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国民品牌Country Road近期遭遇了严重的困境,从曾经的国民品牌到如今大规模闭店,这一变化令人震惊。以下是这一事件的一些可能原因和背景:
1.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全球化和电商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进入澳洲市场,对Country Road等本土品牌构成了巨大挑战。
2. 消费者需求变化: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时尚和可持续性的关注日益增加,Country Road在产品创新和设计上可能未能跟上市场趋势。
3. 高昂的运营成本:Country Road可能面临着高昂的租金、人力成本等问题,导致盈利能力下降。
4. 财务问题:Country Road可能面临严重的财务困境,导致资金链紧张,无法维持正常运营。
5. 疫情影响:新冠疫情对全球零售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Country Road也不例外。疫情期间,许多门店被迫关闭,导致收入大幅下降。
针对这一事件,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优化产品线:Country Road应关注市场需求,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对时尚、个性化、可持续性的需求。
2. 加强线上线下融合:Country Road应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提高销售渠道的覆盖范围。
3. 降低运营成本:通过优化供应链、精简组织架构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4. 寻求外部投资:Country Road可以考虑寻求外部投资,以缓解财务压力,为未来发展提供
相关内容:
//前言//澳洲知名时尚巨头Country Road遭关店潮,
大批门店接连关闭,
业绩断崖式下降,
利润锐减71.7%!
时尚巨头Country Road深陷关店潮
大批门店关闭
近期,澳大利亚零售业寒意逼人,通胀压力与消费疲软使得多家知名品牌纷纷陷入关店潮!
而澳洲国民时尚品牌Country Road Group也未幸免,大批门店接连倒闭,业绩遭遇断崖式下滑, 利润锐减71.7%!

作为澳大利亚最具代表性的时尚品牌之一,Country Road创立于1974年,最初以女性衬衫业务起家,逐渐发展为澳洲首个生活方式品牌,以高品质服装、配饰和家居用品闻名。
这一品牌在澳洲华人群体中同样承载着特殊记忆,多名华人表示,此前还在上高中时,不论男女,几乎人手一个Country Road的包,还有不少国内华人求代购。
而品牌甚至也一度成为首批进军美国市场的澳洲时尚品牌,1998年,南非Woolworths Holdings收购控股权,正式纳入国际化运营体系。
然而如今,它却与众多本土零售商一同陷入了经营困境。
近日,由于公司希望降低成本,Country Road Group旗下多家门店相继关闭,其中包括悉尼CBD维多利亚女王大厦(Queen Victoria Building)的标志性Country Road旗舰店、以及位于富人区Mosman的Trenery门店。
同时,Mosman区内的另一家Country Road门店也因装修暂停营业,悉尼皮特街购物中心(Pitt Street Mall)的一家CBD门店也将在三年租约到期后关闭。

这些关店为Woolworths Holdings旗下的这家零售商动荡的一年画上句号,该集团还拥有时尚品牌Mimco、Witchery和POLITIX。
而在关店潮的背后,是集团令人担忧的财务表现,2024-25财年上半年销售额骤降6.2%,集团将这一下滑归因于“经济和运营阻力”。
更严峻的是,截至去年12月29日的26周内,销售额进一步下滑8%,营业利润锐减71.7%,仅剩1420万澳元。

就在业绩持续恶化的同时,集团管理层也出现重大变动。
首席执行官Raju Vuppalapati突然宣布辞职,他在任职四年后将于8月底离职,理由是“追求个人兴趣”。
但其实,早在去年十月,Vuppalapati就曾警告集团正面临“完美风暴”般的挑战,当时该集团刚经历了有史以来最糟糕的财年表现。

回顾这场危机的源头,2023年5月是一个重要转折点。
时任首席供应链官Rachid Maliki被投诉后,集团启动外部调查,这一事件直接导致多名员工以离职相威胁。

不过放眼整个澳大利亚零售市场,Country Road的困境并非个案。
近期,母公司Mosaic Brands旗下的Rivers、Katies、Noni B和Millers等数百家门店相继关闭,导致数千个零售岗位消失。
与此同时,女装品牌Ally Fashion、Collette,JeansWest,鞋业巨头Wittner,运动服饰公司Exoticathletica以及冲浪品牌SurfStitch也纷纷宣告破产,澳洲时尚零售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洗牌。
最后
关店、裁员、高管更迭…
Country Road集团的困境,
正成为澳洲零售业寒冬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