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款“捏捏乐”全检出甲醛!警惕有毒玩具,孩子健康安全不容忽视

标题:“11款‘捏捏乐’100%检出甲醛!警惕有毒玩具威胁儿童健康”
正文:
近日,我国相关部门对市场上的“捏捏乐”玩具进行了抽检,结果显示,11款“捏捏乐”玩具中100%检出甲醛,这一结果令人震惊。这些有毒玩具的存在,无疑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甲醛是一种有毒化学物质,长期接触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皮肤过敏、甚至癌症等严重后果。此次抽检的“捏捏乐”玩具,由于材质和工艺问题,导致甲醛含量严重超标,长期接触会对孩子们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据了解,这些有毒玩具主要来自一些小作坊和个体经营户,他们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材料生产玩具,忽视产品质量和安全。这些玩具在销售过程中,往往以低价吸引消费者,导致很多家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有毒玩具带回家中,让孩子接触。
针对这一现象,有关部门已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监管,严厉打击生产、销售有毒玩具的违法行为。
2. 提高消费者对玩具安全的意识,引导家长为孩子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玩具。
3. 加强对玩具生产企业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企业质量意识。
4.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儿童玩具安全的关注度。
家长们也要提高警惕,在购买玩具时,要选择正规渠道,查看产品合格证、材质说明等信息,确保玩具安全。同时,要定期检查孩子所

相关内容:

本文仅在今日发布,请勿转载

软萌可爱的造型、随意揉捏的解压特性,这些月销上万的“平价快乐”正在成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杀手。

2025年7月13日,央视新闻发布的一则调查报道引发全国父母恐慌。记者随机购买的11款不同品牌“捏捏乐”玩具,100%检测出甲醛等有害物质,部分产品甲醛超标近50倍!

这些价格仅1-5元的“平价快乐”在学校周边超市常售罄,电商平台月销破万,成为中小学生的新宠。然而检测数据令人震惊:5款样品的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超过10000微克每立方米,其中一款接近30000微克每立方米,相当于新车未通风环境的数倍。

更令人忧心的是,90%的产品缺乏生产信息,沦为“三无产品”重灾区。

校园门口的毒瘤,热销背后的致命危机

“捏捏乐”玩具近年来迅速席卷青少年市场。凭借软萌可爱的造型和随意揉捏的解压特性,这些价格低廉的小玩具迅速俘获了中小学生的心。

在电商平台上,许多店铺的“捏捏乐”月销量轻松达到数千件甚至上万件;学校周边的小超市里,这些售价仅1-5元的小玩具常常供不应求,成为孩子们放学后争相购买的“解压神器”。

然而,热销背后却是消费者投诉的集中爆发。家长们纷纷反映:“刺鼻气味熏得头疼”、“标注食品级硅胶却像化学品仓库”、“散味半年仍呛人”。

一位家长在社交平台控诉:“我女儿一玩这些,手指就脱皮!”另一位家长无奈表示:“学校门口小卖部堆成山,孩子天天吵着要买。”

面对消费者的质疑和担忧,央视记者决定揭开这些热销玩具背后的真相。记者随机从市场购买了11款不同品牌、不同价位的“捏捏乐”玩具,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

触目惊心,检测数据揭露毒玩具真相

检测结果令人震惊:所有11款样品全部检出甲醛、甲苯等有害物质,无一幸免!

据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轻工产品实验室的检测数据显示,这些“捏捏乐”玩具的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值高得惊人。其中5款产品的TVOC含量超过10000微克每立方米,最高的一款甚至接近30000微克每立方米。

这一数值有多可怕?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总挥发性有机物的限值为600微克每立方米;而环境标志产品标准HJ 566《木质玩具》的要求更为严格,限定TVOC应小于300微克每立方米。这意味着部分“捏捏乐”的污染指数超过国家标准近50倍!

工程师赵韵淳解释:“消费者经常闻到的‘捏捏乐’玩具刺鼻气味,其实就是其中的总挥发性有机物散发出来的。”这些物质中的甲醛、甲苯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免疫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对成长发育中的儿童危害更大。

三重杀机,看不见的健康威胁

更令人忧心的是,“捏捏乐”玩具的安全隐患远不止于甲醛污染。检测结果暴露了这类玩具的三重致命威胁。

增塑剂超标是第二大隐患。检测发现两款产品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严重超标。国家强制标准GB 6675明确规定,玩具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不能超过0.1%,但其中一款竟超标26%!

