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亚文化,非主流的多元风格与代表性品牌全解析

亚文化,顾名思义,是指主流文化之外,由特定群体形成的具有独特价值观、审美观和行为方式的文化现象。亚文化并非等同于“非主流”,后者更多是指不符合主流审美或价值观的文化现象。亚文化具有多样性,下面我将从几个常见的亚文化细分风格及其代表品牌进行解读。
1. "街头文化(Street Culture)" 街头文化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强调自由、反叛和个性表达。其代表风格包括: - "嘻哈(Hip-Hop)":以音乐、舞蹈、涂鸦和街头服饰为特点,代表品牌如Nike、Supreme、Stüssy等。 - "滑板文化(Skate Culture)":以滑板运动为核心,代表品牌如Vans、Element、Huf等。
2. "朋克文化(Punk Culture)" 朋克文化起源于1970年代的英国,强调反叛、独立和个性。其代表风格包括: - "硬核朋克(Hardcore Punk)":以激烈的音乐、短发和朋克服饰为特点,代表乐队如Bad Brains、Black Flag等。 - "复古朋克(Post-Punk)":在朋克基础上融入更多音乐元素,代表乐队如Joy Division、The Cure等。
3. "哥特文化(Goth Culture)" 哥特文化起源于1980

相关内容:





世界因疫情而处于相对封锁的状态,并持续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经济下滑、停工、停课,人与人之间需要时刻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等等... ...种种社会现象都牵动着年轻一代的不安情绪。


Z世代出生于互联网时代,于他们而言,数字世界意味着一切。数字化语境下,图像和视频在社交媒体上传播速度之快使得时尚亚文化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蓬勃发展,他们以更快的速度卷土重来、重焕活力,以更少的成本存在,且更加多样化。



亚文化相关的内容不仅在海外如TikTok、instagram等平台上传播火热;在国内,许多博主、KOC也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红书等平台来传递着一文化,或科普、或分享自己的日常搭配等,比如时尚博主”深夜发媸”徐老师就分享过一些相关的品牌、单品等。



年轻一代通过尝试不同“极端”风格,来表达自我,或逃避现实。这种“极端”是脱离于主流审美而形成的另类时尚,如Goth(哥特)、Grounge(垃圾摇滚)、Punk(朋克)、Dark Academia、Y2K等独特的亚文化都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部分。





时尚开始回潮,怀旧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心灵避难所,为这个遭受全球健康危机、气候变化蹂躏的世界增添些许鲜亮色彩,与黯淡的经济形成鲜明对比。年轻一代也试图摒弃现代科技,排除外界一切繁杂干扰,转向追求过往舒适、被爱包围的感觉。尽管讽刺的是,他们不得不借助社交媒体来彼此连结,怀念他们所没经历过的、前数字时代的浪漫。


时尚产业也快速捕捉到这一趋势,并从中获取灵感。比如,Marc Jacobs旗下推出一个亚文化部门Heaven,设计灵感源于早期的Punk和Grunge风格;Stella McCartney最新发布的Get Back胶囊系列就致敬了英国传奇乐队The Beatles;Marine Serre的2022秋冬系列的设计也融合了Club Kids、Grunge等风格元素;Ganni与Juicy Couture合作的全新胶囊系列融合了Y2K风格。


Stella McCartney 2022「Get Back」胶囊系列


Marine Serre 2022秋冬系列


Ganni x Juicy Couture




当我们谈论亚文化时,

我们在谈论些什么



亚文化群体不循规蹈矩,追求小众,规避主流商业风格与价值,如嬉皮士、哥特、朋克、二战后“垮掉的一代”、街头文化等等。有学者曾将青年亚文化描述为象征性或仪式性的尝试,通过有意识地采取对建制派构成威胁的行为来抵抗资产阶级霸权的力量。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也表示,初代亚文化的核心特征是“抵抗”




尽管随着英美新自由主义盛行、互联网普及以及全球化进程地加快,西方亚文化群体对主流文化的抵抗逐渐减弱,更多是一种自由选择的象征,但大众仍习惯于先入为主地定义认知之外人和事;其所代表的内容、价值、生活方式饱受大众质疑和不解。


不过近两年,「亚文化」在年轻一代的全新演绎下开始频频出圈,他们以消费为前提,将他们的消费理念、价值观融入其中,制定出属于他们的新亚文化规则,并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其生存环境正悄悄发生改变。


Charles Jeffery Loverboy



青年亚文化是一种身份认同


Z世代是有实验精神的一代,他们敢于冒险,充满自信。在当下的社会,多数年轻一代物质条件较为富足,因而对自我的重构及对个体价值的追求成为他们的最大目标。


时尚语言是最好的表达方式之一,且亚文化群体本身就会以服装、配饰等极具辨识度的“视觉符号”来传递信息,以看似玩世不恭的态度,向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挑战:一双经典的做旧马丁靴搭配皮夹克;all black搭配深色眼妆和系带紧身胸衣等。而以朋克、摇滚、哥特为代表等亚文化时至今日仍是时装设计师取之不尽的灵感来源。



