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UGG被罚款的事件,这通常意味着该品牌在商业活动中违反了当地的法律法规。根据您提供的信息,UGG被罚款2.52万澳元,这可能涉及不正当竞争、虚假宣传或其他商业违规行为。
至于“他们”专坑中国游客的说法,这可能是基于某些消费者或媒体的指控,指出UGG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对特定市场的消费者,尤其是中国游客,采取了不公平或不道德的做法。这种说法可能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价格差异":有时,同一产品在不同市场的价格会有所不同,这可能是由于汇率、关税、分销成本等因素造成的。消费者可能会认为这是对特定市场的歧视。
2. "营销策略":品牌可能会针对特定市场制定特定的营销策略,这可能会引起其他市场的消费者不满。
3. "消费者体验":如果中国游客在购买UGG产品时遇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比如假货、虚假宣传或售后服务问题,这可能会引起公众的愤怒和不满。
然而,要准确判断UGG是否真的“专坑中国游客”,需要更多的具体证据和详细情况。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行动:
- "消费者维权":如果消费者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可以通过消费者协会或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 "媒体曝光":媒体可以对这些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并向公众提供全面的信息。
- "官方调查":相关监管机构可以对品牌的商业行为进行调查,确保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相关内容:
提起澳洲的UGG靴子,真是无人不晓。
上到时尚圈的大佬、下到生活中的小老百姓,都对它爱不释手:

无论是回国送礼,还是海淘代购,UGG靴子总是备受大家青睐。
毕竟采用享誉全球的澳洲羊毛本土制造的UGG靴子,温暖舒适,可谓是澳洲代表性产品了。

但是,这个牌子的UGG最近却出事了!
还被罚了超过2.5万澳元!

(悉尼先驱晨报)

(Herald Sun)
最近,UGG品牌Ozwear被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盯上了,称其“经典Ugg”系列误导顾客。在2018年1月至4月期间,Ozwear在其网站上声称,其Ugg靴子“100%产自澳洲”,其“经典Ugg”系列是使用“澳洲最好的本土原材料”制作的。
2018年5月前,Ozwear的产品上有形状为澳洲地图的黄绿色标签,并写着:“只有这样的正宗澳洲雪地靴品牌,才能使用这样的独家标签”这样的标语。

ACCC表示,“经典Ugg”系列并不是澳洲制造,实际上是中国制造的,也就是说,你千里迢迢来澳洲本地买靴子,却依旧是中国造的。
ACCC副主席Mick Keogh表示:目前许多消费者愿意为有澳洲制造标签的商品支付额外费用;一看到这样的标签,就比较容易盲目地支付更高的价格;
如果这种作假存在,那么真正在澳洲生产的产品及企业就会吃亏和受损失。

Ozwear虽然支付了罚款,也修改了产品上的标签及措辞,但坚称并没有误导消费者,反而指责ACCC的这一裁决是“欺凌”。
他们表示,“经典Ugg”系列确实使用了澳洲产的羊皮呀,并在鞋类和包装上印有制造国的印记。

其实,不止Ozwear,Ozwear还算是良心正规的。
很多澳洲当地的礼品店里,诸如雪地靴之类的羊毛制品,真实产地都是中国,却包装成“澳大利亚制造”,再高价卖给中国游客。
而更让人气愤的是,旅行社则专门带中国游客去这些店。
新华社曾报道,某些澳洲商店专坑中国人,专卖假货给中国人!

经过连日的暗访调查后发现,在墨尔本、悉尼、黄金海岸这些澳洲热门旅游胜地,部分中国旅行社与澳洲当地的商家串通一气,诱导中国游客在这些高价商店里消费,旅行社会专门带不知情、英文又不怎么好的中国旅客,到这些中文免税店购物,而免税店会用包装相似的假货或廉价产品冒充澳洲知名产品,以昂贵的价格卖给中国游客。

之前一名在澳的中国留学生,就曾在网上大胆爆料——他打工的连锁免税店专坑中国人!
这种免税店所卖的商品主要是澳洲特产,如绵羊油、保健品之类。但价格,却比正规商场高了不止十倍。
而且,据知情人士透露,一些与旅行团有合作关系的商店,其商品标价还会因人而异。导游会提前向店铺工作人员透露游客的消费能力,商店趁机推出不同的营销策略,甚至会临时更换部分产品的价签。

一家“免税”店的产品标价,是市场价的4至5倍
聪明的顾客都会货比三家,不过这点旅行社当然都想到了,为了千方百计避免游客货比三家,他们往往把购物安排在抵达某城市的最后一天;有些旅行社甚至安排游客住在远离市中心的酒店。
游客即使在自由活动期间也不便进入其他店铺比价,自然不会知道产品的真实价格。

别以为只有小店才这样
其实就连机场免税店
也是坑你没商量!
价格高到离谱

实际上,在澳洲人心中,“Duty Free”(免税店)的公信力,早就失去了。之前本地媒体就已经多番爆料:
在免税店里的东西
卖得比外头的零售价更贵!

澳洲本地消费者组织Choice,专门比对了免税店和零售店的价格,发现不仅香水这种普遍认为免税店价格高于零售价格的商品,价格存在着“虚高”,就连饼干、小点心、葡萄酒等澳洲物美价廉的商品,也是“重灾区”!
比如:
阿玛尼挚爱香水在机场免税店卖128澳元,但在Chemist Warehouse只卖119.99澳元;

给孩子买的乐高玩具,外面只卖13澳元,免税店却卖到22.9澳元,贵了几乎一倍;

更令人发指的是,澳洲“神酱”Vegemite居然免税店价格比超市价贵了整整10澳元不止,这是在欺负外国人不懂Vegemite的“行情”吗?

大家去购物买手信的时候,当真要擦亮眼睛,保护好自己的钱包和切实的利益。

如今,中国游客每年在澳大利亚消费超过100亿澳元,居各国游客之首;平均每5分钟有 10 名中国游客入境,十年前平均每周只有 10 名中国游客入境澳大利亚。
如果小伙伴们在免税店遭遇了不公正的对待,或者是买到了假货,千万不要自认倒霉!一定要联系澳洲本地监察机构ACCC(公平竞争与澳洲消费者委员会)!
理性看待世界,切莫过于信赖所谓的海外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