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消息表明重庆在推动品牌发展和城市文化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增105家“首店”不仅展示了重庆市场的活力和吸引力,也体现了当地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选择历史老建筑作为品牌首店的选址,有以下几点积极意义:
1.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历史老建筑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将其作为商业用途,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
2. "提升城市形象":首店选择历史老建筑,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和消费者。
3. "促进经济发展":首店通常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选址在历史老建筑有助于吸引更多人流,从而带动周边商业发展。
4. "创新商业模式":在历史老建筑中开设首店,可以创造出独特的商业氛围和体验,为消费者带来新鲜感。
5. "促进文化消费":首店选址历史老建筑,有助于推动文化消费,让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体验和感受当地的文化氛围。
总之,重庆新增品牌“首店”105家,选址偏爱历史老建筑,既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这种做法值得肯定和推广。
相关内容:
重庆“首店经济”持续升温。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重庆新增首店105家,从能级看,西南首店数量大涨,环比增长214.3%。众多优质首店的到来,为市民提供消费新创意、新体验,进一步丰富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2024年前三季度,重庆市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万亿元,同比增长3.8%;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9777.66亿元,增长2.6%;餐饮收入1879.80亿元,增长10.4%。
这其中,“首店经济”功不可没。赢商大数据统计,2024年第三季度,重庆引入首店105家,总体保持稳步上升的向好趋势,成为激活城市消费的新引擎。
透过数据看到,新增首店中,西南首店数量大涨,环比今年1季度、2季度分别增长266.8%、214.3%,推动整体能级大幅提高,首店引力快速增强。
从首店选址最青睐区域看,渝中、江北占据了全市超6成的份额,分别以39家、27家的数量位居全市第一二位;九龙坡区以19家的数量位列第三。
业态方面,第三季度引进零售首店53家,环比二季度增长35.9%,反超餐饮成为当季最热门业态。具体细分业态来看,零售业中的服装和时尚生活是诞生首店最多的品类,包括涵盖男女装的服饰集合店、运动装等。另外,IP主题店成为零售首店中第二大品类,不少品牌将西南首店选择重庆,尽显“8D魔幻之都”二次元浓度不断加深的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存量商业改造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品牌首店,选址时偏爱历史老建筑。比如,始建于1911年、重庆仅存的遗址级民俗生活风貌区——鲁祖庙传统风貌区,经历3年修缮后重新对外开放,今年三季度,多家城市首店选择在此亮相,通过时尚消费的导入,为历史风貌区赋予全新的商业形态,延续城市文脉同时打造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体验空间。
上游新闻记者 郭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