端品牌发展:
长安汽车近年来一直在积极布局高端市场,推出了长安UNI系列、长安深蓝等高端品牌。这些品牌凭借其独特的设计、先进的科技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未来,长安汽车有望在高端市场取得更大的突破。
2. 欧尚品牌的独立可能性:
欧尚作为长安汽车旗下的一个重要子品牌,主要定位于家用车市场。关于欧尚是否会独立,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
(1)独立运营:长安汽车可能会将欧尚品牌独立出来,成立独立的销售公司或合资企业,以更好地满足家用车市场的需求。这样,欧尚品牌可以更加专注于家用车市场,提升品牌形象和竞争力。
(2)保留子品牌:长安汽车也可能选择保留欧尚作为旗下子品牌,继续依托长安汽车的整体品牌实力,共同拓展市场。这种情况下,欧尚品牌将受益于长安汽车的技术、研发和资源优势。
(3)转型升级:欧尚品牌也可能在长安汽车的支持下,进行转型升级,从家用车市场向其他细分市场拓展,如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
综上所述,欧尚品牌是否独立运营,还需根据长安汽车的战略规划和市场
相关内容: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句出自《孟子·告子下》中的经典名言用来形容长安汽车再合适不过。
在国有车企中,长安汽车并不是最受“疼爱”的一个,甚至可以说是最“受苦”的一个。一汽有大众、丰田 ,上汽有大众、通用,广汽有本田、丰田,东风有本田、日产,这些合资车企在国内都是赚得盆满钵满,甚至连北汽和华晨都有奔驰、宝马助阵。反倒是长安,虽然也有不少合资公司,但福特和马自达的影响力远不如其它合资车企。

虽然在资源上长安并不是最好的,但长安却是国有车企中最争气的一个。
“躺平”是当下最流行的网络流行词,用“躺平”来形容其它国有车企再合适不过。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与国外汽车豪强有着很大差距。合资公司成立的目的就是以市场换技术,但大多数国有车企早已忘记初心,一味地靠着合资公司赚钱,不仅没有换到技术,反倒是失去了应有的冲劲儿。

很多人都说,长安汽车玩死了合资车,却成就了自己。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长安自己造的车在销量上远超与其合资的车企,并与吉利、长城一道被称之为自主一线车企。而一汽、上汽、广汽、东风等国有车企,在每年的销量和营收上,抛开合资公司的那部分,剩下的有多少是自己的?华晨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核心技术是汽车品牌立足之根本
了解长安汽车的朋友都知道,长安也只是在近十年里迅速发展起来的,其中“第三次创业”就是长安汽车的转折点。
为了真正赶超合资,在三大件领域实现技术反杀,自2009年起,长安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发中,短短十年累计投入496亿研发费用,按照当时的市值,这笔资金可再造两个长安。高投入为长安带来了高产出,接下来长安蓝鲸动力不仅连续四年登榜“中国心”十佳发动机,长安更是连续5届10年蝉联中国汽车研发实力行业第一。

到了近两年长安技术红利开始逐步释放:2019年,一个十年都不过时的发动机技术平台——长安蓝鲸NE动力正式发布,同年有着地表最强1.4T之称的蓝鲸NE1.4T高压直喷发动机上市。
2020年是长安的技术爆发期,蓝鲸NE平台第二款1.5T直喷发动机开始启用,UNI-T率先搭载,紧接着具备量产能力的L3级自动驾驶技术面世。同年,长安牵手华为、宁德时代发布方舟架构,一个在智能化领域具有革新意义的全新平台。

据统计,在2020年长安自主品牌销量达到了978398辆,成为国有车企最后的牌面。今年8月,长安系自主品牌销量为84208台,搭载蓝鲸动力车型的销量高达68514辆,占比超过81%,进一步证明了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按照长安汽车目前的销量增速,完全能在今年实现长安系自主品牌销量破百万的成就。
欲速则不达,骤进祗取亡
从品牌,无论是从各个层面也好,对于车企来说都需要向上来做升级,在十多年前部分自主品牌就已经开始冲击高端市场,但真正成功的屈指可数,而失败的原因就是过于激进。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骤进祗取亡”,相比其它自主品牌盲目地冲击高端市场,长安汽车则是稳扎稳打,有着自己独有的发展战略。
去年6月,长安UNI系列的首款车型UNI-T正式上市,而UNI也正是长安汽车品牌向上之作。今年3月,UNI系列的第二款车型UNI-K也正式迎来了上市,不论是UNI-T还是UNI-K,上市之后都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UNI-T更是连续数月实现了月销上万辆。

自UNI系列首款轿车UNI-V曝光之后,有关UNI是否会独立的声音越来越大,毕竟长安自己也已经将UNI和长安现有销售网络分离开,一切迹象都在表明UNI或将独立成长安的高端品牌。

但在8月份,长安汽车首度亮相了阿维塔科技旗下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的首款产品(代号E11),以及长安汽车全新平台的首款纯电动车型C385,标志着长安正式进军高端市场。


不同于长城旗下的WEY和吉利旗下的领克,阿维塔走的是高端新能源车方向。从目前来看,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接受度已经越来越高,无论是特斯拉,还是“蔚小理”在销量上都是不断攀升,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对阿维塔来说此时入场也正是一个很恰当的时机。
反倒是UNI,更多的将是长安汽车的一个序列,就跟CS系列一样。UNI没能成为长安汽车的高端品牌也不难理解,不管是UNI-T还是UNI-K,在售价方面相比同级别的领克和WEY车型都要低上不少,同时也比长安现有的CS系列高不了多少,UNI更像是在为阿维塔打头阵这样的一个角色。

欧尚会独立吗?
看到此处很多人都要跳出来说了,长安欧尚不是在2018年就已经独立了吗?既然如此,为何现在还叫长安欧尚而不是欧尚汽车?
与长安一样,欧尚的转型之路也并不太平,2017年当时还叫长安商用车的欧尚提出商转乘战略,并在2018年正式向商用车转型。在这三年的时间里,长安欧尚推出了欧尚X5和欧尚X7两款全新车型,而欧尚X7 PLUS也将在近日正式上市。

特别是欧尚X5,从去年底上市以来单月销量基本都维持在1万辆以上,是长安欧尚的绝对销量主力。相比长安汽车而言,长安欧尚在定位上其实是要更低的,长安汽车的现状就好比捷途、奇瑞、星途一样,各自面对低、中、高端市场,而捷途在今年7月份也正式独立了出来。
奇瑞虽然在营销上是个门外汉,但奇瑞的发展战略无疑是自主品牌中看得比较远的一个。捷途了独立之后可以更专心地在低端市场发力,虽然对于车企来说中高端市场才是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阵地。但这并不意味着低端市场不重要,低端市场仍有大量的消费群体,而定位更低的长安欧尚如果独立,既可俘获低端市场消费者人群,同时还不损失长安汽车本身的品牌形象。

长安欧尚变成欧尚汽车,表面上只是改变了称谓,实际上对长安汽车未来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这就好比大众的捷达,捷达在售价上比大众便宜得多,但在三大件上却与大众车型一致,而定位更低的捷达并未损失大众的品牌形象,反倒是让大众借此可以收割低端市场,对于长安及长安欧尚来说也是如此。

写在最后:
一个成熟的汽车集团,都有着不少子品牌,国外的大众、丰田,国内的吉利、长城、奇瑞等,都有着不少子品牌。反倒是作为一线自主车企的长安汽车,在子品牌的打造上则显得非常尴尬。所以说,长安欧尚独立成欧尚汽车,完全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只是时间问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