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国民品牌富贵鸟跌落神坛,上市六年停牌三年,40亿债务救赎之路在何方?

富贵鸟作为中国一代国民品牌,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复杂且多方面的。以下是针对富贵鸟上市6年停牌3年,40多亿债务的偿还问题的一些可能解决方案:
1. "债务重组": - 与债权人协商,寻求债务重组,包括延长还款期限、降低利率、分期偿还等。 - 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如律师事务所、财务顾问等,来制定债务重组方案。
2. "资产出售": - 出售部分非核心资产,以筹集资金偿还债务。 - 考虑将部分业务或品牌出售给其他企业,以获取现金。
3. "业务转型": - 重新评估和调整业务模式,寻找新的增长点。 - 转型为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提高运营效率。
4. "引入战略投资者": - 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注入新的资金和资源,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 与投资者共同制定发展策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5. "政府支持": - 寻求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如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 - 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6. "法律途径": - 在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申请破产保护,以重新组织债务偿还。 - 与债权人协商,寻求和解或破产重整。
7. "员工稳定": -

相关内容:

源: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王益敏

登陆港交所尚还不到6年时间,曾经的国民品牌富贵鸟就要和资本市场说“再见”。

8月12日晚间,富贵鸟(01819,HK)发布公告称,8月9日,联交所向其发出函件,告知公司股份的最后上市日期为2019年8月23日,而股份上市地位将于2019年8月26日上午9时起取消。

对于80后一代而言,“富贵鸟”品牌曾经常出现在青少年时的记忆中,作为当时的国民品牌,被誉为三四线商场的“扛把子”。然而,短短数年间,富贵鸟不仅“风光不在”,更因债务等问题陷入困境,进入退市倒计时。

一代鞋王,何去何从?浙江同样有众多知名鞋企,在这样风波中,带给他们怎样的警示和启迪?钱江晚报就此进行了采访。

一代国民品牌的兴与衰

创业30余年,上市3年后即停牌

在福建,晋江以运动品牌闻名,而石狮则以男士休闲服装著称,富贵鸟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创立之路,也可谓一波三折。

从小生活清苦的创始人林和平,在20几岁的年纪就选择下海经商。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他们一共19个堂兄弟,凑了4万元钱,创立富贵鸟集团的前身——石狮市旅游纪念品厂,生产单价只有几元钱的人造革的凉鞋和拖鞋。

第一次创业,并没有成功。十几个工人的小厂,面临经营、管理制度极不灵活的窘境,看不到希望的众人,逐渐选择了退出。在几年之后的八十年代末期,持股人只剩下了林和平等四个堂兄弟。

随后,四人重组了旅游纪念品厂,决定转向生产真皮休闲鞋,并注册了“富贵鸟”商标。“一代鞋王”的故事就此开始。

企业重组后的第一年,也就是1990年,就有了一笔1万多双皮鞋的出口订单,当年全年竟卖出了10万双休闲皮鞋,相当于年计划产销量的10倍。

随后石狮旅游纪念品厂更名为石狮市福林鞋业有限公司,并在1992年正式成立了富贵鸟集团。2012年,凭借着2000余家品牌专卖店,富贵鸟一跃成为全中国第三大品牌商务休闲鞋产品制造商。

截至2013年6月30日,富贵鸟在国内的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拥有3195家零售门店以及60个经销商,主要分布于一线城市的直营门店,也超过了200家,员工最多时,接近1万人。

同年,富贵鸟正式登陆港交所。根据财务数据,2012年至2014年,其业绩增长强劲,三年的营业额分别达19.32亿元、22.94亿元以及23.23亿元。

而这,已是富贵鸟的巅峰所在了,很快,“一代鞋王”便走上了下坡路。自2015年开始,富贵鸟陷入业绩下滑泥潭。到了2016年,公司中期业绩也因多种原因延迟刊发,自此,其便进入了漫长的停牌状态。至今,除了刊发了几份年报的业绩摘要外,富贵鸟自2016年半年报后的多份业绩报告一直未有音讯。

目前,富贵鸟公司的官网依然能够正常打开,但诸多栏目也已经很久没有更新,包括公司大事记以及最新消息等。

“折翼”是因为盲目跨界

如今终端促销,也难吸引顾客

从上市的高光时刻到“折翼”,富贵鸟似乎是陡然滑坡。其中有着怎样的缘由?

