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供应链的成熟和全球化的发展,不少中国品牌凭借其优质的产品和高效的服务在海外市场崭露头角,成为了国际舞台上的一匹“黑马”。特别是在美国市场,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中国品牌,它们凭借自身优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1. "TCL":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制造商,TCL在电视、手机等消费电子领域在全球市场有着极高的知名度。进入美国市场后,TCL凭借其高性价比和出色的产品质量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2. "华为":虽然华为在美国市场面临诸多挑战,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仍然不容小觑。华为的智能手机、通信设备等产品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3. "小米":小米作为一家新兴的科技企业,其产品线涵盖了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家电等多个领域。小米凭借其高性价比和互联网营销模式在美国市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4. "网易":网易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其在游戏、电商、音乐等领域均有布局。网易旗下的游戏产品在美国市场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5. "海康威视":作为全球领先的安防产品供应商,海康威视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进入美国市场后,海康威视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赢得了众多客户的认可。
这些中国品牌在美国市场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
1. "供应链优势":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善的供应链体系
相关内容:



耐克供应链侧的工厂 图源:视觉中国
HOLO在户外市场跑通了「满足基础运动需求+专注品类定价真空地带」的打法,并决定推广到篮球市场去。「当下市场,篮球鞋的价格都在160-200美元之间,如果有产品定价在100到120、130美元之间,性能不错,再进一些高端的零售渠道,我认为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一个竞争位置。」维加在接受Andscape采访时表示。因此,在2023-2024年,HOLO先后签下NBA球员艾萨克·奥科罗(Isaac Okoro)和WNBA球员杰西·谢尔顿(Jacy Sheldon)。签名鞋+销售分成+公司股权的待遇固然诱惑,但要打动职业球员的前提还是得有一款性能过关的球鞋。与Maverick、Credium等主打轻户外的鞋款相比,篮球鞋面临的性能挑战显然要苛刻得多,球员在高速率对抗中所需要的抓地力、回弹反馈、保护性能都不容忽视。恰好,篮球鞋是中国市场和供应链卷得最凶的领域之一,自然能满足HOLO的设计需求。

HOLO为谢尔顿、奥科罗打造的签名鞋
从HOLO目前推出的两款签名鞋来看,其实都能发现一些国产球鞋的影子。「现在中国有很多供应商,做超临界发泡技术的、做鞋面面料的都有,供应链非常完整。有些国外品牌也会来中国选原材料,因为便宜。供应商通常会给你几种不同的发泡材料,有的回弹好一点,有的耐久度好一点,价钱不一样,看你自己组合。」魏杰(化名),一位在运动品牌和供应链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向氪体表示。在激烈的市场和供应链竞争下,部分使用超临界发泡材料和碳板的国产球鞋,价格甚至压到了300-500元的区间,成本几乎压缩到了极致。这对于以性价比为主打卖点的HOLO来说,是个好消息,这个制造成本与他们100美元的常规定价之间,还有不少可以争取的盈利空间。与此同时,中国供应链的快反能力,也是HOLO等初创品牌所看重的。据Andscape报道,奥科罗首款签名鞋研发期间,球员直接将穿着感受和修改意见反馈给HOLO管理层,原本可能需要两三个月来调整和测试,但他们几周内就能完成。「现在做球鞋很简单,中国做鞋的工厂很多,工艺也很成熟,就算是从零开始做一款球鞋,如果用工厂开好的公模,快的话几个月就能上市。」魏杰解释道。球鞋设计公式化、原料供应规模化、工厂生产快反化,这些变化都在简化做球鞋这件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能看到越来越多初创品牌和草根网红要做自己的球鞋,比如SPO,还有曹芳、杨政、叶天等一众网红街球手。他们或是自己设计生产,或是与361°、特步等运动品牌合作开发,但背后都离不开中国强大的供应链能力。
SPO推出的球鞋
另一方面,供应链的能力进步,不光是影响着运动鞋服的设计与生产,对于品牌形象的塑造与运营,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例如361°,他们的副总裁通过「副总的觉悟」这一账号,以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向消费者展示产品设计思路、研发过程等幕后环节。同时,也能接收消费者对于各个鞋款的穿着反馈,如抓地力、鞋底耐磨性等,然后迅速迭代,加以改进。从而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做出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对于品牌形象、产品销量都有积极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