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K(葛兰素史克)与辉瑞(Pfizer)整合消费保健品业务的消息表明,两家制药巨头将共同打造一个更强大的消费保健品市场参与者。这一整合将涉及多个知名品牌,包括芬必得和善存。
芬必得(Fenbid)是GSK旗下的一个知名止痛药品牌,而善存(Centrum)则是GSK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品牌。通过整合,这两个品牌将归属于同一家公司,有望在市场上形成更强的竞争力。
以下是整合可能带来的几个影响:
1. 市场份额扩大:整合后的公司将成为消费保健品市场的领导者,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
2. 产品线丰富:整合后的公司拥有更多知名品牌,产品线更加丰富,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 研发投入增加:整合后的公司可以集中资源进行研发,推出更多创新产品。
4. 营销策略优化:整合后的公司可以共享营销资源,优化营销策略,提高品牌知名度。
5. 供应链整合:整合后的公司可以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总之,GSK与辉瑞整合消费保健品业务,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战略调整。这一整合有望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为两家公司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相关内容:
8月1日,葛兰素史克(GSK)宣布已经与辉瑞完成交易,整合双方的消费保健品业务,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在新的合资公司中,葛兰素史克持有68%的股份,拥有控股权,辉瑞持有32%的股份。合资公司成立以后,将成为OTC产品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同时在包括中国和美国在内的所有关键地区市场份额均位居第一或第二的位置。
据悉,此次整合涉及两家公司旗下诸多知名产品——其中,GSK旗下有牙膏品牌舒适达,在药物上涉及止痛药芬必得、用于缓解肌肉疼痛的扶他林软膏、感冒药必理通、新康泰克;辉瑞旗下的品牌涉及营养补充剂善存和钙尔奇、止痛药Advil、儿童感冒药惠菲宁等。
GSK计划在三年内将合资公司从母公司剥离,并让其消费保健品业务在英国证券市场上市。
GSK称,合资公司将专注于完成对两家公司业务的整合。到2022年,有望每年节约成本5亿英镑,预计现金总成本为9亿英镑,非现金费用为3亿英镑。在节约下来的成本中,最高将有25%被再次投入到业务中,以支持创新和其他增长机会。
GSK消费保健品首席执行官(CEO)Brian McNamara称:“我们将把重点放到完成对这两家公司业务的整合上,利用两者结合所带来的优势。我们拥有了不起的、基于科学的品牌组合,优秀的人才和能力。我们已经做好准备,将打造一家全球领先的消费保健品公司,实现更高的销售额,更好的现金流并贡献更多的利润。”
GSK首席执行官兼合资公司主席Emma Walmsley说:“完成与辉瑞组建合资公司的工作,标志着GSK转型的下一阶段正式开始。对集团而言,这是一个重要时刻。这为两家伟大的公司奠定了基础,一家在消费保健领域,一家在处方药、疫苗领域。”
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非处方药市场之一。合并之后的GSK消费保健品中国将强化在疼痛管理、呼吸健康、营养补充剂,以及治疗性口腔保健领域的行业前沿地位。此次合资之后,GSK消费保健品将帮助更多中国消费者更好地进行自我健康管理,支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推进和实施。在合资公司成立后,原担任辉瑞健康药物中国区域总经理的顾海英将担任GSK消费保健品大中华区总经理。
剥离非核心业务正在成为跨国药企的共同选择。不光是GSK和辉瑞,几乎所有外资药企都在近几年间做了“瘦身”调整。2017年1月,雅培将全安素业务外包,裁撤了整个非处方药团队。2016年12月,百时美施贵宝也裁撤了非处方药事业部;2016年8月,百时美施贵宝解散了血管事业部。2016年10月,诺华关闭了上海和瑞士的生物制剂部门。2016年9月,诺和诺德裁员上千人,涉及研发、总部、商业职能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