据公开资料显示,富贵鸟显然是玩跨界把自己玩“进去了”。而它最大的跨界,是来自与其主业并不相干的金融业。

据公开报道,2015年5月初,富贵鸟以1000万美元战略投资深圳中融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旗下的线上P2P平台共赢社。2015年10月,富贵鸟又入股了叮咚钱包,成为大股东。叮咚钱包运营主体是深圳中融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富贵鸟通过旗下子公司富银金融间接持有中融资本80%股权。

据了解,富贵鸟当前财务状况堪忧。根据2018年12月5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发布的《关于富贵鸟有限公司公开招募重组方的公告》显示,经过管理人审查,342家主体申报的债权总额约为46.68亿元。

已然丢失了“富贵命”的富贵鸟,如今在终端零售平台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呢?消费者对于曾经的国民品牌,又持以怎样的态度?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来到位于西湖文化广场的银泰百货,在1楼大厅的中间位置,找到了一家富贵鸟专卖店。这家大约10平米左右的专卖店,只有一个营业员,正值午饭时间,营业员离开柜台约半小时。

在店里,记者发现陈列的商品,款式偏商务,样式也比较老气。在记者驻留的大约1个小时里,只有五六位顾客到专卖店驻足停留,其中要求试鞋的,只有两位。

价格方面,专卖店里的商品基本都打着促销和降价,折后的零售价大约在199—399元之间,其中,适合中来年女士的鞋款多于男士鞋款。

营业员40多岁,在柜台也工作了近一年的时间,她告诉记者,目前消费全体基本在四五十岁之间,“很少有年轻人到这里消费。”营业员说,只有在店庆的时候,生意才会稍好一些,最多一天大约卖出四五十双。

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杭州主城区加上富阳、余杭等周边区县,富贵鸟专卖店大约只有10几家,多以租借商场店铺为主,普遍来看,零售情况都不理想。

两家浙江知名鞋企当家人的感言

时代下转型,也要干自己擅长的事

面临退市的富贵鸟,能带来怎么样的警示呢?特别是,对于以商务款制鞋起家的浙江鞋企而言,在这场风波中,又可以有着怎样的借鉴意义?

钱江晚报记者在几天前,曾当面采访了浙江奥康鞋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滔,55岁的他当时直言,自己正经历着人生的第三次创业。

奥康同样以商务男鞋起家,7年前,奥康国际登陆上交所,成为“第一家男鞋上市公司”。同年,奥康品牌实现男鞋市场占有率6.79%,排名第一。

然而,在互联网大潮冲击下,实业发展陷入瓶颈,奥康国际也如大多数正转型升级的企业一样经历着要不要转?要往哪里转?要怎么转的困惑?

“但即便面临暂时的困难,企业也不曾放弃主业。”奥康国际的一位高层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公司今年定的“一号工程”是鞋类的个性定制工程,而这项工程又完全是便捷和可移动的,为的也是适应市场变化,此外,公司坚持引进的飞织技术,围绕的主题,依然是怎么把鞋做好,怎么让年轻人来认识他们这个30多年的老品牌。

谈及整个鞋业所处的环境,王振滔也曾表示:“没有永远成功的企业,只有适应时代的企业。”在他看来,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是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石。

同样,红蜻蜓集团董事长钱金波之子、红蜻蜓集团最年轻的副总裁钱帆也在今年接受钱江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当下,坚持让老品牌年轻化,不断革新品类,提升质量,是他们最为关心的事之一。

“时尚这个东西,无时不刻不在变化,我不学,也就被淘汰了。”钱帆说,如今,同样作为几十年的鞋企,他们在新品牌、新商品、新制造、新物流、新零售、新金融等全面提升下,“更要开展全新的数字化商业系统。”

“专心做主业的公司没有看到做失败的,做失败的大都是野心勃勃的。有野心不是坏事,问题是野心需要和自身资源以及大环境匹配起来。”在谈及富贵鸟退市时,一位透露姓名的专家这样说,在他看来,坚持做适应时代的主业,是浙江众多知名鞋企如今坚持的,也只有如此,他们的未来也才能迎来新的机遇和发展。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