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Nike和adidas,中国市场上还有许多优秀的国产跑鞋品牌可以选择,以下是一些受欢迎的国产跑鞋品牌:
1. 安德玛(ANTA):作为中国本土的体育用品品牌,安德玛的跑鞋设计时尚,性能优良,是很多跑者的首选。
2. 李宁(Li-Ning):李宁品牌历史悠久,其跑鞋产品线丰富,既有适合专业运动员的款式,也有适合大众消费者的款式。
3. 361°:361°的跑鞋以性价比高著称,提供了多种款式的跑鞋,适合不同跑步需求。
4. 特步(XTEP):特步的跑鞋设计新颖,色彩丰富,适合年轻消费者。
5. 乔丹(QIAODAN):乔丹品牌以篮球鞋起家,近年来也推出了多款跑鞋,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6. 耐克中国(NIKE China):虽然耐克总部在美国,但其在中国生产的跑鞋同样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选择国产跑鞋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预算以及个人喜好来挑选。建议在购买前试穿,确保跑鞋的舒适度和合脚度。
相关内容:

HM的事件发酵之后,各路明星纷纷空出档期,肖战代言李宁之后,国产运动鞋品牌重新进入人们视野,没有了耐克和阿迪达斯的“后运动鞋时代”,国产跑鞋买哪家呢?

其实经过了长久的发展,国产品牌已经走上自主研发,设计,深耕品牌和粉丝文化的漫长道路,并且越来越好。具体的品牌和现状可以移步《安踏/李宁/特步/361度/匹克,国产5大运动鞋品牌哪家强? 》
今天讨论的是国产跑鞋中值得入手的鞋款。
安踏
安踏从2009年在百丽手中收购了FILA之后,就开始了从低,中端到高端的多品牌矩阵策略,旗下收购运营或者代理品牌涵盖了近30个,从滑雪,登山到网球,掌握了各大细分领域里的品牌,安踏已经有成为运动旗舰品牌的雏形了。

C37-家大业大的安踏在其他品牌陆续收割了2-3年消费者之后才推出C37 ,除了基础的脚感舒适之外,安踏针对性地提高其他对手忽略的的稳定支撑性能,并且完成了相当不错的外形设计(不仅是结构,同样包括配色)这也是安踏在观察了市场之后的“总结之作”,所以市场表现惊人。

但作为国产品牌领头羊的安踏后续要做的是对于产品的科技和审美有自己的态度与理解,结合潮流鞋趋势,开发出真正属于安踏的产品。
匹克
有人说匹克是国产版的 “New Balance”,两者都是家族企业,并没有上市,在产品研发和营销都有着高度的自由化,并不需要被“市场的变化”左右,所以私有化之后的匹克,积极发展科技研发,就有了态极。

态极系列-目前最具标识性的国产中底科技,更是帮助匹克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品牌建设之路,重新回到国产品牌的顶尖队列,很多人都是被慢慢踩上去很软,快速踩上去又会很弹的脚感所吸引,然后口口相传,带动了态极的爆发。
目前此系列也升级到了第三代,并且从最初的跑鞋发展到休闲鞋,篮球鞋,帆布鞋、老爹鞋等等各种鞋型上。

43岁的匹克少帅许志华直播带货,把宣传资源投放在和受众群体有深度交流的 KOL, 而不是传统传播或者是大众的球鞋媒体,引爆SNS媒体,这些都是匹克营销的成功之处。

李宁
而作为“前国内运动品牌“老大,李宁的讨论热度似乎一直高于安踏,但在资本市场上,自 2012 年中国运动鞋服市场份额上李宁就已经被安踏反超,在潮流生活品牌和专业运动品牌之间游走的李宁似乎都想兼得。

旗下的云系列就是入门的发泡缓震科技,对标阿迪达斯的“boost“技术,目前已经升级到第5代,脚感喜人,寿命也长,而且越来越软,200-300的价格成功就能把同价位的鞋秒得连渣都不剩。

而另外一款䨻(beng)科技是李宁最顶尖的科技了,通过超临界流体发泡工艺制备而成,对标的是NIKE家的zoomx,据说本质上是相同的材料,比传统的tpu材料轻60%,回弹反馈提高80%,科技感的外形设计加上最顶尖科技也让国产跑鞋直接上到千元价位,具体值不值,得看买过的人评价了。

不过,即需要流量,又需要专业的李宁一直在寻找两者的平衡之道,也希望它们能继续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
特步
现在的特步颇有点向安踏成功模式靠拢的意思,这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两家总部在隔壁的原因(哈哈),接连代理「运动鞋中的劳斯莱斯」sancony和针对户外运动市场的Merrell,收购网球鞋品牌盖世威( K-Swiss)。


另外就是动力巢的缓震科技,定位是让专业跑步爱好者平时训练着用的鞋款,有着全掌弧形的 TPU 和轻量的中底,稳定支撑,回弹减震,有效减少地面对双足的冲击。

361度

会营销,会联名,会做广告的361度对于国际市场的开拓要好于大多数国内品牌,国际线是由亚瑟士台湾研发团队的基础上组建而来,完全独立运作,有着自己的产品和推广方式,是唯一受到专业运动杂志《跑者世界》推荐的国产品牌,并且能卖到150美元的高端价格区间。

而回到国内线,也许是竞争太激烈,只能做到下沉市场,所以还是以模仿借鉴为主,例如Q弹系列就有4个子类,Q弹-超/钛速/净界/猛甲。和boost等的“踩屎感“软糯不同,Q弹是稍微偏硬质中底材料的运动表现,鞋底会伴随少量的形变,持续不断有动力反馈,对标的类似,阿迪的Bounce系列。

另外鞋型对于脚掌宽大的用户非常友好。
鸿星尔克(奇弹系列)
百元价位带来碳板就知道性价比了,精准的缓冲减震+恰到好处的能量回弹
老爹式复杂鞋面+缓震舒适中底材质+IP联名。

另外还有乔丹的飞影系列,也是被跑友安利的款,至于效果如果欢迎各位同学留言一起讨论了。
更多文章,关注▼Nothing潮流志▼
本文为Nia叔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素材来自网络,仅限于非商业性信息传递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