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新品设计引争议,民族品牌国潮之路何去何从?致歉背后反思

李宁就新品设计致歉的事件,反映出民族品牌在追求“国潮”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挑战和机遇。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几点分析以及民族品牌如何走好“国潮”路的建议:
1. "文化自信与品牌形象": - 民族品牌要树立文化自信,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其融入产品设计、品牌故事和营销策略中。 - 品牌形象需与民族文化相契合,避免盲目追求时尚潮流而忽视民族特色。
2. "产品设计": - 设计师应具备对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创新能力,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产品。 -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细节,避免出现误解或冒犯民族文化的行为。
3. "市场定位": - 民族品牌要找准市场定位,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制定差异化策略。 - 在“国潮”产品中,既要满足年轻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也要兼顾中老年消费者的传统审美。
4. "营销策略": - 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博、抖音等,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 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品牌故事分享等形式,传递品牌价值观,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
5. "社会责任": - 民族品牌要承担社会责任,关注环保、公益等方面,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 在

相关内容:

新品的设计造型以及服饰颜色,“民族品牌”李宁陷入了舆论漩涡。

10月19日,李宁官方微博发布声明:近日,网络上出现对于“逐梦行”秀款部分产品的讨论,李宁公司对此高度关注。此次相关产品的设计及造型给大家带来了困惑和疑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

声明指出,本次“逐梦行”秀款产品的设计以“飞行”为主题,从飞行员装备中汲取灵感,展现人类不断探索天空的梦想。其中,大家讨论最多的飞行帽设计源于中国古代头盔、户外防护帽及棉帽,产品以多种颜色、款式进行呈现,兼具防风保暖等专业功能,以适应更多户外穿着场景。

被称为“国货之光”的李宁于2018年2月在纽约时装周大放异彩后,便持续加深与国潮的绑定,强烈的东方元素、青春新潮的设计以及与知名国潮的IP跨界,让品牌受到年轻消费者热烈追捧,业绩也随之水涨船高。

今年第三季度,李宁销售点(不包括李宁YOUNG)整个平台的零售流水同比实现10%-20%中段增长。上半年,李宁营收124.09亿元,同比上升21.7%;市场占有率上升至8.2%。中金公司指出,近几年本土运动品牌与国际品牌的差距持续缩小,并在功能提升、国潮崛起、国际化的驱动下持续成长。

那么,以国潮站稳脚跟的李宁,在此次“翻车”后,该如何走好国潮路呢?

首先,顺应国潮趋势,其实就是顺应年轻消费者的需求。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兴趣消费趋势洞察白皮书》指出,年轻消费者是国潮消费的重点群体之一,具备崇尚传统文化、喜爱复古元素等消费特征。服饰品牌在对传统文化的设计运用上,要聚焦正面素材,搞时尚文化要用浅显易懂的内容,这样对消费者更友好。如果设计师自己都不知道在表达什么,只是给时尚贴标签,碎片化地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就容易造成误解。

此外,年轻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有不确定性,本土品牌抓住了国潮的机会,更要谨慎维护自身价值与形象。此次舆论风波在于内部管理出现了问题,设计之初的审版是品牌很重要的工作,出现引发争议的设计却没有审核出来,暴露出商品企划、设计管理的问题。

以做加盟特许出身的李宁经历了“粗犷”发展阶段,在品牌宣传和产品研发上具有一定实力,但在渠道的精细化管理方面,内功是不够的。想要练好内功,一个层面是提升渠道管理、运营管理和门店的精细化管理,以此促进营收和利润;另一个层面是做好品牌管理,不能忽略消费者的基本需求。

当国潮成为消费市场的关键词,本土品牌正借助这股热潮“乘风而起”,但要真正把握好,仍需多研究传统文化和当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亮点,让国潮不仅只在国内流行,还要让国潮走向世界,随着中国文化自信形成国际潮。

文/程伟雄(鞋服行业独立分析师)

编辑 李铮 校对 赵琳

封图 IC photo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