如今,年轻一代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更多风格,包括但不限于Dark Academia、Cottagecore、Goth、Punk、E-girls/E-boys、Grunge等。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标奇立异,而是将真实的自己以及自己所坚守的文化属性展示给大众。





时尚圈里的青年亚文化

典型细分风格及代表品牌



Dark Academia(暗黑学院风)

代表品牌:CELINE


Dark Academia是在欧美社交媒体上突然蹿红的时尚美学,其审美受19世纪、20世纪初的英美学院派风格影响,西装外套、牛津衬衣、高领毛衣、针织背心、百褶裙、牛津皮鞋、经典的棕色或黑色手提包是必备单品。一些Vintage店铺也成为这一美学爱好者的淘货天堂。



与之相关的照片或视频所处场景也都充满着对艺术、知识的热情,你会看到Dark Academia的粉丝们在烛光下对皮革装订的书籍和手写书信向浪漫的致意,或在博物馆欣赏艺术作品、手拿素描本临摹雕塑,亦或是阅读19世纪的诗人诗作等等,并为其加上一层褪色滤镜。



从CELINE HOMME 2021秋冬系列“Teen Knight Poem”中,也不难看出这一风格对Hedi Slimmane也产生着一定影响。中世纪学院风与新浪漫主义在此交织、糅合。


Celine Homme 2021秋冬系列“Teen Knight Poem”



Goth(哥特)

代表品牌:Rick Owens


受哥特式文学和建筑的启发,Goth于1980年代初在英国开始流行,是最典型的时尚亚文化代表之一。这种风格以深色服装居多,使用天鹅绒、蕾丝等面料;妆发特点包括浓密的眼线、鲜红色或黑色的指甲油以及黑发,搭配银饰。



1994年,Rick Owens创立同名品牌,哥特式暗黑风格品牌的独特标签。其作品喜欢宏大的、殿堂式风格的设计,大多怪诞、前卫、充满冒险性和性幻想,并以黑色、白色、灰色为主色调。在Rick Owens的手中,服装、面料不为包裹身体存在,而是表达思想的武器,打开束缚方能让思想与身体一同解放。



除了极具代表性的Rick Owens,在Yohji Yamamoto的最新系列中也可见相关元素的应用。



Punk(朋克)

代表品牌:Vivienne Westwood、Underground


诞生于1970年代中期的英国,代表一种政治主张,传递暴力美学。彼时的英国经济十分混乱,失业率居高不下,年轻人对生活焦虑不安。以独立的音乐运动形式出现的朋克风,开始迅速席卷欧美国家,并对政治、哲学、音乐和文学等方面都带来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也有不少时尚品牌会在自己的设计中向Punk致敬。


同时,Punk文化也助推二手文化的发展。Punk一族热衷于DIY服饰,撕烂衣服、低俗logo、充满性暗示的图案,以及莫西干头、皮夹克、铆钉、网袜等都是当时的标志性元素。此外,人们也乐衷于在身上穿孔、纹身。


英国最具影响力的Punk乐队之一 sex pistols


Vivienne Westwood是极具朋克(Punk)精神的品牌,也让Punk文化在短期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品牌前瞻性的使用了苏格兰格纹和Harris Tweed粗花呢材质,其极具先锋性的设计、创新理念也影响了大批设计师,包括Yohji Yamamoto、川久保玲、Christopher Nemeth、Helmut Lang、Maison Margiela等。


Vivienne Westwood 海盗系列


Vivienne Westwood 2022秋冬成衣系列


同样来自于英国的Underground创立于1981年,是一个生活方式品牌,其产品包括摇滚服装、鞋履、配饰、印刷制品等,有着明显的叛逆风格,始终保持朋克精神,creeper是其最经典热门的产品。品牌主张经久耐用,规避快时尚。




E-girls/E-boys

代表品牌:CELINE


“e”代表“电子”,即通过社交媒体被普及,对Z世代有极强的吸引力。这也是亚文化的另一个关键发展:如今,它们更多地存在于数字世界。


E-girls/E-boys从现代场景出发,从哥特和朋克文化中汲取灵感,将渔网、迷你裙、乐队T恤、吊带和色彩鲜艳妆发等,以更可穿戴的方式设计。美妆也是E-girls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热播的美剧《亢奋》也助推这一风格快速破圈。



