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艺术家阿部幸子靠剪纸走出精神病:我的作品既不美,也不会令人沉思

常说艺术艰涩难懂,但有的作品其实纯粹得令人感动。日本艺术家阿部幸子自小被父母抛弃,辗转被3个家庭收养,却始终未能找到真正的归宿。童年经历使她在20岁时患上精神病,更要住进精神病院。有自残念头的她意外发现自己剪纸时内心分外平静,慢慢将自我救赎化为令人屏息的艺术。

(图片来源:Liverpool Biennial)

日本艺术家阿部幸子以剪纸疗癒自我

「幸子」原本的意思是「幸福、幸运的孩子」,然而阿部幸子的童年似乎却与名字的期许背道而驰。阿部幸子1975年生于奈良,小时候被双亲遗弃,后来3次被收养家庭弃养。从小体会不到家的感觉,加上寄人篱下让她觉得要努力博取别人的喜欢,种种压力和惨痛经历让她不幸患上精神病。

(图片来源:Liverpool Biennial)

靠每天剪纸10个小时走出精神病

住进精神病院的期间,阿部开始对剪纸产生兴趣,一开始每天会花上长达10个小时剪纸,将一张张白纸剪成只有数毫米的纸条,单是剪一张纸就需要40分钟。院方曾因为她的自残倾向而没收剪刀,但医生发现她剪纸时异常平静,于是特别许可她使用尖锐物品。

(图片来源:Liverpool Biennial)

我们的头绪总是剪不断,理还乱。剪纸的过程能帮阿部幸子梳理的杂乱无章的思绪。她曾在访问表示,剪纸的节奏、纸条的粗细和长度其实呼应了她的思考过程和想法对身体的影响。阿部出院后继续延续剪纸的习惯, 2003年首次在纽约MoMA PS1美术馆现场表演剪纸艺术。

(图片来源:Liverpool Biennial)

长达30年的行为艺术《Cut Papers》

阿部幸子一剪就是30年,这些年来她会到世界各地的艺术馆表演,身穿白裙、在观众面前将白纸剪成一丝丝柔软的纸条,也会在身旁设置收音器,将剪纸声放大。纸条堆积如山,远看既像棉花和羽毛,近看又似髮丝和蜘蛛丝。

(图片来源:Liverpool Biennial)

看着她缓缓重複的动作,剪刀咔嚓作响,伴随着纸张细微的沙沙声,相信观众也会感到莫名的舒压。然而阿部幸子却曾说:「我的作品既不美,也不会令人沉思。」也许对她而言,剪纸的意义从来只是自我对话与救赎的过程,而那些纸条只是静静地诉说她内心的挣扎与和解。

(图片来源:Liverpool Biennial)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