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环保和个性化的追求,内衣品牌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市场策略。一些不强调身材展示的内衣品牌,通过强调舒适、健康和功能性的特点,逐渐在市场上崭露头角,甚至有些品牌在某种程度上“击败”了传统以展示身材为卖点的内衣品牌如维多利亚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
以下是一些原因,解释为什么这些不秀身材的内衣品牌能够取得成功:
1. "健康理念":这些品牌更注重内衣的舒适度和健康性,如使用天然材料、无刺激成分等,符合现代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2. "个性化需求":消费者不再仅仅满足于统一标准的美学,而是追求个性化的穿着体验。这些品牌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款式和设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 "环保意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品牌。这些不秀身材的内衣品牌通常采用环保材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 "社交媒体影响":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内衣的舒适度和功能性,而不是仅仅追求身材展示。这些品牌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传播自己的理念,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5. "市场细分":这些品牌针对特定消费群体,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大码人群等,提供专业、贴心的内衣产品,满足了这些细分市场的需求。
总之,不秀身材的内衣品牌通过关注消费者需求,调整
相关内容:
国内服装行业今年最猛的黑马,应该就是蕉内了。
卖内裤起家,一年干到快70亿,直接对标优衣库叫板。

但创始人臧崇羽最近撂了句狠话:“我们真正的对手根本不是优衣库!”

说实话,以前买基本款确实憋屈。

标签扎脖子、袜子分不清左右、秋裤闷得难受,这些痛点几十年没人管。

蕉内2016年就靠一条无标签内裤杀出血路,把缝进裤腰的洗标改成烫印,光靠这招就成了天猫内衣销冠。

现在更狠,直接搬出“体感科学”当品牌核心理念——用温控面料做防晒服,靠结构设计提升透气性,连门店家具都能快速拆装配合人体动线。

但新消费品牌通病它也没逃掉。

名字和蕉下傻傻分不清,线上卖爆却被吐槽“记不住长啥样”。

优衣库至少让人想起试衣间和UT联名,蕉内呢?

去年突然狂开40多家实体店,连天津郑州这些非一线城市都砸重金搞“太空舱”概念店。

创始人自己承认:“门店承载了80%的品牌建设。” 线上GMV再高也解决不了认知模糊,这巴掌打得电商神话啪啪响。

更现实的是价格战。

一件凉感T卖299,直播间白牌同款才39。

优衣库靠全球供应链压成本,蕉内研发凉皮/热皮技术却逃不开高定价。

臧崇羽倒是清醒:“现在拼的不是谁冲得快,是谁活得久。” 年销70亿后主动降速,把KPI从规模改成利润率和品牌力。

隔壁Ubras、内外都在收缩战线,蕉内反而2025年加码开特色门店,用“车站”设计诠释体感理念,赌的就是消费者愿为科技感买单。

说到底,蕉内撕开的口子远比想象中残酷。

它用实验室数据证明一件T恤能比皮肤低2℃,用可调节扣具解决内衣勒痕,甚至把红色做成防寒标志色。

但当白牌用十分之一价格模仿表层设计,真正的较量才刚开始——就像臧崇羽在湖畔大学和古茗、Babycare创始人互勉的那句:活成“幸存者”比当“爆款”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