“捏捏乐”玩具为追求柔软手感,普遍使用增塑剂。然而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已被证实具有生殖毒性,长期接触或摄入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等健康风险。

物理安全隐患同样触目惊心。检测发现,90%的送检样品存在小部件易脱落问题。在拉力测试中,部件轻易被拽掉。央视报道中提到,“某款瞪眼小龙人的眼珠还没来得及检测就已经掉落”。

这些小零件一旦被儿童误吞,可能导致窒息,对低龄儿童构成即时生命威胁。

三无产品泛滥成为第三大隐患。在随机购买的11款“捏捏乐”玩具中,绝大部分都没有厂家名称、地址、执行标准等信息。这些无生产厂家、无合格证、无标签的“三无产品”,在校园周边小卖部随处可见,形成监管真空地带。

监管空白,低价玩具的安全黑洞

“捏捏乐”玩具的安全危机背后,暴露的是新兴玩具监管标准的严重滞后。

令人震惊的是,目前我国的玩具国家标准中,对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尚无限制要求,形成了监管空白。这也是为什么如此多有毒玩具能够堂而皇之地进入市场,最终流入孩子们的手中。

深圳市玩具行业协会执行会长薛小伟指出:“这类玩具的主要危害体现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以及引发皮肤过敏等方面。而且,由于小孩很可能会将玩具放入口中,这会造成多种过敏性的伤害。”

在价格战的恶性循环下,生产者为降低成本,使用劣质原材料,导致有害物质严重超标。这些售价仅1-5元的“校园周边爆款”多为三无产品,成为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

四步自保,家长必学的防毒指南

面对“毒捏捏”泛滥的市场,家长如何保护孩子?专家提出 “一选、二看、三嗅、四关注”的自保法则:

一选渠道: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包装完好的产品。尽量选购质量有保障的品牌产品,并向商家索要经第三方机构检测合格的甲苯、TVOC、增塑剂等有害物质的检测报告。避免购买“三无”低价劣质产品。

二看标识:购买时查看产品外包装是否标注产品名称、生产厂家、执行标准、安全警示等关键信息。确认产品的适用年龄与使用者年龄相符。同时查看产品材质,尽量选择食品级硅胶、TPE等相对安全的材料。

三嗅气味:避免购买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产品。使用时应保持环境通风,避免在密闭空间长期使用。若开袋后有明显刺鼻气味,应立即停止使用。

四关注使用:儿童玩耍时,家长应加强看护,防止儿童啃咬或舔舐,玩耍后及时洗手。严格控制玩耍时间和频次,避免让三岁以下的儿童接触此类玩具。若儿童使用后出现皮肤红肿、呼吸道不适等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专家特别强调:“刺鼻异味是总挥发性有机物超标的典型特征”,建议优先选择无味或淡香产品。同时要认准GB 6675《玩具安全》认证标志,警惕低价陷阱。

行业警钟,亟待建立的全链条监管

“捏捏乐”玩具的安全危机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兴玩具,相关安全标准需紧跟产品创新步伐,及时覆盖安全细节,让每一款带来快乐的玩具都安全可靠。

生产者必须把好质量关。玩具生产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建立原材料采购检验制度,确保产品从源头开始就符合安全要求。特别是对增塑剂等化学添加剂的使用,必须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监管部门亟需填补标准空白。针对目前玩具国家标准中对总挥发性有机物限值要求的缺失,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标准体系,将TVOC等有害物质纳入强制性检测范围。

校园周边整治势在必行。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周边小商铺的突击检查,特别是对小作坊、家庭式工厂的排查,一旦发现销售“三无”有毒玩具,必须重拳出击,从严处罚。

唯有生产者尽责、商家自律、监管有力,方能形成合力,共同守护儿童安全。

阿喆锐评:当毒玩具披着“平价快乐”的外衣进入校园,当三无产品以“解压神器”之名毒害儿童,这已不仅是市场监管的漏洞,更是整个社会良知的拷问。

生产者逐利忘义,监管者滞后失察,最终让无辜的孩子成为化学污染的受害者。

玩具安全无小事,一捏一握系健康。

是时候建立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监管了!

请每位家长立即检查孩子的玩具箱,发现三无“捏捏乐”务必立即丢弃;

更呼吁监管部门重拳整治校园周边商铺,莫让“毒玩具”继续戕害下一代!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