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二产“升级”:东北老工业基地 创新成为关键词
【导语】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升级。从传统重工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型,从依赖资源型经济向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变,创新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词。
【正文】
一、转型升级背景
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曾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然而,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着产能过剩、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我国政府提出了“东北振兴”战略,旨在通过转型升级,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二、创新成为关键词
1. 产业升级
近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以辽宁为例,辽宁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新动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链水平,提升产业竞争力。
2.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东北地区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例如,沈阳机床集团、辽宁曙光汽车集团等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自主研发,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3. 人才引进
人才是创新的关键。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注重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实施
相关内容: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热土上
吉林正以创新为引擎
推动第二产业焕发新生机

吉林化纤集团
这家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牌企业
正在“一根丝”上作精深文章
人造丝、竹纤维、腈纶纤维、碳纤维……
自主研发的高强度碳纤维可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大丝束产品成为风电叶片、体育器材的“黄金原料”
生物质新型人造丝产品直供一线国际服装品牌
滑雪装备、鱼竿、自行车……
碳纤维原料的发展还在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视频加载中...
创新的路上,不同领域齐步向前
在敦化敖东工业园里
千年中药智慧与现代科技碰撞出耀眼火花

智能检测设备让每一粒药都“可追溯、可管控”
生物色谱分离技术
让药材有效成分提取率提升了30%
AI视觉检测系统
实现“零瑕疵”出厂

敖东工业园累计投入30亿元催生百余项成果
让中药不仅“能治病”更“能防病”
创新的思维不断搭建传统通向未来的阶梯
长白山下
人参文化历史悠久
而今
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
让传统人参有了“百变”身姿
在永吉县博大农科的车间里
鲜人参经过冻干闪释技术
变身入口即化的人参蓝莓片
人参巧克力以“零食化、生活化”打开年轻市场

成百上千种人参深加工产品从实验室走入车间
再走向广阔的市场
让“百草之王”的功效惠及更多人

从碳纤维的“筋骨之强”
到中药的“传承之美”
再到人参的“创新之变”
吉林正以“老树发新枝”的姿态重塑产业格局
这场由创新驱动的变革
勾勒出东北振兴的新未来
记者:郭洁宇 张博宇 黄雨寒 邵泽东