Hedi Slimane则在CELINE HOMME 2021年春夏系列中,以年轻人喜爱的社交平台抖音TikTok为灵感,对「滑板文化」进行探索,充分展现了E-Boys和E-Girls的自信风貌。


CELINE HOMME 2021年春夏系列



Grunge(垃圾摇滚)

代表品牌:Marc Jacobs


1993年,Marc Jacobs作为Perry Ellis的设计师正式迈入了时尚圈,把街头、亚文化搬上秀场,但当时Grunge在时尚圈的普及程度并不高,很少有人接受这种“昂贵且不修边幅的邋遢”。著名时装评论人Cathy Horyn甚至说:“Grunge is an athema to fashion”(Grunge是对时装的诅咒)。


之后Marc专注于自己的个人品牌的发展,并与2018年带领Grunge系列回归,同时推出以他instagram帐号命名的副线:THE MARC JACOBS,以及专注于亚文化的副线品牌HEAVEN BY MARC JACOBS,针对千禧一代,传达青少年的白日梦、反乌托邦、迷幻世界。


HEAVEN BY MARC JACOBS




还有哪些特色品牌值得关注?



Charles Jeffrey Loverboy

2015年由设计师Charles Jeffrey创立,是目前英国时尚界最令人关注的品牌之一。Dazed杂志曾评论他是“伦敦下一代俱乐部孩子的头目”。Charles Jeffrey的崇尚无性别主义,其设计大胆且怪异,善用亮眼吸睛的色彩,多从个人丰富多彩的酷儿生活中汲取灵感。同时,在Jeffrey的设计中也能感受到当代青年情感的脆弱面,令年轻一代感同身受。




MISBHV

2015年,MISBHV由Natalia Maczek和搭档DJ Tomek Wirski创立,二人从华沙的科技朋克界崭露头角,“MISBHV”这个名字的灵感也来自Maczek十八岁时常去的一家唱片店。


MISBHV的品牌美学植根于后社会主义波兰的嘻哈和俱乐部场景;Jean Arp、Andy Warhol、Paul Cezanne对其设计都产生着深远影响。2015年1 月,品牌在巴黎一个小展厅举办第一场时装秀;2017年被纳入纽约时装周。




ANGUS CHIANG

2015年由设计师Angus Chiang(江奕勋)创立。品牌每季主题都围绕中国台湾亚文化,无性别化风格和鲜艳的色调是其最鲜明的品牌特色。品牌以“色彩、幽默、趣味”为核心,将“文化、美学、平权”融入服饰设计,深受数字语境下的年轻消费者关注。




JENNY FAX

2011年由设计师 Jen-Fang Shueh在日本创立。其设计混杂着复古风情的少女怀旧风格,打破传统大众对“可爱”的刻板印象,并巧妙地运用稍显消极的视觉元素,成为满足千禧一代叛逆心理的另类乌托邦。




MOTOGUO

2015年由马来西亚的时装设计师Moto Guo创立。其设计以看似怪诞的浪漫,编织出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品牌主张“the right ones will come to us”,并以男装为开端,逐渐发展成为无性别品牌,打破传统男女服装的格局,跨越性别的界限。格纹、独特的印花都是品牌的经典设计。




Nodress

Nodress是从淘宝起步的小众品牌,其设计致力于为不善于自我表达,内心却又充满好奇和热情的女孩设计,鼓励她们探索、发现自我,更加勇敢地进行表达。Nodress每一季都尝试投入到新的角色或故事中,并且从设计师的个人经验出发,延伸到女性群体的成⻓。2020年,品牌在LABELHOOD秀场上首次亮相。




GRAPE

创立于2014年的鞋履品牌,极具少女感而又十分怪诞。设计师认为鞋履是yi zhong一种特定文化体验的媒介,鼓励表达状态和思考的可视化。


GRAPE最大的特色要数造型“圆润”的鞋底,设计前卫,造型可爱。品牌还根据不同的场景设计了Office系列、出差系列等,还与PEACE BIRD、MOTOGUO、SHUSHU/TONG、MARRKNULL、YINGPEI STUDIO、ANGEL CHEN等品牌展开过合作。




SugarSu酥履

2019年创立的鞋履品牌,以“甜酷”的千禧风格诠释中国女孩的年轻魅力。SugarSu的鞋子设计精致、独特,有不同形状的鞋头、鞋跟,还会应用很多浪漫的设计元素,比如钻饰、珍珠、链条等。品牌推出的玛丽珍鞋、马丁靴等都是比较热门的款式




SYSTEM系统

SYSTEM系统是一个位于上海的当代空间,面积约1800平米,包含艺术展览、Live House、Club、当代剧场等多重功能,聚焦于时下年轻群体关注的小众音乐、艺术、文化等,同时也会举办一些二手市集/环保市集活动,将同好聚集起来。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